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孟
摘 要:為了提高使用太陽能給蓄電池充電的效率,對光伏太陽能組件進行了一個系統(tǒng)的建模,并搭建主電路,使用擾動觀察法追蹤組件的最大功率,使其盡可能以最大功率對蓄電池進行充電。在MATLAB/SIMULINK環(huán)境下,使用其數(shù)學模型進行了從光伏組件的建模到蓄電池充電的主電路,并仿真實驗結(jié)果進行論證。
關鍵詞:buck變換器;擾動觀察法;最大功率跟蹤
0 引言
光伏電池的轉(zhuǎn)換效率受材料和工藝限制,為了進一步提高光伏電池的利用率提出了最大功率跟蹤問題[1]。本文對光伏太陽能從建模到充電的主電路進行了仿真分析,采用擾動觀察法追蹤最大功率點。
1 光伏太陽能組件建模
太陽能電池傳統(tǒng)模型:
如圖1所示,根據(jù)基爾霍夫電流定律進行電路分析:
其中:I0為二極管飽和電流,VOUT光伏太陽能電池板的輸出電壓,u為光伏電池的開路電壓.綜上可以寫出負載電流I的計算公式為:
q為電荷量1.6×10-19C;K為波爾茲曼系數(shù)1.38×10-23J/K;A為二極管質(zhì)量因數(shù),它的值在1~2之間。由于此方程變量過多,在仿真時影響精度,所以我們在其基礎上進行條件約束,根據(jù)參考文獻[2]設定太陽光輻射強度為1000W/m2,相對濕度為1.5,環(huán)境溫度為25℃,1.5),光伏電池短路電流ISC、開路電壓UOC、峰值電流Im。、峰值電壓Um,則當光伏陣列電壓為VOUT時,其對應點電流I為
選取布雷科曼的100W太陽能電池板組件型號為CHN100-36W作為搭建的基礎,參數(shù):最大功率:100W,最佳工作電壓:19.3V
最佳工作電流:5.18A,開路電壓:22.90V,短路電流:5.56A,開路電壓的溫度系數(shù):-0.29%/℃,短路電流的溫度系數(shù):0.0005%/℃
仿真結(jié)果
2 擾動觀察法
2.1 理論分析
在光伏發(fā)電領域中擾動觀察法因其操作方便被廣泛利用,擾動觀察法根據(jù)光伏器件在最大功率點處?P/?U=0 的特性進行最大功率點跟蹤控制,具體工作過程:在系統(tǒng)穩(wěn)定工作情況下,假設增大最大功率點跟蹤電路功率器件的占空比,控制器對占空比調(diào)節(jié)前后的光伏器件輸出功率、輸出電壓進行采樣計算,如果輸出功率與輸出電壓為?P/?U >0,則表明系統(tǒng)工作在最大功率點左側(cè),應繼續(xù)增加占空比,直到?P/?U =0即為最大功率點[3]。
但是在計算的過程中,有可能出現(xiàn)一種?U趨于無窮小的情況,根據(jù)數(shù)學模型,計算速度會大大降低,同時影響到了仿真的時間和精確度,故我們在本仿真中采用?P*?U的方法,及做到了不影響實驗精度,又大大提高了仿真效率。
2.2 仿真分析
經(jīng)仿真分析,功率可以迅速跟蹤到最大值100W,當外界影響時,可以有效避免干擾。
3 主電路拓撲結(jié)構(gòu)
主電路采用buck結(jié)構(gòu),原理說明:
(1)本文仿真采用的是功率100W、最佳工作電壓為19.3V的光伏電池板,蓄電池采用的是額定充電電壓為12V,故采用buck電路進行降壓。
(2)擾動觀察法進行最后計算的是dP、dU,而在仿真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功率和電流都在隨著電壓變化,故把電壓當做控制量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而buck電路的電壓平均值為
ton為MOSFET處于導通時間;toff為MOSFET處于斷開狀態(tài);T為導通、斷開周期,α為占空比,綜合上式發(fā)現(xiàn)我們只要改變占空比就完全可以試驗控制電壓的目的。
在本次的關于建模和仿真的結(jié)果,非常有助于研究日常太陽能充電的效率,而且在整個系統(tǒng)中從光伏組件的搭建,以及追蹤最大功率的方法到最后的主電路設計,都給出了詳細的步驟,方便了以后的研究。
參考文獻
[1]林泉,朱凈松.光伏陣列MPPT集中控制與分散控制比較研究[J].電源技術(shù),2016,(40):382-383.
[2]鄧棟,易靈芝,李明,等.基于S-函數(shù)光伏陣列最大功率追蹤的控制策略[J].湖南工業(yè)大學學報,2009,23(5):52-54.
[3]張超,何湘寧.短路電流結(jié)合擾動觀察法在光伏發(fā)電最大功率點跟蹤控制中的應用[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6,(26):98-102.
(作者單位:北方工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