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
【技法引路】
作為最常見的文體,記敘文分為兩類,一是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二是以記事為主的記敘文。無論是哪一種,寫出自己熟悉的生活是最為關(guān)鍵的,因為文由心聲,而心聲又源于生活。也就是說,有什么樣的生活經(jīng)歷,必然會寫出對應(yīng)的文章來。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無論過去還是現(xiàn)在,抑或?qū)?,生活都無法阻擋地前行著。我們能做的就是記錄那熟悉的過往,呈現(xiàn)真實的自己。那么,什么是你熟悉的生活呢?又有哪些人讓你感動和受益呢?圍繞一兩件事寫人,或通過幾個人敘述一件事,從而展現(xiàn)你熟悉的生活。一時間,那熟悉的建筑與街道如同掛在墻體上的畫,一下子又活了起來;那枝丫攀援的老樹雖然遠離了視線,卻又挺立在面前;那個熟悉的背影,帶著父愛的深沉又忙碌在自己的生活中;那生龍活虎的校園生活又怎能忘卻……我們可以結(jié)合自身實際,選取一個“感點”去記敘,通過語言、情節(jié)的表達增加文章的感染力。感染力就像一座壯麗的景觀,給人帶來心靈上的悅動與震撼。以“母愛”為例,很多人會寫媽媽做飯、洗衣服、工作等生活場景,其平常的敘述很難寫出新意,情節(jié)也不吸引人。與其記流水帳,不如從某一情節(jié)入手,細化幾個鏡頭,深入地寫下去。比如,媽媽出差之后病倒了,先寫她的外貌、神態(tài)、語言等,再追述過去,媽媽為什么會病倒?最近發(fā)生了什么事?其中,可以呈現(xiàn)兩個典型的鏡頭,以突出媽媽的辛勞以及自己的感受。這樣,一波三折的情節(jié)使文章峰回路轉(zhuǎn),給人出乎意料之感。
【名作欣賞】
想念一棵樹
鄭立
想念一棵樹,這棵樹站在我老屋的門前。
這是一棵金桂,曾是一棵粗壯挺拔的大樹,被天雷劈了,五米高處的斷樁上還殘剩一脈蔥蘢的枝丫,這一脈丫枝挺成了一棵樹。
我記事的時候,就看見了這一棵樹,它灰黑的枯樁靜穆地刺向蒼穹,靜靜坦露它傲然的心跡。開裂的樹身上,有枝丫一面的樹皮只要用鐵釘一扎,就會滲滴出淚一樣的汁液,另一面的樹皮干朽如鐵,輕輕敲打,便嘣嘣發(fā)響。后來,枯朽樹身被人剝砍了當干柴燒,殘余樹身裸露著魚鱗似的刀痕,高擎一脈倔犟的丫枝,在老屋的門前櫛風沐雨,昂然天地。我疑惑地問父親:“為什么不拔掉這棵難看的殘樹?”父親平淡地說:“這是村里人的念想樹啊?!?/p>
1971年的一個秋夜,老屋院壩上,桂花的暗香在空氣里流溢,一輪圓月掛在晴空,天地一片銀輝。我聽唐世榮老人講了這棵樹。
唐世榮的起祖是明朝初年行走云貴川三省的商客,積錢買下了這一片田產(chǎn),經(jīng)幾代人的承傳光大,筑造了這老屋的前身香桂園。內(nèi)外花園各一,內(nèi)花園植云南茶花十二棵,外花園植貴州金桂十二棵。外花園碑題:善是成人之本,和是成事之道。明末,張獻忠領(lǐng)兵入川。唐家先祖和三百八十多勇士寡不敵眾,大半戰(zhàn)死。敵人撤離,火燒香桂園。
躲進老林的人回到村里,香桂園已是一片瓦礫,只殘存這一棵樹。重建的香桂園,沒了原有的氣魄,一樓一底,土墻泥瓦,這一棵樹站在院子之外,樹下是外花園的石壩。私塾繼續(xù)辦,唐家、肖家、郭家……讀書的兒孫從這一棵樹下走出去,踏遍了天南海北,心底總是惦記著這一棵樹,由此生長到今天。
我讀小學的時候,每天隨母親起床。母親煮早飯,我坐在這一棵殘樹下晨讀,我把所學的課文誦讀給了這一棵樹。上中學的時候,院子里肖成均老人也給我講了這一棵樹。他說,上甘嶺戰(zhàn)場上的每一個戰(zhàn)士都是英雄,我們的陣地上幾乎沒有一棵活著的樹,炮火的塵灰可以掩沒人的小腿。想家的時候,就想起這一棵沖天而立的大樹。他參加的最后一次戰(zhàn)斗極為慘烈,冬天的凜風中,在敵我雙方炮戰(zhàn)一整天之后,敵機在天上輪番轟炸,敵人在地上輪番沖鋒,我們的戰(zhàn)士大部分倒下了,活著的是傷員,我們陣地前方,敵人尸橫遍野。我們堅守陣地三天兩夜,增援隊伍上來了,我合眼睡了,夢見自己回到了這一棵大樹下。醒來的時候,肖成均已躺在醫(yī)院兩天了。
1991年初春,一位臺灣來的老人,久久站在這一棵樹下,一頭銀發(fā)在陽光里閃亮,一行熱淚濕透了一村人的心。他是唐世榮的侄子,一位隨川軍上過抗戰(zhàn)前線、打過遼沈、拼過淮海、守過金門的老兵。唐世榮已去世了八年。
年年新葉滴翠的金桂,年年八月流香的金桂,年年果青果紫的金桂,樹身的創(chuàng)痕一天天在愈合,原本是枝干,慢慢長成了樹干,毅然蓬舉的樹冠,宛如一朵綠云。我走進城市二十多年,每次回故鄉(xiāng),都要在這一棵樹下站上一會兒,傾聽微風拂動樹葉的聲音,感受樹根深入大地的心跳。這一棵飽受了滄桑的樹,這一棵經(jīng)歷了涅■的樹,挺起胸膛站成了一棵頂天立地的大樹。
