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寧
他手下動作更是“干凈麻利快”,逢到有人傷筋斷骨找他來,他呢?手指一觸,隔皮截肉,里頭怎么回事,立時心明眼亮。忽然雙手像一對白鳥,上下翻飛,疾如閃電,只聽“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覺疼,斷骨頭就接上了。貼塊膏藥,上了夾板,病人回去自好。
——選自馮驥才《蘇七塊》
可是,石鎖撂在這兒,沒人舉起過,甚至沒人能叫它稍稍動一動,您說它有多重?好像它跟地殼連著,除非把地面也舉到頭上去!
一天,張大力來到侯家后,看見這把鎖,便俯下身子,使手問一問,輕輕一撼,竟然搖動起來,而且像搖一個竹籃子。這就招了許多人圍上來看。只見他手握鎖把,腰一挺勁,大石鎖被他輕易地舉到空中。胳膊筆直不彎,臉上笑容滿面,好像舉著一大把花兒!
——選自馮驥才《張大力》
只見泥人張左手伸到桌子下邊,從鞋底下?lián)赶乱粔K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飲酒,眼睛也只瞅著桌上的酒菜,這左手便擺弄起這團泥巴來;幾個手指飛快捏弄,比變戲法的劉禿子的手還靈巧。隨后手一停,他把這團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臺結(jié)賬。
吃飯的人伸脖一瞧,這泥人真捏絕了!就像把海張五的腦袋割下來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腦袋,小鼓眼,一臉狂氣,比海張五還像海張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選自馮驥才《泥人張》
這三段文字出自作家馮驥才的小說集《俗世奇人》,分別描寫了一位醫(yī)生,一位大力士,還有一位捏泥人的民間藝術(shù)高手泥人張。這三段文字中,作家馮驥才是通過描寫什么,來表現(xiàn)人物的特點的呢?對了,就是描寫人物的動作。
請你拿出筆來圈一圈文中的人物動作,再仔細(xì)揣摩揣摩,想一想,這些動作描寫,表現(xiàn)了人物什么樣的特點呢?馮驥才先生用精準(zhǔn)、細(xì)膩、生動的動作描寫,寫出了蘇大夫的醫(yī)術(shù)高明,張大力的力大無比,泥人張的技藝高超。
人物動作細(xì)節(jié)描寫,就是把觀察的鏡頭聚焦到人物動作上,用特寫鏡頭放大,通過準(zhǔn)確、生動、細(xì)致的描繪,使讀者“如見其人”。
文中的精妙在哪里呢?
“張大力來到侯家后,看見這把鎖,便俯下身子,使手問一問,輕輕一撼,竟然搖動起來,而且像搖一個竹籃子?!边@一句話實際上就是指張大力用手拎了一下石鎖。作者將這“一拎”放慢,細(xì)細(xì)觀看。于是一個“拎”的動作,就細(xì)化成了“俯”“問”“撼”“搖”,讓讀者讀起來身臨其境了。
“隨后手一停,他把這團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臺結(jié)賬。”這一句中的“戳”字很精準(zhǔn)。這個動作是泥人張將自己捏好的“海張五”泥人放在桌上的動作。海張五笑話他的手藝,泥人張就照著海張五的樣子,捏了小泥人,給予反擊。此處的“戳”,如果用“放”,顯得過于軟弱;用“扔”呢,有失風(fēng)度,泥人也不能扔,會扔壞了。而“戳”字,既表明了泥人張的態(tài)度,符合擺放泥人的匠人習(xí)慣,又不失風(fēng)度,實在很妙。
“忽然雙手像一對白鳥,上下翻飛,疾如閃電,只聽‘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覺疼,斷骨頭就接上了。”醫(yī)生的醫(yī)術(shù)高明,怎么才能表現(xiàn)出來呢?作家用了比喻的方法,將接骨醫(yī)生的雙手比成了“上下翻飛”的“白鳥”。醫(yī)生的醫(yī)術(shù),此刻,顯然成了藝術(shù),令人驚嘆!
這樣精彩的動作描寫,給人物增色,讀者讀起來,也覺得暢快淋漓。讀到這些文字,怎能不是一種享受呢?馮驥才的《俗世奇人》是一本很有趣的書。如果你去讀,可以多多留意文中的動作描寫。
我們的課文中,也有很多精彩的動作描寫。這些動作描寫,細(xì)化了情節(jié),成功地塑造了人物的形象。你能說出下面這些段落的動作描寫,表現(xiàn)了人物什么樣的性格特征嗎?
1. “她看著兩個臉色蒼白的孩子,急忙從廚房里取出一盞油燈放在桌上?!?,先生們,這盞燈亮些。說著,輕輕把蠟燭吹熄。一場危機似乎過去了?!薄栋虢叵灎T》
2. “唐僧連忙扯住悟空?!薄疤粕灰?,驚得從馬上摔下來?!薄吧狡律祥W出一個年滿八旬的老婦人?!薄度虬坠蔷?/p>
3. “聶將軍先抱起不滿周歲的小妹妹,看到她的傷口包扎得很好,便馬上讓警衛(wèi)員去老鄉(xiāng)家給她找奶吃。然后,又慈愛地拉過那個大一些的女孩,親切地問她叫什么名字?!薄堵檶④娕c日本小姑娘》
4. “第二天清晨,他拿著一只彈弓,在王宮花園里轉(zhuǎn)來轉(zhuǎn)去。露水沾濕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這樣,一連轉(zhuǎn)了三個早晨?!薄扼氩断s》
5. “老人搖搖頭,伸出了七個指頭,然后悠然地說……”
《天游峰的掃路人》
友情提示:掃掃二維碼,答案會公布在微信公眾平臺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