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車已經成為中國大城市的通病,堵在晚高峰“望家興嘆”,堵在早高峰著急上火,已經成了每個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不得不承受的一種代價。每當這時,你是否也會像我一樣,望著頭頂那一片廣闊無垠的天空,感嘆如果能飛真好?
如今,這個愿望或許真能很快實現。2011年,來自法國的弗蘭克·扎帕塔(Franky Zapata)成功研發(fā)了水上飛行器Flyboard,借助安裝在腿部的噴水裝置產生的反沖動力可以使其到達30英尺的高空。此后,該裝置風靡全球,成為各種極限運動以及電視電影中的橋段。而現在弗蘭克·扎帕塔帶來了更令人激動人心的Flyboard Air,在今年4月這個機器完成了高達30英尺的首次飛行實驗,震驚了全世界。而近日,其又成功打破世界紀錄,完成了長達2 250米的飛行紀錄。對此,官方宣稱Flyboard Air最高可攀升至10 000英尺高空,最快時速能夠達到93mph,最長飛行時間為10分鐘。
而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Flyboard Air非常的小巧,大約只有市面上的趴地掃地機器人一般大小。這樣一個體型如此小的飛行器又是怎樣產生如此大的驅動力的呢?又是如何轉向的呢?
據悉,Flyboard Air是經過四年才研發(fā)出來的飛行器,其內部結構主要由飛行器、燃料箱及遙控器這三個部分構成。其中,燃料箱就像是一個背包,里面裝滿了Jet A1航空煤油。至于遙控器,則可以控制飛行器上的六個渦輪發(fā)動機,其中四個用于推進,兩個用于實現水平平衡。Flyboard Air的動力來源于渦輪噴氣發(fā)動機,通過安裝在腳部的噴氣裝置,產生反沖動力,用戶可以在空中懸停和前進等,當需要轉向時則可以通過遙控器或者身體輕微傾斜實現。
需注意的是,既然Flyboard Air可以實現93mph的最快時速,駕駛者也因此更不容易保持平衡,那其研發(fā)團隊又是如何克服這樣的困難呢 弗蘭克·扎帕塔解釋道,他們開發(fā)了一種類似于無人機的算法,用戶在操作的時候可以感受到飛行器本身的重量和平衡的,雖然這樣會減小不平衡感,但是一般人仍需要練習“100個小時”以上。
關于這款產品的更多信息,弗蘭克·扎帕塔并沒有透露太多,只知道大概耗資了2 675美元(約合人民幣17 275元)制造,他表示,飛行器還不是最終版本,正在優(yōu)化中,具體開售時間還需要再等一段日子。
不過,盡管技術上和操作上已經可以實現小型飛行器載人飛行了,但在國內外法律對此大規(guī)模運用卻都還沒有開綠燈。雖然短時間內我們還僅僅只能夠在視頻中想象自由飛翔的樂趣,但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