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
有一個外國人來到中國不久,在南京的一家公司上班。這老外挺隨和,大家跟他關(guān)系都不錯。有一天中午大家都去吃飯了,小王看到老外還沒走,就問他:“今天有約會嗎?”老外也懂漢語,聽了小王的問話,搖了搖頭。于是,小王說:“走,我們一起吃食堂去?!崩贤忏读算叮贿^,還是滿腹狐疑地跟小王一起去了。兩人到了食堂,買好飯菜,就坐在桌邊吃了起來。老外邊吃邊說:“你不是說要吃食堂嗎?”小王糊涂了:“是啊,我們不是在吃食堂嗎?”
“可食堂不能吃啊,我們是在吃米飯。”
這回,小王明白了,原來這老外把“吃食堂”理解成把食堂吃下去,而我們認(rèn)為“吃食堂”就是到食堂去吃飯。
看著滿臉詫異的老外,小王忍不住笑了起來。
仔細(xì)想想,像這樣的語言現(xiàn)象真的很有意思,如:
“曬太陽”的意思是被太陽曬,而不是把太陽拿出去曬。
“救火”的意思是滅火,而不是搶救火。
“養(yǎng)病”的意思是治病,而不是養(yǎng)護(hù)病。
聰明的小朋友,你還知道哪些這樣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