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采前噴施胺鮮酯對采后龍眼果實品質(zhì)和耐貯性的影響

      2016-05-30 15:46:26林毅雄林藝芬陳藝暉王慧林河通
      熱帶作物學報 2016年9期
      關鍵詞:果實龍眼品質(zhì)

      林毅雄 林藝芬 陳藝暉 王慧 林河通

      摘 要 研究采前噴施胺鮮酯對采后龍眼果實品質(zhì)和耐貯性的影響,為龍眼果實貯藏保鮮提供科學依據(jù)和生產(chǎn)指導。以‘福眼龍眼為材料,在龍眼盛花期后70、90、110 d用濃度為10 mg/kg的胺鮮酯噴施龍眼果實3次,以蒸餾水噴施為對照。龍眼果實在盛花期后120 d采收,采后龍眼果實經(jīng)過挑選、清洗和晾干后用0.015 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密封包裝,在(28±1)℃、相對濕度85%下貯藏。貯藏期間取樣測定果實呼吸強度、果皮色素含量、果肉營養(yǎng)物質(zhì)含量和果實耐貯性指標。結(jié)果表明:與對照龍眼果實對比,采前噴施胺鮮酯可有效降低采后貯藏期間龍眼果實呼吸強度,保持較高的果皮葉綠素、類胡蘿卜素、花色素苷和類黃酮含量,及較高的果肉TSS、可溶性總糖、蔗糖和維生素C含量,延緩果皮褐變和果肉自溶的發(fā)生,降低果實失重率,保持較高的好果率。因此認為,采前噴施濃度為10 mg/kg的胺鮮酯能有效延緩采后龍眼果實的品質(zhì)下降、較好維持龍眼果實品質(zhì),提高龍眼果實耐貯性和保鮮效果。

      關鍵詞 龍眼;果實;胺鮮酯;采前噴施;品質(zhì);耐貯性

      中圖分類號 TS255.3;S667.2 文獻標識碼 A

      龍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俗稱“桂圓”,是中國南方著名的亞熱帶水果,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保健功能,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中國龍眼果實成熟于7~9月高溫、高濕季節(jié),果實采后生理代謝旺盛,容易失水、果皮褐變和果肉自溶,在室溫(25 ℃)下極不耐貯藏,一周左右全部變質(zhì)腐爛,嚴重影響采后龍眼果實貯藏品質(zhì)和遠距離銷售[1-5]。前人研究認為,采后龍眼果實品質(zhì)和耐貯性與采前管理措施有關系[6-7]。孫傳芝等[6]研究表明,果實采前噴施硼溶液可提高采后龍眼果實的可溶固形物、總糖、維生素C等營養(yǎng)物質(zhì)含量及其耐貯性。林河通等[7]研究發(fā)現(xiàn),果實采前套袋可降低龍眼果實的采前病原菌潛伏侵染率,降低采后龍眼果實貯藏期間的發(fā)病率,提高其好果率和耐貯性。

      胺鮮酯,化學名稱為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diethyl aminoethyl hexanoate,DA-6),是一種新型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具有無毒、安全、使用方便的特點,能夠促進作物生長、顯著提高作物產(chǎn)量及改善作物品質(zhì)[8]。前人研究發(fā)現(xiàn),采前噴施胺鮮酯可提高冬棗、菠蘿的單果重、果實硬度及果肉維生素C和可溶性總糖含量[9-10]。目前未見采前噴施胺鮮酯對采后龍眼果實品質(zhì)和耐貯性影響的報道。本試驗以福建省主栽龍眼名優(yōu)品種‘福眼果樹為材料,研究采前噴施胺鮮酯對采后龍眼果實品質(zhì)和耐貯性的影響,旨在為生產(chǎn)上提高采后龍眼果實品質(zhì)和耐貯性的新技術開發(fā)應用提供技術指導。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及處理

