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華龍鳥

      2016-05-30 10:48:04江泓
      天天愛科學 2016年1期
      關(guān)鍵詞:羽毛尾巴化石

      江泓

      恐龍被命名至今已經(jīng)有近200年的時間,但就在20多年前,人們還認為恐龍是一群身上長有冰冷鱗片的爬行動物。1996年,隨著一種來自中國的恐龍化石被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后,人們才知道還有身上長著羽毛的恐龍,這種恐龍就是中華龍鳥。

      距今12,500萬年前,在中國遼寧省的西部,霧氣籠罩著丘陵之間的森林。在地面上,一只毛茸茸的小動物在尋找食物,它就是原始的哺乳動物張和獸。張和獸個頭很小,和老鼠差不多,在當時很容易成為其他生物的獵物。生活在危機四伏的世界中,張和獸必須非常小心,它不停地抬起腦袋四處張望,希望能夠提前發(fā)現(xiàn)掠食者。

      張和獸已經(jīng)很小心了,但它并沒有發(fā)現(xiàn)不遠處的中華龍鳥。中華龍鳥身上長有一層黃白條紋相間的羽毛。正是憑借著身上羽毛的顏色和特點,中華龍鳥能很好地隱蔽在幾株枯萎泛黃的植物后面,就連眼尖的張和獸都沒有發(fā)現(xiàn)它的存在。中華龍鳥觀察著張和獸,它確定現(xiàn)在是最佳的出擊時機,于是開始繃緊雙腿的肌肉。

      當中華龍鳥從隱蔽處沖出來的時候,聽到響聲的張和獸拔腿就跑,甚至連頭都沒敢回。行動敏捷的張和獸拼命向前奔跑,不斷地改變前進的路線,想要甩掉身后的中華龍鳥。張和獸的一舉一動都被中華龍鳥看在眼里,中華龍鳥邁開長腿緊緊跟在獵物的身后,細長且毛茸茸的尾巴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令人窒息的緊張追逐只持續(xù)了短短的一分鐘,飛奔的中華龍鳥就迅速追上張和獸,并且一口咬住了它的脖子。張和獸掙扎著,驚叫了幾聲之后就斷了氣。

      發(fā)現(xiàn)中華龍鳥

      1995年,中國遼寧省北票市上園鎮(zhèn)四合屯村的農(nóng)民李蔭芳在開墾一片山坡時發(fā)現(xiàn)了一塊少見的巖石板。當巖石板被從中間打開時,石板的正反兩面馬上現(xiàn)出兩具一模一樣的動物化石。李蔭芳當時并不知道,他的發(fā)現(xiàn)顛覆了世界對恐龍的認識。

      1996年,李蔭芳帶著發(fā)現(xiàn)的化石來到北京的中國地質(zhì)博物館,找到了館長季強博士。當蓋在化石上的布被揭開的一瞬間,季強眼前一亮,這具化石不但完好地保存了骨骼,鞏膜環(huán)甚至是內(nèi)臟印痕都清晰可見,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于是,季強博士立即征集了化石,并與研究員姬書安博士隨后對化石進行了詳盡的研究,相關(guān)的研究論文發(fā)表在1996年第10期《中國地質(zhì)》雜志上。在談到中華龍鳥的命名時,季強回憶道:“我和同事們數(shù)次往返于化石的發(fā)現(xiàn)地點,經(jīng)過反復論證,認為這可能是一種處于進化過渡時期的鳥,因為在中國發(fā)現(xiàn),又形似恐龍,所以將它取名‘中華龍鳥。”

      中華龍鳥的學名為“Sinosauropteryx”,意思是“來自中國的長有翅膀的蜥蜴”。中華龍鳥在發(fā)現(xiàn)之初被當作一種原始的鳥類,但是隨著研究的深入,古生物學家最終斷定它是一種恐龍。根據(jù)生物命名法則,季強最初給它取的名字“中華龍鳥”依然有效。

      羽毛精靈

      中華龍鳥的化石近乎完美地保存在一塊長條形的石板上,石板的長度約為70厘米,寬度約為50厘米。石板上的中華龍鳥高昂著腦袋,尾巴在身后向上翹起,身體自然舒展著,那樣子就好像一只正在報曉的驕傲公雞。

