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雨,資深媒體人,主持《林雨一刻鐘》20年,著有《小雨集》《林雨語林(左右卷)》等。現(xiàn)在每天更新微信公眾號“林雨語林”。
我的,無疑問。
因為以前自己做的廣播節(jié)目和現(xiàn)在寫的“林雨語林”微信公眾號,經常被人譽為或者貶為雞湯。心里不很服氣,感覺自己不是熬雞湯的,因為對于那些雞湯有點鄙視,可其實也無法細分這些,默認了。
心靈雞湯這東西,其實非國產,如同勵志和成功學一樣,是這幾年翻譯過來的洋貨,被學習復制了。我們人多,需要喝湯的基數(shù)大,于是很多人靠著做雞湯生活,生意還不錯。指點人生,激昂文字,酸甜苦辣咸。
這雞湯做過幾年,開始細分化了。有針對年輕人的:女孩男孩婚前婚后以及結過婚有孩子的爸爸媽媽們;有針對中年危機的:上升期到更年期,職場到家庭,甚至還有小三兒破解攻略;最后針對老年人:百般勵志標題黨“六十歲的人生更精彩”“無齡感”之類,似乎大家篤定都活到100歲以上。
可其實,長壽問題多多、贍養(yǎng)問題多多,絕不是心靈雞湯說得那么簡單容易。不是意念就可以控制壽命,不是只要靈魂不老就永遠年輕,到達幸福。
以此類推,其他雞湯也是如此熬制,很多不負責任的推動,有些簡直就是戕害。如果仔細看看,多數(shù)文不對題、純屬瞎掰。
以我自己為例,年輕時寫的晚年生活有很多勵志和不切實際的提倡,現(xiàn)在看起來抽自己的心思都有:我怎么那么傻,胡說八道。一歲年紀一歲心,現(xiàn)在對于晚年生活太多切實的體驗,說的每句話都實用、中肯,因此知道站著說話不腰疼是怎么回事了。
心靈雞湯寫手成為職業(yè),就有了很多約定俗成的套路,有些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之類,聲嘶力竭勵志、不食人間煙火般談人生和理想,經常會畫餅充饑,給人無限希望。有些則使用心理學簡單的常識,補充給那些心靈無限饑渴卻不自己想辦法找出路的人。其實很多淺顯的生活道理一點就通,心靈雞湯寫手匯集起來集中兜售,最適合碎片式閱讀,并且經常被團購式地轉發(fā)擴散,對于緩解壓力擺脫困境有時有作用。
雞湯好喝,但也不能頓頓喝雞湯。不僅我這種寡淡無味、無添加劑的雞湯,那些味道鮮美、色澤艷麗的雞湯也不行??侩u湯勵志鼓勁的日子,好比打強心劑:一針下去精神一會兒,還要自身力量才能恢復元氣。
好好活著,身心健康,沒有什么可以依賴的。唯生于心,起于身,自己的張力和陽氣最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