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月
再次重溫《暗戀桃花源》,仍想為這一場悲喜劇而落淚,為一場江云之戀,為一個意欲解脫的老陶,為一個不知何人的劉子驥。
《暗戀桃花源》將兩個劇組放在同一個舞臺上,時不時的出現(xiàn)一個呼喊劉子驥的瘋女人,一場戲中戲?qū)崿F(xiàn)一種悲喜交加的意味,當(dāng)喜劇透出一種“多余”的悲哀,當(dāng)悲劇流露出“多年不見,我還好”的溫馨默契,悲劇和喜劇都延伸出新的內(nèi)涵,超出了一種格式化的固定設(shè)置。這是一個悲喜交加的命題,老陶、春花、袁老板;江濱柳、云之凡、江太太;瘋女人、劉子驥這些人在尋找中盼望、失望,又重拾希望繼續(xù)期望一個無法預(yù)知的結(jié)局。
《暗戀》“你是晴空的流云,你是子夜的流星……”江濱柳默默地哼唱《追尋》,云之凡靜靜地坐在秋千上,1948年寧靜的上海夜晚,云之凡在江濱柳心中是一朵白色的山茶花,一朵在夜空中開放,最誠懇的白色山茶花,是他余生全部的回憶和眷戀。時過境遷,當(dāng)兩個人已到暮年,卻始終還是記得當(dāng)年那一句“等你回來”?!霸S我向你看,向你看,多看一眼。我苦守著一個共同的信念,今天才回到我的面前……”周璇的聲音回響在病房中,病床上的江濱柳一直懷想著那個當(dāng)年在上海的云之凡。為什么明明難過,卻還是要聽,因為不愿忘記也不能忘記,“有些事情不是你說忘就忘得掉的?!碑?dāng)年的話,一語成讖,當(dāng)然是忘不掉的。40多年的尋找和等候,沒有磨光耐性,相反讓那些僅有的回憶變得更加清晰,那個下個雨的夜晚,那個坐在秋千上的云之凡。最后的一線希望投射給了一份尋人啟事,江濱柳在生命的盡頭仍然不放棄的尋找喚來了云之凡?!昂么蟮纳虾?,我們可以在一起。這小小的臺北……”人生無常,或許曾經(jīng)在臺北擦肩而過的兩人耗盡了四十年的時光喚來了一場短暫的相聚。在小小的臺北的病房,兩個人緊緊相握的雙手,是對這一場四十多年的尋找的一個回應(yīng),“你有沒有想過我?”“我寫過許多信到上?!荒茉俚攘?,再等就老了?!痹浦驳谋秤熬瓦@樣消失在江濱柳滿滿是淚的目光中,只是一句“我很幸福”,就一切足夠。江濱柳與云之凡彼此間的感情在四十年間醞釀發(fā)酵,那個1948年沉淀為彌足珍貴的酒釀,讓人醉心。而這樣噴薄的感情在這里變成了節(jié)制的表達(dá),不是一種宣泄的態(tài)度,而是一種傾訴的情感,在面對彼此的一剎那,兩個垂暮老人只需要一句話、一次握手、一次注視就足以表達(dá)一切。賴聲川沒有將兩個人的重逢安排成撕心裂肺的痛哭流涕,而用這樣的平靜的眼光注視著兩個人漸漸走近,完成這一場追尋,直至最后潸然淚下,成就了一段細(xì)膩、真摯的愛情。
《桃花源》老陶這個老實巴交的漁夫,面對妻子春花和袁老板的奸情,無能為力,老陶永遠(yuǎn)也無法打開酒瓶蓋子,他選擇在春花和袁老板的冷漠中去上游打漁,只求一死得以解脫。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卻來到了一個“桃花源”,春花和袁老板再次以一種全新的形象和態(tài)度出現(xiàn)在老陶面前時,老陶迷惑了,在桃花源中,老陶逐漸有了一種新的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和方法,“這些年來,我發(fā)現(xiàn)很多事情,都不像我們所想象的那樣,看起來好像走投無路了,可是,只要換一個觀點,就可以立刻獲得一個新的方向。有的時候,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站在什么地方。這時候,如果用這種方法的話,我覺得比較可以面對自己?!彼M軌?qū)⒋夯ń幼?,希望袁老板和春花之間并不如自己之前所想象的一樣,他從桃花源中走出來回到破敗的家中,卻發(fā)現(xiàn)自己面對現(xiàn)實仍舊無力,孩子的啼哭,更是驚醒了他的這一場夢,自己成為了一個多余的人,在這里感受到的仍舊是無法擺脫的窒息感,自己所追求的一種解脫和美好終是一場夢境。
劉子驥“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眲⒆芋K到底是桃花源中的劉子驥還是現(xiàn)實中與瘋女人一起在南陽街吃酸拉面的那個男人?這個始終貫穿于整場話劇的名字,到最后也沒能現(xiàn)身。瘋女人在片場瘋狂的尋找著劉子驥,逢人就問,空曠的劇場總是回蕩著她對劉子驥的呼喊。其他人面對這個女人都是一種敷衍和無可奈何,只有放任她在這里繼續(xù)尋找。瘋女人實際上參與著兩場話劇的彩排,她往往能夠參與到“導(dǎo)演”和“袁老板”的對話中,形成一種喜劇性的效果。劉子驥去尋找桃花源,而忘卻瘋女人;女人在瘋癲的狀態(tài)中四處尋覓劉子驥。劉子驥和瘋女人的影子好像又都投射到了《暗戀》與《桃花源》兩場劇中。所有的人都在尋找和發(fā)現(xiàn)。當(dāng)《暗戀》結(jié)束,舞臺當(dāng)中只剩下這個癡癡尋找的瘋女人,在漫天飄散的桃花中,旋轉(zhuǎn)舞蹈,周璇的《許我向你看》的歌聲再次響起,又一聲呼喊“那一年,在南陽街,有一棵桃樹。桃樹上面開花了,劉子驥,每一片都是你的名字,每一片都是你的故事?!薄皠⒆芋K--劉子驥--劉子驥--啊--啊---”。“江濱柳”此時注視這個女人,那一聲“劉子驥”也讓“云之凡”停下腳步。這里的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劉子驥”,在話劇的最后這些還留在劇場中的人和我們似乎與瘋女人產(chǎn)生了共鳴。不斷旋轉(zhuǎn)的身影被黑暗所吞噬,“劉子驥”的呼喊消失在耳畔,桃花落盡結(jié)束了這一場“最現(xiàn)實”的一場悲喜劇。
賴聲川在《暗戀桃花源》中打破了我們最初對于悲喜劇的設(shè)想和認(rèn)知,他似乎也想尋找一種傳達(dá)和表現(xiàn)情緒的新的方式和途徑,在兩場話劇中不斷奔波的老陶、春花、袁老板、江濱柳、云之凡、瘋女人在悲喜的不斷轉(zhuǎn)化之間構(gòu)成桃花源一般的幻境,最終都是一場空,桃花落盡。但結(jié)局無論如何,我們都在這悲喜的轉(zhuǎn)化之間感受到了他們存在的真實感和生活本身不斷追尋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