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朋友,15年前相識時我叫她小A,她和我一樣,是剛剛畢業(yè)的freshman,我們在新員工培訓中相識。那時,很多人都覺得小A是個傻女孩。
比如,放著本地家里的房子不住,搬進公司集體宿舍??墒?,她卻高高興興地說:和同齡人在一起更有意思,待在父母身邊雖然舒服,可世界觀會被帶老的。
比如,別的女孩買衣服、包包,忙著談戀愛、看電影的時候,她把錢攢著旅行,開始去不了太遠的地方,只能在國內(nèi)轉(zhuǎn)悠,內(nèi)蒙古的草原、西藏的雪山、云南的湖泊,漸漸地,積蓄的雪球滾大,她去了東南亞,去了歐洲,去了南美,她興高采烈地說:看世界比攢錢更有意思啊,看過了世界之大,才找得到自己真正的興趣與位置,憋在井底,你怎么知道自己想去哪里,能去哪里呢?
比如,所有人都希望上司寬厚體諒,她卻自己申請去全公司壓力最大的銷售部,去跟要求最高、脾氣最壞的上司,去做勞動量最大的工作。她當然也很累,有時候加班加到想吐就自我安慰:有本事的人都有鋒芒,沒被鋒芒扎過怎么能學到他的武功呢?壓力最大的部門,往往是最重要的部門,因為關(guān)鍵才不會被淘汰呀,因為核心才能了解最內(nèi)行的信息呀。
比如,30歲時,她依舊不操心自己早就成了“剩女”,她滿不在乎地說:愛得早未必愛得好,還不清楚自己是誰的時候,怎么能找到合適的另一半呢?看看那些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男人身邊的女人,有幾個是黃毛丫頭?她們都是熟女呀。我不是剩女,我是“資深女人。
相識15年,一別5年,再見我這位朋友,那個“傻孩子”果然不見了了。
因為有原則的隨和,她人際關(guān)系不錯,和各種年齡的同事朋友相處融洽;因為見得多,所以話題廣她的客戶和她有的聊,打破了溝通的壁壘,眼力見兒也周到,她的業(yè)績自然不錯。
而那個難纏的上司,果然水滴石穿繩鋸木斷,她獲得了他的賞識,在他自己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把她帶著成了合伙人。假如你身邊關(guān)系最密切的6個人的平均收入就是你的收入,那么,小A現(xiàn)在的收入足夠支持她看世界。
不依靠父母的女人,父母大多也干涉不了她,小A在沒有被逼婚的寬松氛圍中晃悠到33歲結(jié)婚,和一個她愛的人,而不是為了結(jié)婚將就和湊合的人,即便未來不可預測,至少現(xiàn)在他們過得愉快自在,而所謂的“未來”,不就是若干個“現(xiàn)在”組成的嗎?過好每一個當下,未來也不至于太差。
隔著15年的時間再來看“聰明”和“傻”,會得出不一樣的結(jié)論。年輕美貌,輕松愉悅,都是當年可以走的捷徑??墒?,那些所謂傻氣的付出,那些不走捷徑的扎實,那些誠懇的周全,讓小A不是長成了“老A”,而是變?yōu)榱恕百Y深A”。在時間的推移中,有些女人只是長了歲數(shù),并沒有增了見識。另一些女人,時光就像她們的年輪和勛章,她們從青澀的女孩,成長為真正把握自己命運的資深女人。
而旁觀者只看到了她盛開的樣子,卻忘記了她當年那些被嘲笑的犯傻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