      胺鮮酯采前噴施試驗在福建省安溪縣龍眼科技示范果園進行。選擇樹勢中等、生長較為一致、樹齡為8年的‘福眼龍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 cv. Fuyan)果樹進行以下處理:(1)采前噴施胺鮮酯:本課題組前期的預試驗發(fā)現(xiàn),不同濃度(0~15 mg/kg)的胺鮮酯采前噴施龍眼果實,以采前噴施10 mg/kg 胺鮮酯抑制采后龍眼果實果皮褐變和果肉自溶的效果最佳。因此,本試驗用濃度為10 mg/kg的胺鮮酯在龍眼盛花期后70、90、110 d噴施龍眼果實3次;(2)對照(CK):以噴施清水作為對照。每一處理噴施6株龍眼果樹。

      龍眼果實在盛花期后120 d采收,采收當天運至福建農(nóng)林大學農(nóng)產(chǎn)品產(chǎn)后技術研究所(福州),選擇大小均勻、色澤一致、無病蟲、無損傷的健康果實進行試驗。果實經(jīng)清水清洗,晾干后用0.015 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密封包裝,每袋裝果50個,之后龍眼果實在(28±1)℃、相對濕度85%下貯藏,每一處理共50袋。貯藏期間每天取樣測定果實采后生理、品質(zhì)和耐貯性指標。

      1.2 方法

      1.2.1 果實呼吸強度測定 每次隨機取10個龍眼果實,參照林藝芬等[11]的方法,用GXH-3051H型紅外CO2分析儀測定龍眼果實呼吸強度,結(jié)果以mg CO2/(kg·h)表示。

      1.2.2 果皮葉綠素、類胡蘿卜素、花色素苷和類黃酮含量測定 從10個龍眼果實中取果皮1 g,參照Whangchai等[12]和孔祥佳等[13]的方法測定龍眼果皮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含量,結(jié)果以mg/g表示。

      從10個龍眼果實中取果皮1 g,參照林河通等[14]的方法測定龍眼果皮花色素苷和類黃酮含量,以△OD530 nm-600 nm=0.1作為一個花色素苷單位(U),花色素苷結(jié)果以U/g表示;類黃酮含量以OD325 nm/g表示。

      1.2.3 果肉營養(yǎng)成分含量測定 取10個龍眼果實,參照趙云峰等[15]的方法測定龍眼果肉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從10個龍眼果實中取果肉10 g,參照林河通等[16]的方法測定龍眼果肉可滴定酸(TA)含量;從10個龍眼果實中取果肉5 g,參照林藝芬等[11]的方法測定龍眼果肉可溶性總糖、蔗糖和還原糖含量。

      1.2.4 果皮褐變和果肉自溶評價 每次隨機取50個龍眼果實,參照Chen等[5]、趙云峰等[17]的方法測定龍眼果實果皮褐變指數(shù),參照林河通等[18]、趙云峰等[19]的方法測定龍眼果實果肉自溶指數(shù)。

      1.2.5 果實好果率和失重率測定 參照林藝芬等[11]的方法測定龍眼果實好果率;參照Chen等[5]的方法測定龍眼果實失重率。

      以上各指標測定除了果肉可溶性固形物重復10次外,其余均重復3次,取其平均值。

      1.3 數(shù)據(jù)分析

      采用SPSS 17.0(SPSS Inc., Chicago, Illionis,USA)數(shù)據(jù)分析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采前噴施胺鮮酯對采后龍眼果實呼吸強度的影響

      由圖1可知,對照龍眼果實與采前噴施胺鮮酯的龍眼果實呼吸強度在貯藏前期(0~2 d)緩慢上升,在貯藏中期(2~3 d)呈下降趨勢,而在貯藏后期(3~6 d)則呈快速上升趨勢,并且采前噴施胺鮮酯的龍眼果實呼吸強度在貯藏后期(3~6 d)顯著(p<0.05)低于對照龍眼果實。上述結(jié)果表明,采前噴施胺鮮酯可降低采后龍眼果實呼吸強度。

