韓剛建
中國象棋脫胎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母體,厚重且豐贍,純素而簡遠,是主觀審美理想與客觀世界的融合。其平淡天真,歸于清純的意趣,超越客體,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是棋道的真魂,楚河漢界,為寂寞之道,由漸修而頓悟,感悟人生萬物,得其真諦。中國象棋,是棋壇巨匠思想和精神的縮影,是人品、人格的體現(xiàn)。是主觀意識的發(fā)揮,她本身的意義早已遠遠超越了戰(zhàn)術技法的范疇,給人留下了無盡的思考、啟迪和想像。中國象棋,折射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折射著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熠熠閃光。
象棋最大的特點是瞬息萬變、無法掌控。有些棋看似淺顯明白,絕無晦澀,其實呀,卻正是百轉柔腸千種風情萬般無奈——或失利攻敗垂成而仰天長嘆,或倚天屠龍氣壯山河而壯懷激烈……
我在打譜時不止一次發(fā)現(xiàn),許多頂尖高手的棋初見平平常常,并無什么石破天驚之招。但細細看其解釋,再慢慢用心揣摩,頓覺醍醐灌頂而茅塞頓開:這是大氣磅礴縱橫捭闔的布局,那是手敏捷小巧靈活的騰挪;“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力量,自然使人敬畏,而“四兩撥千斤”的棋筋,又使人拍手稱妙;有刀光劍影的生死搏斗,也有“化干戈為玉帛”的皆大歡喜。打譜進程如行云流水,枰上圖形似花朵綻放?!皺M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其中的意趣、心思、眼光、胸襟、境界,也是各不相同氣象萬千。
象棋是袖珍戰(zhàn)爭的演繹,是軍事的高度濃縮。學習象棋讓我不知不覺間對軍事和戰(zhàn)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真是始料未及的愛屋及烏。重溫中國歷史上的牧野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淝水之戰(zhàn)等以弱勝強的經典戰(zhàn)例,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這些戰(zhàn)役都沒有像模像樣地打,而是一經接觸占有絕對兵力優(yōu)勢的一方即兵敗如山倒,原因并非兵力優(yōu)勢方在裝備以及戰(zhàn)斗員軍事技能上有多大的差異,而主要在于人心不齊、意志不堅、斗志不旺,稍有風吹草動士兵即四散奔逃,從而一敗千里?,F(xiàn)代戰(zhàn)爭的進程短促激烈,殘酷空前,不僅對戰(zhàn)斗員的軍事技能等硬實力提出很高的要求,對意志品質等軟實力更是提出嚴峻的考驗。如果沒有過硬的心理定力和奪取戰(zhàn)爭的強烈渴望,不僅難以準確完成作戰(zhàn)任務,也容易迅速形成潰敗之勢。棋手們飽經炮火的洗禮后,也應當具備這樣的軍事素養(yǎng)和特質,這恰恰是組成棋手強大棋力的重要一環(huán)。
中國象棋較諸圍棋、國際象棋有一個特別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那就是鬼斧神工、出神入化、引人入勝的江湖排局,許多棋局歷經數(shù)百年的演變仍然散發(fā)著熠熠生輝的魅力。一則名局的創(chuàng)作需要平衡的關系和因素很多,也是作品的難度所在,但同時也是其優(yōu)長和魅力所在。在諸多因素的制約中求取和諧與自由,在矛盾與背反中尋求化解之道,在尋覓與審視中不斷挑戰(zhàn)自我,超越自我,藝術之旅在很多情況下正是這樣一個永不停歇的過程。
中國象棋涵括的內容極其豐富,風格多元,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無限寶藏。其藝術基礎是陰陽辯證,是變化,是不可重復。它至柔、至剛、無形、因勢而動。對象棋的繼承與光大包括本體和人文兩部分,一名杰出棋手風格的形成,除了對象棋本源的尊重外,還得益于其綜合素質的修養(yǎng)與提高,比如讀史、治經、寫詩、作文,都應當是必修課。這種知識與藝術的修養(yǎng)。是藝術體現(xiàn)時代精神的必備條件。
下象棋需要獨立思考,需要有力透棋盤的“神來之筆”,從而在明快的招法中意會到一種不可或缺的健朗逼真的情致,它啟示我們不斷感悟自己心靈深處活潑清新的生命波動以及遒勁不屈的內在張力,這正是中國象棋歷經千年演進而造極于世的內在動因。
棋場如戰(zhàn)場,戰(zhàn)場上遲緩一秒,都會帶來滅頂之災。戰(zhàn)場上快敵一秒,就多一分生存機會。在令人窒息的超快棋決戰(zhàn)廝殺中,經常出現(xiàn)一方將別一方“秒殺”的瞬間,真有一種讓人心驚肉跳的被痛苦折磨的快慰和喜悅。
據(jù)考古專家考證:從原始人類開始,游戲就是愉悅人們的途徑。從粗笨勞動本身得到快樂,并不能使人感到滿足。于是,創(chuàng)造游戲以獲得快樂,是原始人自然會去做的事情,就像他們自然會唱歌,自然會跳舞一樣,象棋也該如此。
自古至今,快樂是人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人類健康的需要。這樣看象棋,也很偉大。如果沒有簡單的快樂,象棋可能早就消亡了。就像很多嚴肅繁復莊嚴深重的東西都已經消亡了一樣。
職業(yè)棋手下的是嚴肅的棋,是在表現(xiàn)人類智慧的最高等級??墒?,他們認真下出的棋,也是稍懂一些棋的人快樂的源泉;聽到勝利消息的快樂,打棋譜的快樂,和高手見面的快樂,棋友間討論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