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剛
【摘 ?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持續(xù)深入,初中語文審美教學成為重要教學方法,受到教師的廣泛重視,教師們力求激發(fā)學生的審美需求,樹立審美意識,初步建立審美能力,培養(yǎng)更加全面的人才。
【關鍵詞】語言審美 ?情感審美 ?營造意境 ?審美創(chuàng)造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185
初中語文教學相對于小學語文更加系統(tǒng)和深入,對學生的語言能力方面要求更高,其中使學生具備初級的審美能力已經(jīng)成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教學目標,因此,我們必須著手開展系統(tǒng)的審美教學。審美教學就是教師運用一切有利的教學手段以及教學技巧,調(diào)動學生的審美情緒和需求,增強審美意識,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其審美能力,對學生的人格完善以及語文素養(yǎng)提高都大有裨益。那么教師該如何切實推進初中語文的審美教學呢?
首先,從語言審美入手。語文學習離不開對現(xiàn)代文以及古文的閱讀和朗誦,就語言方面,初中語文很多現(xiàn)代文學作品都是選自一些經(jīng)典的作家文集,都具備各自的語言特色和語言風格,教師要提高學生對于語言的感受能力和鑒賞能力,能夠自覺對于語言進行閱讀鑒賞,增強學生的文學功底。
第一,語言審美要懂得基本的語言詩歌韻律,這是初中學生學習現(xiàn)代詩歌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也是開展語言審美教學的基礎。例如,在學習詩歌古文詩歌的時候,一首劉禹錫的《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笔且皇孜逖月稍?,押韻的字就體現(xiàn)在“朝”和“霄”上,教師在進行語言審美教學的時候不要自己給學生指出來這里有某個語言特點。另外,這首詩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朗讀體會,然后發(fā)表自己的朗讀感受,會有學生說感覺整首詩朗朗上口,然后小組討論為審美會有這種效果,最后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是律詩中押韻的效果,繼而自覺對于語言的審美性能有自己的體會,增強語言審美能力。
第二,語言審美能力的提升還需要學生能夠自覺辨別不同的語言風格。例如,不同的散文作家語言特點就不一致,朱自清語言大多清新明麗,而孫犁的語言要在清新之外多幾分靈動含蓄、質樸純真,這就是每位作家自己文學創(chuàng)作語言的風格。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要著重揀選重要的段落讓學生進行品讀鑒賞,例如,在學習朱自清的《春》的時候,關于春天的描寫就很典型,教師采取多種朗讀方式讓學生品味,例如可以集體誦讀、個人朗讀、配樂朗誦等,從而促進學生語言審美能力的提升。
其次,情感審美是初中語文審美教學的必要組成部分。學生要在情感上具備審美鑒賞能力才能在自己今后的語文學習中更具有主動性,不斷完善自己的學習過程。情感審美對象包括語文教學內(nèi)容中作者的情感和學生自己的情感,教師需要開展的主要就是這兩方面的審美教學。
第一,關注學生對于作品中情感的體會與把握,教師開展情感審美教學,以豐富的形式來帶動學生對于情感的鑒賞。例如,在學習課文《背影》的時候,作者的情感濃烈而又含蓄,深沉而又真摯,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體會這種情感,但是這是一個審美的過程,很多教師把情感的理解作為硬性的教學目標,而忽視學生的審美特質。所以,教師可以通過語言動詞的揣摩和情境的設置讓學生感受父親對于兒子、兒子對于父親的愛,這是一種難以言傳的愛,是來自心靈的印證。教師先通過自己的語言來為學生講述兒子與父親分別的場景,結合學生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情感體驗,調(diào)動學生對于文章情感的審美體驗,從而實現(xiàn)情感的審美教學。
第二,學生自身的情感審美。這主要是要求審美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積極正確健康的情感傾向來使學生自覺建構全面的情感鑒賞能力,形成自己獨特的情感審美鑒賞標準,由此一來,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就能根據(jù)自己的審美評價對閱讀內(nèi)容進行自己的評判。例如,在學習課文《愛蓮說》的時候,周敦頤表面上在談及蓮花,實際上卻是以蓮花喻人,在傳達自己的生活理想和高潔品格。而我們需要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建立積極的價值觀,在自己的情感上對作者的觀點達成認可,并在自己的內(nèi)心產(chǎn)生強烈共鳴,這樣情感審美教學的目的才算達到。所以,教師要讓學生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思考有沒有像蓮花一樣的人,也可以看看自己身邊的人,繼而引導學生反思自己是否符合,促進學生自覺反省,完善情感審美過程??傊?,情感審美教學就是教師充分運用教學資源來促進學生不斷完善自身的審美過程,建立全面健康的審美價值標準。
再者,營造意境是初中語文審美教學的必要組成部分。文學意境是文學作品通過語言調(diào)動我們的情感思維和想象能力,讀者在自己的腦?;蛘吒惺軆?nèi)建立形象生動的文學氛圍,而在課堂教學中意境就是教師綜合運用一系列手段把文學意境外化,讓學生感受作品中的氛圍,在這里面來體會作品的美感。由此可見,意境對于初中語文審美教學之關鍵。
第一,教師要豐富自己的教學語言,調(diào)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跟隨教師的語言進行情感的建構。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學語言表達能力,在多閱讀書籍的基礎上還要豐富語言的表現(xiàn)力,使語言更加生動,抑揚頓挫。第二,意境的營造還需要教師開展真實的教學背景展示。例如,我們今天學習朱自清的《春》,教師開始上課之前就可以先讓學生想象春天的模樣,會想到哪些景物,然后教師通過真實的圖片展示和一些經(jīng)典詩歌的朗讀在班級中營造真實的春天的意境,調(diào)動學生的熱愛之情,繼而開展課文教學,學生就能充分調(diào)動自己的審美,用心感受語言的魅力和這種喜悅之情,促進審美教學的順利開展。
最后,審美教學離不開審美創(chuàng)造,只有在實踐中進行審美,把自己的審美能力通過實踐表現(xiàn)出來,學生的審美能力才算得到深化。審美創(chuàng)造是學生通過語言或者寫作的形式對所學內(nèi)容進行寫作或者自己進行審美創(chuàng)作,這不僅僅是作文寫作,還可以是教師平時布置的小練筆,也可以是學生日常的日記等。但是教師如何對學生的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進行提高呢?
第一,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專門的訓練。例如在學習完一篇課文之后,教師可以設置一個和課文類似的情景讓學生自己進行描述或者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進行講述,這樣學生就能把自己對于生活和體驗的把握表現(xiàn)出來,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對寫作的內(nèi)容進行修改完善,教師選取出優(yōu)秀的內(nèi)容進行展示,激發(fā)學生的審美創(chuàng)造需求。第二,審美創(chuàng)造還需要教師把審美能力踐行于自己的生活實踐。例如,引導學生用審美的眼光觀察身邊的人或物,具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這是審美創(chuàng)造的重要內(nèi)容。
總之,初中語文的審美教學要始終圍繞學生的需求,教師要關注其審美能力的發(fā)展,為我國的發(fā)展培養(yǎng)更多的優(yōu)秀儲備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