      2.2 采前噴施胺鮮酯對采后龍眼果實果皮色素含量的影響

      由圖2可知,與對照龍眼果實相比,采前噴施胺鮮酯能保持較高的龍眼果實果皮葉綠素、類胡蘿卜素、花色素苷、類黃酮等色素含量,延緩龍眼果實采后貯藏期間果皮葉綠素、類胡蘿卜素、花色素苷、類黃酮含量的下降,抑制龍眼果皮顏色由黃綠色向黃褐色轉(zhuǎn)變。上述結(jié)果表明,采前噴施胺鮮酯能延緩采后龍眼果實果皮色素的降解,較好保持龍眼果實的外觀顏色。

      2.3 采前噴施胺鮮酯對采后龍眼果實果肉營養(yǎng)物質(zhì)含量的影響

      由圖3-A可知,與對照龍眼果實相比,采前噴施胺鮮酯可以提高采收當天龍眼果實的果肉TSS含量,延緩龍眼果實采后貯藏期間果肉TSS含量下降,保持較高的果肉TSS含量。

      由圖3-B可知,對照龍眼果實的果肉TA含量在貯藏0~2 d內(nèi)略有增加,貯藏2 d之后則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而急劇增加,龍眼果肉TA含量的急劇增加,可能與龍眼酸腐病菌(Geotrichum candidum LK. et Pers.)侵染所致龍眼果肉酸敗、含酸量增加有關[15,17,20]。而采前噴施胺鮮酯的龍眼果實果肉TA含量在貯藏0~4 d內(nèi)變化不大,貯藏5 d之后則急劇增加。進一步的比較發(fā)現(xiàn),在采后貯藏3~6 d內(nèi),采前噴施胺鮮酯的龍眼果實果肉TA含量極顯著(p<0.01)低于對照龍眼果實(圖3-B)。上述結(jié)果說明,采前噴施胺鮮酯能延緩采后龍眼果肉TA含量的上升,可能與采前噴施胺鮮酯能減少采后Geotrichum candidum LK. et Pers.侵染所致龍眼果肉酸敗有關。

      由圖3-C可知,與對照龍眼果實相比,采前噴施胺鮮酯可以提高采收當天龍眼果實的果肉可溶性總糖含量,延緩龍眼果實采后貯藏期間果肉可溶性總糖含量下降,保持較高的果肉可溶性總糖含量。如貯藏至第3、6 天時,采前噴施胺鮮酯的龍眼果實果肉可溶性總糖含量分別比對照龍眼果實高27.56%、19.42%。統(tǒng)計分析表明,在采后貯藏1~6 d內(nèi),采前噴施胺鮮酯的龍眼果實果肉可溶性總糖含量極顯著(p<0.01)高于對照龍眼果實(圖3-C)。

      由圖3-D可知,在采后貯藏0~3 d內(nèi),對照龍眼果實的果肉蔗糖含量急劇下降,在采后貯藏3~4 d內(nèi),其果肉蔗糖含量迅速增加,而在貯藏4 d之后,其果肉蔗糖含量則快速下降。采前噴施胺鮮酯的龍眼果實果肉蔗糖含量在采后貯藏0~3 d內(nèi)快速下降,3~4 d內(nèi)變化不大,而在采后貯藏4~6 d內(nèi)則快速下降。進一步的比較發(fā)現(xiàn),在采后貯藏1~6 d內(nèi),采前噴施胺鮮酯的龍眼果實果肉蔗糖含量都高于對照龍眼果實,如貯藏至第3 天時,采前噴施胺鮮酯的龍眼果實果肉蔗糖含量是對照龍眼果實的2.27倍,兩者差異達極顯著水平(p<0.01)(圖3-D)。

      由圖3-E可知,對照龍眼果實的果肉還原糖含量在采后貯藏0~2 d內(nèi)緩慢上升,2~3 d內(nèi)快速上升,而在采后貯藏3~5 d內(nèi)則快速下降,貯藏5 d之后較快上升。采前噴施胺鮮酯的龍眼果實果肉還原糖含量在采后貯藏0~1 d內(nèi)略有下降,貯藏1 d之后緩慢上升。進一步的比較發(fā)現(xiàn),在采后貯藏1~6 d內(nèi),采前噴施胺鮮酯的龍眼果實果肉還原糖含量都低于對照龍眼果實(圖3-E)。如貯藏至第3天時,采前噴施胺鮮酯的龍眼果實果肉還原糖含量只有對照龍眼果實的56.40%,兩者差異達極顯著水平(p<0.01)(圖3-E)。

