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郎
有兩段樹根,一段被雕匠雕成了神,一段被雕成了猴。于是,兩段樹根有了不同的命運:一段被人供奉膜拜,一段成了人們的玩物。被雕成猴的樹根埋怨雕匠說:“我們同是樹根,命運卻如此截然不同,都是因為你把我雕成了猴,把它雕成了神。我們的命運,都是你一手雕刻而成的!”“我哪有這等本事,去雕刻別人的命運!”雕匠感嘆道,“其實,在雕刻你們之前,你們的命運就已經‘形成了。從土里出來的時候,你們一個像神,一個像猴,我只是按著你們的原貌略加雕刻而已。”最后,雕匠嘆了口氣,緩緩說道:“所以,你們的命運并不是我雕刻的,而是你們的成長決定的,你們在泥土中那段成長的過程,就決定了你們最終的走向……”
同是樹根,一段被雕成神受人頂禮膜拜,一段被雕成猴被人玩弄,境遇不是甩了幾條街那么點距離,而是天堂與地獄的差別了。為什么命運之路從“出土”的那一刻就岔開了呢?雕匠說得好,“你們在泥土中那段成長的過程,就決定了你們最終的走向?!睕Q定你成神與成猴的關鍵還是自身,由自身成長的意識所決定。你有什么樣的意識,就可能有什么樣的人生。你心里裝著財富,才有可能豐衣足食;你心里裝著夢想,才有可能走向遠方;你心里裝著人民,才有可能造福一方;你心里裝著非凡,才有可能創(chuàng)造奇跡——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正是有了對“皇權天授”大膽懷疑的意識,“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的陳涉才敢揭竿而起,直搗咸陽,將強秦踩于腳下。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薄驗橛辛诉@種不怕犧牲,清白存世的精神,于謙才敢在皇帝被俘,新主年幼、朝臣惶恐的緊急關頭,挺身而出,率羸弱之兵打敗了也先率領的鐵騎,挽大廈于將傾,救社稷于將滅,解民生于倒懸,中興明朝。
“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yǎng)精神。春來我不先開口,那個蟲兒敢做聲?”——正是毛澤東少年之時就有了“我主沉浮”的氣魄,才有了后來開創(chuàng)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建國大業(yè)。
想當年,在修身課上,魏校長向同學們提出一個問題:“請問諸生為什么而讀書?”同學們踴躍回答。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币灿械恼f:“為掙錢而讀書?!薄盀槌燥埗x書”……而少年周恩來清晰而堅定地回答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正是在少年時代立下的宏偉志向,有為國家和民族而奮斗終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周恩來才能成為新中國的開國總理。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李彥宏意識到,人們對于資訊的搜索越來越迫切,于是成就了百度;馬化騰意識到即時交流、即時傳播是一種剛需,于是有了QQ與微信;馬云意識傳統(tǒng)的購買方式是人們遠距離購物的痛點,于是打造了電子商務淘寶……意識是先導,是驅動力,決定著人們的方向與境界。
由此可見,命運之路是從自我意識那里岔開的,正如哲人所說的那樣——播種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遠古時,塞浦路斯王子比馬龍戀上一尊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每日深情觀賞,他的癡情感動了愛神,愛神于是就將雕塑變成了真人。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結合這個故事和自己的實驗結果提出了“自驗預言”理論,強調強烈的心理暗示有可能自我實現(xiàn)??梢?,意識決定了你成神成猴,成人成鬼,成王成寇……
所以,處在成長階段的你,一定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這是做人的基礎,也是你成神成猴的重要節(jié)點。用習大大的話來說,就是“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yǎng)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圩涌坼e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
責任編輯 蔣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