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潮瑩
青春本是“絲路”,迷茫著,美好著,真實的絲路將來一定會去追尋,那現(xiàn)在就走一遭青春的“絲路”吧。
周六下午,窗邊,陽光,鳥鳴。
我正埋頭苦趕著歷史作業(yè),看了眼窗外,驚異于午后陽光之恬靜。呆呆地愣了片刻,我打開音樂播放器,順手又拿了盒牛奶。
于是放慢了節(jié)奏,耳邊回旋著歌曲《絲路》,我拆開牛奶盒,吸了口,繼續(xù)做題。
“自張騫通使西域,首次開辟絲綢之路,中西文化交流日趨頻繁,絲綢之路從河西走廊,穿過中亞、西亞,直至歐洲……”
“羌笛聲胡旋舞,為你笑為你哭……”
我情不自禁地咧開了嘴——這么巧!筆尖與耳邊竟同時流淌著“絲路”。
絲路,絲路,這么個陌生而神秘的字眼,竟勾起了我無限向往。
擱下筆,望窗外一片燦爛,而絲路,究竟在何處?
假如給我一次瘋狂的機會,讓我走一遭絲路吧!
敦煌莫高窟、月牙泉、樓蘭古國、羅布泊、黃沙、駱駝隊、駝鈴聲……似乎腦海中有關(guān)絲路的印象只不過又是幾個飄渺的字眼。好吧,我承認,絲路甚至讓我想到了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那么,我對絲路莫名的情感,是否也同三毛對撒哈拉一樣?
只是想去看看那條歷史之路、那帶著滄桑凄美的絲路——當(dāng)昔日繁華都已逝去,徒留連綿沙山,黃沙漫天連著風(fēng)的哀嘆低吟;當(dāng)物是人非,只有我這么個“今人”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懷想著千百年前踩過同一粒沙子的“古人”;當(dāng)滿目凄涼,沙漠中天高地遠……會是怎樣的景致,而我亦會有何想何感?
不敢去想,也無法去想。
懷想著有一次瘋狂的機會,能“從河西走廊,穿過中亞、西亞,直至歐洲”,放下心中紛繁,惟有天地?zé)o邊。
或許面對歷史變遷、繁華逝去、天高地遠,人之心也就釋懷而平靜了吧?
張騫出使、蘇武牧羊、昭君出塞……想著這凄涼荒蕪之地曾經(jīng)承載著那么多的歷史光陰,我就這樣亦真亦假地踩著它了,何嘗不是種幸運。
去瞧瞧莫高窟壁畫的美妙絕倫、樓蘭古國的未解之謎、月牙泉的漣漪縈回。再沿著古商道走一走吧,朦朧中悠悠地走來的商隊,駝鈴聲若有若無,那駱駝載的,是中國的絲綢,還是西域的草藥?
…… ……
去絲路走一遭——瘋狂,不瘋狂?或者“絲路”早不是那真真實實存在過的“絲綢之路”了,我也并非一定要去走一走?!敖z路”對我而言,已成為自由、夢幻、神秘的象征,若是去了,怎么不會有遺憾?那么還是繼續(xù)懷想著“絲路”,我的“絲路”吧。
窗外燦爛依舊,“絲路”是青春的瘋狂,假如給我一次瘋狂的機會,我依舊向往。青春本是“絲路”,迷茫著,美好著,真實的絲路將來一定會去追尋,那現(xiàn)在就走一遭青春的“絲路”吧。黃沙漫天,也無法阻擋我對絲路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