      由圖3-F可知,與對照龍眼果實相比,采前噴施胺鮮酯可以極顯著(p<0.01)提高采收當天龍眼果實的果肉維生素C含量,極顯著(p<0.01)延緩龍眼果實采后貯藏期間果肉維生素C含量下降,保持較高的果肉維生素C含量(圖3-F)。

      以上分析表明,采前噴施胺鮮酯可以提高采收時龍眼果實的果肉TSS、可溶性總糖和維生素C含量,延緩龍眼果實采后貯藏期間果肉TSS、可溶性總糖、蔗糖和維生素C含量的下降,較好保持采后龍眼果實的貯藏品質(zhì)。

      2.4 采前噴施胺鮮酯對采后龍眼果實果皮褐變指數(shù)和果肉自溶指數(shù)的影響

      由圖4-A可知,龍眼果實果皮褐變指數(shù)都隨著采后貯藏時間的延長而上升。其中,對照龍眼果實的果皮褐變指數(shù)在采后貯藏0~4 d內(nèi)急劇上升,貯藏4 d之后緩慢上升;采前噴施胺鮮酯的龍眼果實果皮褐變指數(shù)在采后貯藏0~2 d內(nèi)緩慢上升,2~6 d內(nèi)快速上升。與對照龍眼果實相比,采前噴施胺鮮酯能有效降低采后龍眼果實貯藏期間的果皮褐變指數(shù)(圖4-A),其中在采后貯藏2~5 d內(nèi),采前噴施胺鮮酯的龍眼果實果皮褐變指數(shù)顯著(p<0.05)低于對照龍眼果實。

      由圖4-B可知,龍眼果實果肉自溶指數(shù)都隨著采后貯藏時間的延長而上升。其中,對照龍眼果實的果肉自溶指數(shù)在采后貯藏0~5 d內(nèi)急劇上升,5~6 d內(nèi)略有升高;采前噴施胺鮮酯的龍眼果實果肉自溶指數(shù)在采后貯藏0~4 d內(nèi)較快上升,4~5 d內(nèi)急劇增加,貯藏5 d之后則緩慢上升。進一步的比較發(fā)現(xiàn),在采后貯藏1~6 d內(nèi),采前噴施胺鮮酯的龍眼果實果肉自溶指數(shù)都低于對照龍眼果實(圖4-B)。其中在采后貯藏2~5 d內(nèi),采前噴施胺鮮酯的龍眼果實果肉自溶指數(shù)顯著(p<0.05)低于對照龍眼果實。

      上述結(jié)果表明,采前噴施胺鮮酯可顯著降低采后龍眼果實的果皮褐變指數(shù)和果肉自溶指數(shù),從而有效提高采后龍眼果實貯藏效果、延長采后龍眼果實保鮮期。

      2.5 采前噴施胺鮮酯對采后龍眼果實好果率和失重率的影響

      由圖5-A可知,對照和采前噴施胺鮮酯的采后龍眼果實好果率都隨著采后貯藏時間的延長而呈下降趨勢。但不同處理的下降幅度不同,其中對照龍眼果實的好果率下降更快。對照龍眼果實相比,采前噴施胺鮮酯能有效延緩采后龍眼果實好果率的下降,保持較高的好果率。如貯藏至第2天、第4天時,采前噴施胺鮮酯的龍眼果實好果率都顯著(p<0.05)高于對照龍眼果實,分別比對照龍眼果實高26%、18%。

      由圖5-B可知,對照和采前噴施胺鮮酯的龍眼果實失重率都隨著采后貯藏時間的延長而增加,但不同貯藏時期,其變化幅度不同。在采后貯藏0~2 d內(nèi),對照和采前噴施胺鮮酯的龍眼果實失重率都呈緩慢增加的趨勢,兩者之間沒有明顯的差異。但貯藏2 d之后,對照和采前噴施胺鮮酯的龍眼果實失重率則存在明顯的差異,其中對照龍眼果實失重率隨著采后貯藏時間的延長而快速增加,而采前噴施胺鮮酯的龍眼果實失重率則緩慢上升。進一步的比較發(fā)現(xiàn),在采后貯藏3~6 d內(nèi),采前噴施胺鮮酯的龍眼果實失重率顯著(p<0.05)低于對照龍眼果實(圖5-B)。

