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的一天,耿飚去看望蕭勁光,發(fā)現(xiàn)他在石頭上磨刮臉刀片,幾塊“可憐”的刀片早已被磨得連鋼口都沒了,蕭勁光還是舍不得扔。鉗工出身的耿飚三下五除二就給蕭勁光用鐵皮做了個夾子,磨起來方便多了。十幾年后,耿飚出任大使,在國外碰到了電動剃須刀,自掏腰包買了一個送給了蕭勁光。后來,蕭勁光感慨道:“這個老耿,心是真細??!”
耿飚的心細不只體現(xiàn)在小事上。1956年底,周恩來率中國政府代表團出訪印度、巴基斯坦等亞洲五國。行前,耿飚向周恩來提了一個建議:“如果印方邀請您到尼赫魯總理的家鄉(xiāng)訪問,最好別去?!敝芏鱽韱枮槭裁矗㈧忉專骸皳?jù)我所知,尼赫魯?shù)募亦l(xiāng)在克什米爾南部印度實際控制區(qū),您如果在尼赫魯?shù)呐阃碌剿募亦l(xiāng)訪問,就會造成中國在克什米爾問題上支持印度、反對巴基斯坦的誤解……”此后,印方果然提出類似邀請,但被周恩來婉拒,由此深獲巴基斯坦方面的滿意。
(摘自《同舟共進》2015年第9期,溫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