      中華龍鳥是一種小型恐龍,體長約1米,身高約0.4米,體重約3千克。中華龍鳥的頭骨扁而長,腦袋較小,眼眶孔很大,有一雙視力敏銳的大眼睛,保存在眼眶孔中的鞏膜環(huán)則具有保護眼睛的功能。中華龍鳥的嘴里長著兩排小刀般的鋒利牙齒,這些牙齒邊緣帶有鋸齒,適于切割食物。

      中華龍鳥的前肢較短,只有后肢長度的三分之一,前肢上長有三指,末端都長有勾爪,其中第一指長度適中,第二指最長,第三指最短。與短小的前肢相比,中華龍鳥的后肢長而健壯,脛骨長于股骨,這是善于奔跑動物的典型特征。中華龍鳥的腰部結(jié)構(gòu)精巧而穩(wěn)定,后面的長尾巴由64塊尾椎骨組成,尾巴的長度占了整個身體長度的一半以上。

      中華龍鳥的化石上不僅保存了完整的骨骼,而且還在身體四周留下了一層皮膚衍生物的印跡,那是絲狀結(jié)構(gòu)的羽毛印痕。中華龍鳥身上絲狀結(jié)構(gòu)的長度各不相同,眼睛前方的絲狀結(jié)構(gòu)最短,只有約1.3厘米長;肩部的羽毛長約3.5厘米;前肢的羽毛長約1.4厘米;臀部至尾巴的羽毛較長,約4厘米;尾巴下側(cè)的羽毛較短,約3.5厘米。研究人員根據(jù)中華龍鳥身上絲狀結(jié)構(gòu)的分布與波浪般的整體外廓,推斷出這些原始羽毛應該相當柔軟。

      生活在遼西的森林之中

      中華龍鳥生存于白堊紀早期的亞洲東部,這時正是恐龍和其他生物大發(fā)展的時期。中華龍鳥生活在丘陵起伏的森林中,與它生活在同一時期的還有大量其他生物,比如生活在湖泊溪流中的狼鰭魚、中華弓鰭魚、滿洲龜?shù)?;奔跑在地面上的中國鳥龍、北票龍、尾羽龍、帝龍、中國美羽龍、張和獸和中國俊獸等;還有棲息在樹木上的北方翼龍、樹翼龍、赫氏翼龍、小盜龍、長城鳥、孔子鳥、始反鳥等。在這樣的世界中,中華龍鳥既是獵人又是獵物,古生物學家曾經(jīng)在它的胃中找到了張和獸和中國俊獸的骨骼。

      長著羽毛的中華龍鳥表明其生活環(huán)境比我們想象的要涼爽,因為其羽毛的作用是保持體溫。2010年,中國、英國和愛爾蘭的古生物學家對中華龍鳥的羽毛印痕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印痕中帶有黑色素體。利用電子顯微鏡進行觀察,古生物學家指出不同的“黑色素體”會讓羽毛、皮膚展現(xiàn)出不同的顏色。經(jīng)推斷,中華龍鳥的羽毛應該呈現(xiàn)栗色或紅棕色,而尾巴則應該是橙白兩色相間的。

      中華龍鳥不但是人類發(fā)現(xiàn)的第一種長有羽毛的恐龍,而且還是第一種還原了身體顏色的恐龍,在恐龍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中華龍鳥的研究為鳥類的起源提供了關(guān)鍵信息,它宣告了除鳥類以外,一些恐龍的身上也長有毛茸茸的羽毛。

      猜你喜歡
      羽毛尾巴化石
      讓羽毛變成“無價之寶”
      華人時刊(2019年13期)2019-11-26 00:54:42
      羽毛項鏈
      吹羽毛
      快樂語文(2018年12期)2018-06-15 09:11:08
      誰的尾巴最奇妙
      比尾巴
      飛翔的羽毛
      瞧,它的尾巴會表達!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戰(zhàn)
      小學科學(2015年2期)2015-03-11 21:52:45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戰(zhàn)
      小學科學(2015年1期)2015-03-11 14:17:16
      化石
      新建县| 天津市| 尼勒克县| 樟树市| 印江| 常熟市| 永吉县| 新丰县| 金华市| 绍兴县| 柘城县| 集安市| 如皋市| 威宁| 电白县| 砀山县| 镇原县| 墨江| 金湖县| 威海市| 神农架林区| 沈丘县| 五常市| 革吉县| 荥经县| 炎陵县| 枝江市| 丹阳市| 当雄县| 乐昌市| 五指山市| 清丰县| 奉节县| 额济纳旗| 诏安县| 封开县| 托克逊县| 浦县| 金溪县| 丰都县| 井冈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