      上述結(jié)果表明,采前噴施胺鮮酯可有效減少采后龍眼果實的失重、及保持較高的采后龍眼果實好果率,有效提高采后龍眼果實貯藏保鮮效果。

      3 討論與結(jié)論

      果蔬采后呼吸作用的強弱與果蔬耐貯性密切相關。通常情況下,果蔬采后呼吸作用越強,則果蔬耐貯性越差;而果蔬采后呼吸作用越弱,則果蔬耐貯性越強[5,15]。本課題組的前期研究認為,0.8 mmol/L ATP浸泡20 min[5]、 5 mmol/L棓酸丙酯浸泡20 min[11]、50 ℃熱水浸泡10 min[17]等采后處理或(4±0.5)℃低溫貯藏[15]都能有效降低龍眼果實貯藏期間的果實呼吸強度、果皮褐變指數(shù)和果肉自溶指數(shù),減少果實失重率,提高果實好果率。本試驗表明,采前噴施胺鮮酯可有效降低采后龍眼果實貯藏期間的果實呼吸強度(圖1)、果皮褐變指數(shù)(圖4-A)和果肉自溶指數(shù)(圖4-B), 減少果實失重率(圖5-B),提高果實好果率(圖5-A)。

      葉綠素、類胡蘿卜素、花色素苷、類黃酮等構(gòu)成果蔬色素的主要種類,其含量高低與果蔬外觀色澤密切相關,而外觀色澤是評價果蔬成熟度和新鮮度的重要指標[5]。本課題組的前期研究認為,0.8 mmol/L ATP 浸泡20 min[5]或50 ℃熱水浸泡10 min[17]都能維持采后龍眼果實貯藏期間較高的果皮葉綠素、類胡蘿卜素、花色素苷和類黃酮含量,提高采后龍眼果實保鮮效果。本研究發(fā)現(xiàn),采前噴施胺鮮酯能提高剛采收龍眼果實的果皮葉綠素、類胡蘿卜素、花色素苷和類黃酮含量,延緩龍眼果實采后貯藏期間果皮葉綠素、類胡蘿卜素、花色素苷和類黃酮等色素的降解(圖2),較好保持龍眼果實外觀顏色。

      果蔬中的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溶性總糖、蔗糖、維生素C是構(gòu)成果蔬營養(yǎng)物質(zhì)的重要成分,其含量高低與果蔬品質(zhì)和耐貯性有關[5-7,11,13]。姚艷麗等[10]研究發(fā)現(xiàn),采前噴施胺鮮酯能提高剛采收的菠蘿果實TSS、可溶性總糖和維生素C等營養(yǎng)物質(zhì)含量。本課題組的前期研究認為,0.8 mmol/L ATP 浸泡20 min[5]、50 ℃熱水浸泡10 min[17]等采后處理或(4±0.5)℃低溫貯藏[15]都能有效維持龍眼果實采后貯藏期間較高的果肉TSS、可溶性總糖、維生素C等營養(yǎng)物質(zhì)含量。本研究發(fā)現(xiàn),采前噴施胺鮮酯能提高剛采收龍眼果實的果肉TSS、可溶性總糖、維生素C含量,延緩龍眼果實采后貯藏期間果肉TSS、可溶性總糖、蔗糖、維生素C等營養(yǎng)物質(zhì)下降(圖3),較好保持龍眼果肉營養(yǎng)品質(zhì)。