又是金桂流香的八月,故鄉(xiāng)的表弟在電話那頭說:“有人出兩萬塊錢,想買走這一棵金桂?!蔽覇枺骸澳阆胭u?”他說:“誰敢,一雙雙眼睛把我盯著!”擱下電話,我在電腦熒屏上快速打下一行字:“想念一棵樹……”我的心上,已是盈盈淚光。
這一棵樹,挺立在我的心頭。
(《散文選刊·下半月》2014年1期)
【寫作借鑒】
我們身邊有很多熟悉的事物,它們裝點著生活,成為一道道美麗的風景。選取一個點,或狀物抒情或敘事議論,寫出一個不同尋常的世界。讀完此文,我們發(fā)現(xiàn),這是一棵飽經(jīng)滄桑的老樹,它穿越時間的隧道,在歲月中留下了生命的足跡。能堅強地活下來,真令人敬佩,彰顯了生命的頑強。而懷念一棵樹,就是懷念一段歷史,就是審視和追憶過去,在心底產(chǎn)生敬畏與感動。
在寫法上,本文有以下幾個特點:
1.條理清晰。記敘文最常見的順序就是“順敘”。順敘使文章的層次與事件的發(fā)展保持一致,從頭到尾,井然有序。行文時,有的以時間為序,有的以空間為序,也有的以邏輯關(guān)系安排結(jié)構(gòu)。本文按時間先后行文,從“記事起”到“上小學”,再到“上中學”,最后寫到“又是金桂流香的八月”,條理清晰,敘述流暢。
2.插入故事。本文的又一特點是使用了插敘,先是唐世榮老人講歷史上的老樹,然后是肖成均老人介紹戰(zhàn)爭中的老樹,二者一脈相承。插入的內(nèi)容對主要情節(jié)起補充襯托的作用,突出了老樹的厚重感以及人們對它的特殊情感。
3.感情真摯。文章不是無情物,只有用情去寫才能感染人,這也是記敘文不同于說明文和議論文的地方。感情的流露不需要口號式的表達,而要將其蘊含在字里行間,以事動人,以情感人。老樹雖老,卻是人們心中不倒的風景,所以懷念之深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結(jié)尾處的對話,烘托出老樹在“我”心目中的分量,“挺立”一詞更加深了這種情感的表達。
【佳作展示】
想念你,老樹
李卉淼
風一絲一絲地撫過,大街上的交響曲也拉開了帷幕。你是大街上的奏樂師,行人漫不經(jīng)心地走過。鳥兒倦了,你微笑著深出雙手讓它們在自己的懷里休息。即使過后鳥兒頭也不回地飛走了,你也只是靜靜地凝視。你,一棵不被人知道年齡的歪脖老樹,一個被我忽視卻又一直藏在心里的老友。
“小皮球,香蕉梨,馬蓮開花二十一……”家門前的大街旁,一個小女孩兒在跳著皮筋,另一個小女孩兒在一頭扯著,而皮筋的另一頭是你,那畫面加上銀鈴般的笑聲,在大街上回蕩。風也湊起了熱鬧,喚醒了它的樂隊。于是,交響樂響起,有風吹動樹葉的聲音,有樹葉拍打樹枝的聲音……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形成一段美妙的樂曲。這時的你笑了,因為你看到了我開心的樣子。我快樂,所以你也快樂!
在毒辣的太陽下,我找到一個涼爽的地方。會下棋的我,自然不會浪費這段美好的時光?;锇閭円捕紘松蟻怼T谄鍒錾?,走馬換式,旁邊的圍觀者指手畫腳?!皩④?,吃你車……”“呀!好險喲,差點兒被將死了!”“往這兒走……”“等一下,請問能緩棋嗎?”我們沉浸其中,笑聲不斷,而旁邊還有一位沉默的觀眾,做到了觀棋不語。那就是你,你一直守候著,觀望著,期待著……時間過得好快呀,一轉(zhuǎn)眼,一下午的時光一晃就過去了。無論勝負,一切都不再重要,人們散去了,唯有你還望著那盤棋上的殘局,一個人笑著,回味著剛才的歡樂。
有你的倍伴,我讀完了幼兒園,又告別了小學,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一名初中生了。而今,身在外地求學的我也很少回來看你了,我知道你一定很想我,恰如我想你一樣。去年夏天,我還沒來得及看你,你就……
那天,一輛挖掘機從遠處駛來,目的明確地駛向了你,或許是你阻礙了交通,或許是你的形象過于丑陋,又或許……就這樣,空蕩蕩的只留下了樹墩。散步時走過這里,心里總感覺少了些什么,滋味怪怪的,好像一個朋友或親人出遠門,在想他們的時候就翻翻照片,而那樹墩就是你留給我的思念。至今,我也想不明白你為什么要被砍掉,其實你還能活很多年?。?/p>
除了樹墩,還有那些美好的回憶,總會浮現(xiàn)在眼前,讓我感到一絲疼痛,又有無盡的回味。當年的你多么粗壯啊,為我遮風擋雨,看著我一天天長大。如今,你真的去了遠方。然而,在我心中你一直都活著,在某個角落里靜靜地看著我。你包容我的一切,從不計較,而我只能以懷念的方式祭奠你。
老樹,我好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