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漪瀾
有人說過,一個沒有夢想的民族是可悲的。我想,一個人亦是如此。
從懵懂無知的幼齡,到彩虹般絢麗的少年,我曾有過多少夢想啊!那些夢想,有的一直高懸于遼遠的心靈天空,默默散發(fā)著光芒;有的終于灑落在歲月深處的茵茵芳草地,只在喚回記憶時才能感受到它曾有的魅力。
還沒邁進學校的門檻時,我常會擁著一顆童心飛翔,做著蝴蝶飛飛、鳥兒高翔一般的夢??粗ㄖ`——蝴蝶,悠然翩飛的姿影;看著萬里長空之驕子——雄鷹,轉(zhuǎn)瞬直上云霄的英姿,我萌生了自己的夢想,什么時候我也能肋下生翅,自由地飛向高遠的云天。這個飛天之夢,在看到楊利偉成為我國第一個飛天英雄的事跡后,還有了“升級版”,夢想有一天我也能坐著某種航天器或是宇宙飛船,去巡游浩瀚無際的外太空。這應該是我兒時“飛”得最遠的一個夢想了。
后來,我沉迷于用味蕾去感受餐桌上的愛——每逢周末媽媽總要親手炮制一桌美味佳肴。我覺得媽媽太偉大了,她的偉大就在于能用一雙普普通通的手烹飪出花樣不斷翻新的各種小菜。成為媽媽一樣的人物,成為一個大廚級的烹飪高手,就成了我某個人生階段最真的夢想。
再后來,愛上楊紅櫻,癡迷于她的作品《那個騎輪箱來的蜜兒》《神秘的女老師》。我被書中那個圍大披巾、穿船型鞋的仙女——蜜兒,深深地吸引住了!蜜兒能看透孩子們的心思和隱秘想法,拯救“苦難”中的他們。她使孟小喬的班主任帶上“優(yōu)點放大鏡”,給每個孩子寫出美麗的評語;她使怯于寫作的孟小喬,擁有一雙想象的翅膀……后來,她化身為六年級的老師,把孩子們的不快樂收集起來,塞進黑匣子,帶著他們到學校的荒草地舉行“特別葬禮”;校慶日活動,她讓學生和家長角色互換,讓家長們體會做學生的辛苦……這樣的仙女,這樣的老師,多好啊!我希望自己能擁有蜜兒一樣的神奇魔力,希望自己會點兒讀心術,希望自己哪怕古靈精怪一點兒也好呀……這是我曾經(jīng)最天真無邪的夢想。
那個時候,我同時癡迷于用文字記錄生活中的點滴,描述自己的喜怒哀樂,描繪無比瑰麗的想象世界。我渴望自己擁有一支生花妙筆,為此,我努力地寫啊寫,醞釀、起草、修改,一步也不馬虎……而我的老爸,也成了我最好的指導老師。當我思路不暢時,他會為我指點迷津;當我稍有怠惰時,他會及時鞭策。他還讓我養(yǎng)成了積累好詞好句的良好習慣,并使我懂得了“厚積薄發(fā)”“積小成為大成”的道理。小學階段發(fā)表了100余篇作文,為我的作家夢奠定了基石,那無疑是我最能引以為驕傲的一個夢想。
還有一個夢想,從我很小的時候就啟航了。那便是用五彩畫筆畫下美麗新世界,畫下心中的歌與夢。在我兩三歲的時候吧,我便酷愛在家門前的水泥地上用水作畫,爸爸用手機記錄下“心動一刻”,并將照片命名為“天才的小畫家”。相信自己與美術有緣,于是除了拜師學藝,跟美術老師學習畫技畫法之外,我還努力自學。我買了不少美術教程方面的書和大量雜志,邊臨摹,邊自創(chuàng),希望自己的追夢之路能走得穩(wěn)一點,快一點。讀五年級時,我似乎遇上了瓶頸期,總覺得自己的努力付出和收獲不成比例。這時候,婷來到了我的身旁,她也是一個美術愛好者。相同的志趣,讓我們成了最好的旅伴。一起畫畫,共同切磋,相互勉勵,我在美術上竟大有長進……要說成績嘛,至今,發(fā)表過多幅畫作,還曾獲得過一個全國一等獎。這個夢想從未褪色過?,F(xiàn)在讀初一了,學業(yè)繁重,但我仍在這條坎坷之路上跋涉著,不期望登頂,只愿自己能走到一個新的高度,只愿將這個夢想再推進幾步,因為,這是最能讓我癡醉的,也是我矢志不渝的夢想。
清點夢想,發(fā)現(xiàn),原來所有的夢想都不曾離棄,它們就像花葉上的顆顆清露,在人生朝陽的照耀下,熠熠閃光,點亮每一天的好心情;它們也像暗夜天幕下那幾盞越飄越遠的孔明燈,將你的前路照亮,燦爛所有的行程……
懷揣夢想的人,是幸福的。
(指導教師:王雅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