      從果蔬保鮮學角度考慮,采前栽培措施對提高采后果蔬耐貯性和維持采后果蔬貯藏品質(zhì)至關重要。目前有關采后處理及貯藏技術對龍眼果實品質(zhì)和耐貯性的影響已有較多研究報道[1,2,4,11-12,17,19, 21-25],而有關采前栽培措施對采后龍眼果實品質(zhì)和耐貯性影響的報道尚少[6-7]。因此,很有必要開發(fā)提高采后龍眼耐貯性和維持采后龍眼貯藏品質(zhì)的新型采前栽培技術。胺鮮酯作為一種新型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有關采前噴施胺鮮酯對采后龍眼果實品質(zhì)和耐貯性的影響未見報道。因此,本論文研究具有創(chuàng)新性,可為生產(chǎn)上提高采后龍眼果實品質(zhì)和耐貯性的新技術應用提供指導。

      綜合以上分析認為,在龍眼盛花期后70、90、110 d用濃度為10 mg/kg的胺鮮酯噴施龍眼果實3次,可有效降低采后龍眼果實貯藏期間的果實呼吸強度,保持較高的果皮葉綠素、類胡蘿卜素、花色素苷和類黃酮含量,及較高的果肉TSS、可溶性總糖、蔗糖和維生素C含量,延緩果皮褐變和果肉自溶的發(fā)生,降低果實失重率,保持較高好果率。因此認為,采前噴施濃度為10 mg/kg的胺鮮酯能有效延緩采后龍眼果實的品質(zhì)下降、較好維持龍眼果實品質(zhì),提高龍眼果實耐貯性和保鮮效果。

      參考文獻

      [1] Jiang Y M, Zhang Z Q, Joyce D C, et al.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handling of longan fruit(Dimocarpus longan Lour.)[J].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2002, 26(3): 241-252.

      [2] 林河通, 席玙芳, 陳紹軍,等. 龍眼采后生理和病理及貯運技術研究進展[J].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 2002, 18(1): 185-190.

      [3] 林河通, 陳紹軍, 席玙芳,等. 龍眼果皮微細結(jié)構(gòu)的掃描電鏡觀察及其與果實耐貯性的關系[J].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 2002, 18(3): 95-99.

      [4] 林河通, 陳 蓮, 孔祥佳,等. 包裝對龍眼果實貯藏期間果皮失水褐變和細胞超微結(jié)構(gòu)的影響[J].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 2007, 23(12): 237-241.

      [5] Chen M Y, Lin H T, Zhang S, et al. Effects of 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treatment on postharvest physiology, quality and storage behavior of longan fruit[J]. 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 2015, 8(5): 971-982.

      [6] 孫傳芝, 韋劍鋒, 姜 平, 等. 采前噴硼和采后殼聚糖涂膜對龍眼品質(zhì)及耐貯性的影響[J]. 中國農(nóng)學通報, 2005, 21(12): 86-89.

      [7] 林河通, 甕紅利, 張居念,等. 果實采前套袋對龍眼果實品質(zhì)和耐貯性的影響[J].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 2006, 22(11): 232-237.

      [8] 張明才, 何鐘佩, 田曉莉,等. 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DTA-6對花生產(chǎn)量、品質(zhì)及其根系生理調(diào)控研究[J]. 農(nóng)藥學學報, 2003, 5(4): 47-52.

      [9] 譚曉紅, 王貴禧, 陳金印,等. 采前DA-6和DCPTA處理對冬棗果實品質(zhì)發(fā)育的影響[J]. 林業(yè)科學研究, 2007, 20(4): 485-489.

      [10] 姚艷麗, 孫光明, 劉忠華, 等. DA-6和DCPTA對菠蘿果實品質(zhì)發(fā)育的影響[J]. 熱帶作物學報, 2011, 32(7): 1 218-1 222.

      [11] 林藝芬, 林河通, 陳藝暉, 等. 棓酸丙酯處理對采后龍眼果實的保鮮效應[J]. 農(nóng)業(yè)機械學報, 2013, 44(4): 157-162.

      [12] Whangchai K, Satengnil K, Uthailbutra J. Effect of ozone in combination with some organic acids on the control of postharvest decay and pericarp browning of longan fruit[J]. Crop Protection, 2006, 25(8): 821-825.

      [13] 孔祥佳, 林河通, 鄭俊峰, 等. 誘導冷藏橄欖果實抗冷性的適宜熱空氣處理條件優(yōu)化[J].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 2011, 27(8): 371-376.

