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不久,市面上最后一家為寶麗來生產(chǎn)膠片的公司IMPOSSIBLE和它的新任CEO Oskar Smolokowski來到北京,并召開了一場新品發(fā)布會。去年他們賣出了28 000臺寶麗來翻新機,以及超過100萬盒的膠片,這次他們打算干脆自己做一臺新的“寶麗來”。
這款名為i-1的一次成像相機(以下簡稱i-1)就是IMPOSSIBLE的新成果,Oskar在發(fā)布會上向媒體們展示它的環(huán)閃燈、配套的APP和一些曾經(jīng)的寶麗來相機無法做到的功能,比如APP控制拍攝,不用充電而更環(huán)保的膠片盒。該相機的售價為2 199元人民幣。
發(fā)布會上Oskar說:“首先我們要證明我們能做膠片,其次我們知道有足夠的顧客買我們的膠片,然后才有了做相機的計劃?!彪m然,相比富士公司仍然在售的Instax mini系列,i-1的價格高了整整一倍,不過其一些獨特的設計還是讓人印象深刻,比如后者搭配的環(huán)閃燈能保證出色的人像攝影效果,同時可以兼作電量和膠片數(shù)量的顯示燈,而側(cè)面的大按鈕快門也保留了舒適的機械操作感。
而關(guān)于i-1配套的APP,據(jù)Oskar的說法是“從數(shù)碼相機那里吸取力量”,在APP上可以進行長曝和重曝等復雜的操作,比如拍一張“光畫”。而之所以沒有把APP的功能全部集成到相機里,“一是希望把設置參數(shù)這些‘數(shù)碼的操作和相機分開,同時上面有教程,對初學者更友好。二是出于造價的考慮?!監(jiān)sker還表示,在設計APP時,他們故意使APP無法預覽照片,這樣做是為了保留膠片攝影不可預知的獨特性。
不過,i-1鏡頭無法折疊的造型使得它不夠便攜,而以前的寶麗來高端機型都可以做到這一點。此外,對于初學者來說,這款相機的售價也不便宜,尤其當富士公司把一次成像相機的價格做到1 000元人民幣以內(nèi)時,要讓大眾重新接受高端定位的一次成像相機難度不小。在發(fā)布會上,Oskar沒有透露公司產(chǎn)品迭代周期的計劃,但“會堅持高端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