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本身說的“神通”,是指修持禪定后,而得到的一種無礙自在的不可思議的力量。事實上,神通也不限于呼風喚雨、騰云駕霧等奇術(shù),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有神能。
長途跋涉,口渴難當,喝一杯水就能止息如火焰的干渴,這不就是神通嗎?當我們看到嫣紅嫩綠的花草,皎潔如輪的明月,會突然感到心曠神怡,感到莫名的歡喜愉悅,這不就是神通嗎?當我們對別人說幾句贊美的話,對方就會笑逐顏開;而當你出言不遜,橫加指責時,則會招來對方的冷視。同樣都是言語,變換口氣,效果完全不同,這不也是神奇嗎?
我們把電視遙控器一按,屏幕上清晰地出現(xiàn)另外一個國度,甚至其他星球的活動,這不是天眼通嗎?電話通訊穿越重重疊疊的關(guān)山,這不是天耳通嗎?飛機像鳥兒一樣飛翔于天際,這不是神足通嗎?只要我們稍加留意,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本身就是神通,只是我們習以為常,不覺神奇罷了。
除了生活中充滿神通外,自然界的種種現(xiàn)象也是神通。譬如烏云密布,天上就下雨了,甚至有時太陽懸掛在天際,豆大的雨滴也灑落不停,這不是很奇異的現(xiàn)象嗎?
佛教認為神通不能去除根本煩惱系統(tǒng),獲得生命的圓滿解脫,所以神通非究竟之法。再者,神通也不敵業(yè)力,即便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想要以神通之力挽救釋迦族人,也是沒有辦法敵過宿業(yè)。三者,神通也比不上道德,有神通并不一定擁有幸福,只有道德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道德沒有完成時,不能成就神通,德化的人生比神通更為廣大,無的智慧比神通更為高遠,神通比不上空無的道理。
與其求取神通的力量,不如求證空無的真理更為急切可貴。唯有在平常的生活里,去體會佛法的真諦,凈化身心,得到大自在,才是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