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星經濟論著全集》
推薦指數(shù):★★★★★
作者:蘇星
出版:知識產權出版社
作者簡介:
蘇星:
曾任《求是》雜志總編輯,后任中央黨校副校長,分管教學工作,1990年開始擔任政治經濟學專業(yè)博士生導師。20世紀90年代中期,為了卻寫作《新中國經濟史》的宿愿,他請求不再擔任行政職務,于1998年2月得到批準。1999年,《新中國經濟史》出版,獲國家圖書獎。
蘇星同志是我敬重的老朋友、老同事、老領導(我于1976年年底到1978年被借調到紅旗雜志社經濟組協(xié)助工作,蘇星當時是經濟組組長),他做事、做學問十分認真、細致,一絲不茍,實事求是,樸素無華,待人真誠、厚道、友善。我接觸過許多經濟學家,談起蘇星,無不交口稱贊,公認他是一位學富五車且具有高尚情操的著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對探索中國經濟學做出了重要貢獻!因此,當黃小虎同志打來電話,轉達蘇星同志子女要求我為即將出版的《蘇星經濟論著全集》寫序言的時候,我當即答應,并放下手頭的其他工作,翻閱有關材料,動手寫作。
蘇星同志一生致力于研究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問題,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從這九卷本的《蘇星經濟論著全集》可以看出,蘇星是探索中國走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先行者之一。關于蘇星的成長經歷、主要研究領域和學術成就、治學態(tài)度等,黃小虎同志在我和厲以寧、吳敬璉共同主編的《20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經濟學卷 第一分冊》(科學出版社2013年版)中,已經做了比較全面和中肯的介紹,其中第二部分關于蘇星主要研究領域和學術成就,列了7條,分別是:(1)研究城市住宅理論。較早(20世紀80年代)就提出了住宅商品化建議。(2)研究農業(yè)合作化問題。經過大量的反復的調查研究認為,以家庭經營為基礎,也可以實現(xiàn)農業(yè)現(xiàn)代化,在土地集體所有條件下,以家庭經營為基礎的雙層經營,可以發(fā)展集體經濟,實現(xiàn)共同富裕,避免兩極分化。(3)研究社會主義再生產理論。蘇星從1961到1987年,用了26年時間,總結“大躍進”教訓和此后發(fā)展國民經濟的經驗教訓,出版專著,深刻論述了社會主義再生產理論及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的應用,分析了國民經濟主要比例關系。(4)研究價格改革問題。提出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價值規(guī)律的實現(xiàn)形式是生產價格,掌握好資金與物資的平衡,有利于推進價格改革,搞活經濟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放開價格,能放開的都應放開,以及工農業(yè)產品價格“剪刀差”變化趨勢。(5)研究國有企業(yè)股份制改革。1983年,蘇星到華東三省市調查工業(yè)公司問題,思考國有企業(yè)改革,形成了實行股份制的想法,之后,又對北京市天橋百貨商場和沈陽市小型壓縮機廠進行調查,使他的理論觀點具有扎實的實踐基礎。(6)研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開放初期,蘇星一直主張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jié)相結合的觀點,1992年黨的十四大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后,由于他一直認為市場調節(jié)的范圍會越來越大,所以很快就接受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思想,并在此后做了系統(tǒng)深入的研究和闡述。(7)研究與寫作《新中國經濟史》。這是蘇星的又一精品力作,學術價值高,社會影響大,獲國家圖書獎和“五個一工程獎”。在上述黃小虎同志概括的基礎上,我想再簡要地補充自己親歷或接觸到的幾點情況。
蘇星同志二十幾歲就嶄露頭角,成為很出名的經濟學家。新中國成立不久,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經濟學界開展的第一次關于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guī)律問題的討論,就是由中國人民大學的教員蘇星挑起的?!秾W習》雜志1954年第4期發(fā)表了蘇星寫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guī)律在我國過渡時期的作用問題》一文,文中指名道姓地與當時著名經濟學家王學文關于我國過渡時期存在5個主要經濟法則的觀點進行商榷,由此拉開了這次討論的大幕。1955年4月,《經濟研究》雜志創(chuàng)刊(我當時參與創(chuàng)刊工作),創(chuàng)刊號也發(fā)表了蘇星的論文——《目前爭論的主要分歧在哪里》,把討論引向深入。當時我們在中國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的年輕研究人員,都很敬佩蘇星敢于挑戰(zhàn)權威和獨立思考的精神。
蘇星同志一直尊重和敬佩我國卓越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孫冶方,在孫冶方去世10周年之際,他在《經濟研究》1993年第4期撰寫紀念文章:《為發(fā)展社會主義經濟學獻身的戰(zhàn)士——懷念孫冶方同志》。他是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的評獎委員會委員,我長期擔任評獎委員會秘書長,每兩年一次的評獎活動,蘇星都給予了大力支持,凡是送請評委們審閱的初選小組建議入選的論文和專著,他都逐一認真審閱,提出自己的意見,而且屆屆如此。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的工作人員每談及此事,都贊不絕口,都為他極端認真負責的精神所感動。每次召開評獎委員會終審獲獎論著時,我都會建議請?zhí)K星先發(fā)言,因為我知道他已經認真看過候選作品,最有發(fā)言權,而且他的發(fā)言最有說服力。在我的印象中,候選作品如果得到蘇星的認可,最后都能得到足夠的贊同票獲獎。這也是我敬佩蘇星同志人品的一個原因。
1999年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2007年修訂再版的《新中國經濟史》,是蘇星積累了40年的理論資料和實際資料,用了3年多時間寫成的55萬字的專著,也是他留給后人的最重要的學術精品。這本書最為真實地反映了中國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如何一步一步地探索走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即今天我們說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和成效?!缎轮袊洕贰芬粫钪匾氖鞘妨县S富真實,而當我們看到作者在修訂本開頭寫的《積之四十年——〈新中國經濟史〉出版》后,都會對本書史料的翔實篤信不疑。因此,本書出版后,產生了較大社會影響。我個人主持和參與撰寫的《新中國經濟學史綱(1949—2011)》(張卓元等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版)一書中,就有4章都把蘇星的《新中國經濟史》列為參考文獻。我們從事經濟史和經濟思想史研究的人,都可以從《新中國經濟史》中獲取教益,都非常感謝蘇星為我們留下如此好的學術成果。
總之,《蘇星經濟論著全集》的出版,對我們了解新中國頭六十年社會主義建設走過的不平凡的歷程,對經濟學界對中國經濟學的艱辛探索,對我們應當怎樣做人、治學、做研究、寫文章,都是大有裨益的。我鄭重地推薦大家讀一讀《蘇星經濟論著全集》。
(文章為本書序言,標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