      [14] 林河通, 席玙芳, 陳紹軍. 龍眼果實采后失水果皮褐變與活性氧及酚類代謝的關系[J]. 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報, 2005, 31(3): 287-297.

      [15] 趙云峰, 林河通, 林嬌芬, 等. 龍眼果實采后呼吸強度、細胞膜透性和品質(zhì)的變化[J]. 福建農(nóng)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 34(2): 263-268.

      [16] 林河通, 陳紹軍, 席玙芳. 采收期對龍眼果實品質(zhì)和耐貯性的影響[J].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 2003, 19(6): 179-184.

      [17] 趙云峰, 林河通, 王 靜, 等. 熱處理對龍眼果實采后生理和貯藏品質(zhì)的影響[J]. 中國食品學報, 2014, 14(5): 124-133.

      [18] 林河通, 趙云峰,席玙芳. 龍眼果實采后果肉自溶過程中細胞壁組分及其降解酶活性的變化[J]. 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報, 2007, 33(2): 137-145.

      [19] 趙云峰, 林河通, 王 靜,等. 熱處理抑制采后龍眼果肉自溶及細胞壁物質(zhì)降解[J].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 2014, 30(11): 268-275.

      [20] 張居念, 甕紅利, 林鐘銓, 等. ‘福眼和‘東壁龍眼果實貯藏性與采后品質(zhì)變化比較[J]. 熱帶作物學報, 2013, 34(5): 989-994.

      [21] Lin Y F, Hu Y H, Lin H T, et al. Inhibitory effects of propyl gallate on tyrosinas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ontrolling pericarp browning of harvested longan fruits[J]. 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Chemistry, 2013, 61(11): 2 889-2 895.

      [22] Chen Y H, Lin H T, Jiang Y M, et al. Phomopsis longanae Chi-induced pericarp browning and disease development of harvested longan fruit in association with energy status[J].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2014, 93: 24-28.

      [23] Lin Y F, Lin H T, Zhang S, et al. The role of active oxygen metabolism in hydrogen peroxide-induced pericarp browning of harvested longan fruit[J].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2014, 96: 42-48.

      [24] Lin Y F, Lin Y X, Lin H T, et al. Inhibitory effects of propyl gallate on browning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active oxygen metabolism in pericarp of harvested longan fruit[J]. 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 60(2): 1 122-1 128.

      [25] Lin Y F, Lin H T, Lin Y X, et al. The roles of metabolism of membrane lipids and phenolics in hydrogen peroxide-induced pericarp browning of harvested longan fruit[J].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2016, 111: 53-61.

      猜你喜歡
      果實龍眼品質(zhì)
      買龍眼
      有機肥對火龍果不同批次果實生長與品質(zhì)的影響
      甜甜的龍眼
      嶺南音樂(2016年5期)2017-01-17 07:44:58
      天津薊縣軟棗獼猴桃營養(yǎng)品質(zhì)分析
      黃桃栽培技術
      氯化鈣處理對鮮切蘿卜生理與品質(zhì)的影響
      “鄞紅”、“巨峰”、“紅富士”葡萄及其雜交后代品質(zhì)分析
      淺談民生新聞欄目特色的挖掘
      今傳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48:38
      甜甜的龍眼,美美的景色
      工商聯(lián)副主席潘剛:讓中國企業(yè)成為“品質(zhì)”代名詞
      投資者報(2016年33期)2016-09-30 18:19:51
      新邵县| 麻江县| 丹寨县| 安泽县| 固阳县| 武义县| 姜堰市| 崇义县| 革吉县| 金昌市| 镇原县| 谢通门县| 买车| 吉木乃县| 贡觉县| 六盘水市| 乌海市| 临泽县| 策勒县| 武功县| 云南省| 二连浩特市| 抚州市| 长子县| 南郑县| 揭东县| 托克逊县| 黄浦区| 高邑县| 紫阳县| 鹤山市| 高碑店市| 砚山县| 靖西县| 溧水县| 安西县| 庆云县| 巴塘县| 乡宁县| 喀喇沁旗| 宝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