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燕
[摘 要] 在總結以往職稱評審工作經驗的基礎上,詳細分析我校職稱評審具體現(xiàn)實情況,構建了一個基于B/S模式的高校職稱自主評審網絡化管理系統(tǒng),將切實推動我校職稱評審工作的電子化,提高職稱評審透明性,實現(xiàn)職稱評審工作的公平、公正,切實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關 鍵 詞] 管理系統(tǒng);自主評審;研究與實現(xiàn)
[中圖分類號] G4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31-0142-02
高校教師專業(yè)技術職務評審是高校人才評價的主要手段,是高校人才配置和使用的基礎和依據,在高校師資隊伍建設工作中發(fā)揮重大作用。近年來,隨著教師人數的增加,使每年高校教師專業(yè)技術資格評審工作量成倍增加,與此同時高等教育人事管理體制改革又對高校教師專業(yè)技術資格評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情況下,申報評審者提供紙質佐證材料,職能部門根據佐證材料逐條審核的材料組織方式就暴露出材料收集困難、審核工作量大、材料準確性缺失、浪費紙張等弊端。為了規(guī)范職稱評審工作,提高評審工作效率,提高評審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公平性,建立一個基于B/S模式的高校職稱自主評審網絡化管理系統(tǒng),實現(xiàn)我校職稱評審工作的網絡化。
一、系統(tǒng)架構
每個系統(tǒng)都有不同的運作平臺和架構方式來達到系統(tǒng)運行的目標。一般來說有三大類:單機版、C/S、B/S。單機版很少使用,一般是后兩種,其中C/S(Client/Server,客戶機/服務器)模式又稱C/S結構,是軟件系統(tǒng)體系結構的一種,C/S模式簡單地講就是基于內部網絡的應用系統(tǒng),與B/S(Browser/Server,瀏覽器/服務器)模式相比,C/S模式的應用系統(tǒng)最大的好處是不依賴外網環(huán)境,即無論是否能夠上互聯(lián)網,都不影響應用。而B/S(Browser/Server,瀏覽器/服務器)模式又稱B/S結構,它是隨著Internet技術的興起,對C/S模式應用的擴展。在這種結構下,用戶工作界面是通過IE瀏覽器來實現(xiàn)的。B/S模式最大的好處是運行維護比較簡便,能實現(xiàn)不同人員,從不同的地點,以不同的接入方式(如LAN,WAN,Internet/Intranet等)訪問和操作共同的數據;最大的缺點是對外網環(huán)境依賴性太強,由于各種原因引起外網中斷都會造成系統(tǒng)癱瘓。本系統(tǒng)采用B/S架構模式。
二、系統(tǒng)流程設計
整個職稱自主評審網絡化管理系統(tǒng)流程如圖1所示,從該圖中可以看出評審主要分五步完成。
(一)基本信息采集
在職稱自主評審網絡化系統(tǒng)中,教師的基本信息事先錄入好,并自動匯總出符合參評條件的人員信息,根據比例確定各個學院推薦指標。
(二)教師申報
各個學院按照所分的參評指標,推薦參評候選人,參評人員提交評審材料,主要包括用戶基本信息、工作簡歷、任現(xiàn)職以來專業(yè)技術工作情況/教學情況,任職以來獲獎情況、任現(xiàn)職以來發(fā)表的論文、論著(教材),任現(xiàn)職以來參與科研、專利、知識產權等。每項內容都要提供佐證材料,以上信息填寫提交后存入數據庫,然后供材料審核人員、評審專家和管理員使用,如圖2所示。
(三)材料審核
參評材料審核工作是職稱評審過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參評材料審核主要涉及三個部門:教學管理部門、科研管理部門和人事管理部門。其中,教學管理部門主要是管理與職稱評審相關的教學獎勵、教學工作量完成情況;科研管理部門主要是管理與職稱評審有關的科研完成情況,科研項目等級認定情況等;而人事管理部門主要負責職稱評審各環(huán)節(jié)的管理工作,比如發(fā)布職稱評審信息、查看申報者業(yè)績材料、材料審核、組織專家評審、職稱材料匯總與公示、評審結果公示與上報等。
(四)專家評審
專家名單由管理員分配,主要進行在線評審,比如評審標準信息查看、評審材料查看、在線打分等。
(五)評審歸檔
評審工作結束后,系統(tǒng)對教師基本信息更新,并對參評人員的評審材料進行歸檔。成功晉級職稱的參評人員已使用參評材料將無法在下一次重復使用,未晉級的參評人員的材料允許用于下次參評,但要按下一次新評那年的科研標準進行更新。此外,系統(tǒng)還要記錄本次評審的過程與打分情況,方便管理員進行職稱評審分析時獲取評審的真實有效數據。
三、關鍵技術
(一)身份認證技術
職稱評審系統(tǒng)以用戶為中心,分管理員、申報人、材料審批人、評審專家等不同用戶,每種用戶擁有不同權限,為了保證系統(tǒng)安全,應用了身份認證技術,以保證用戶身份的唯一性、合法性,用戶通過身份唯一性認證無誤后登錄系統(tǒng)即可享有相應權限。
(二)數據有效性校驗技術
每填寫完一欄信息,點擊“數據有效性校驗”,如圖2中框線所示,對所填信息進行校驗,如存在誤填、漏填現(xiàn)象,按提示信息對所填信息進行修改即可。
(三)系統(tǒng)容錯技術
對一個系統(tǒng)來說,異常信息處理能力的強弱、是否妥當等都直接關系到該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健壯性。本系統(tǒng)引入了強大的容錯機制,即客戶端JAVASCRIPT異常處理與服務器端異常處理相結合的方式。如不同用戶在登錄時,都要經過客戶端的存在性和輸入合法性的驗證,根據不同情況系統(tǒng)會有相應的警告;根據警告信息作出相應更改。這一容錯機制貫穿在所有數據的處理過程中,顯示出系統(tǒng)良好的容錯性能。
(四)數據保密性與安全性技術
對不同類型的用戶而言,權限不同操作權限也不同,防止越權操作發(fā)生錯誤或造成泄密;評審系統(tǒng)數據是否安全與保密,對評審工作而言也是舉足輕重。為了確保安全性與保密性,主要通過用戶身份驗證才能進入。不同用戶具有不同的操作權限,支持按權限進行相應操作,確保數據的公共性與私有性。不允許用戶執(zhí)行非法的操作,防止用戶無意或有意的破壞。數據傳輸時對數據類型、長度自動檢測,防止非法或錯誤的數據入庫。
該系統(tǒng)的設計和開發(fā),立足于本校實際情況,從使用該系統(tǒng)的效果來看,在提高評審效率,公開評審信息,保證評審公平,接受公眾監(jiān)督等方面切實可行。
參考文獻:
[1]蔡金偉.高校職稱評審管理系統(tǒng)功能設計[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6(21).
[2]鄭莉娟.高校專業(yè)技術職務評審管理系統(tǒng)實現(xiàn)方案研究[J].大學教育,2015(7).
[3]蒲萌.職稱審網絡化系統(tǒng)體系結構設計與實現(xiàn)[D].長安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