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錦瑟
在古代,光棍是很容易被人鄙視的。
古代講究“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不結(jié)婚就沒孩子,沒孩子就是不孝。對于那些被貼上“不孝”標簽的人,國家不準其參加高考和公務(wù)員考試,而且一輩子都抬不起頭,總之就是一生都沒指望了。
其次,國家打擊不婚族。古代的醫(yī)療水平低且人口少,可是需要大批人去干活、打仗和交稅,所以各朝各代的皇帝都鼓勵早婚。唐玄宗在位時規(guī)定男孩15歲、女孩13歲就可以結(jié)婚生娃了。
如果老婆死了,男人也不許打光棍,必須續(xù)弦。國家規(guī)定當?shù)馗改腹?、有名望的鄉(xiāng)紳要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一定要幫助這些光棍“脫光”。有的朝代干脆把男光棍(鰥夫)和女光棍(寡婦)湊成一對,也不管人家樂不樂意。
古代有很多男人打光棍的主要原因是窮,實在娶不上媳婦。韓愈曾經(jīng)寫過一篇《圬者王承福傳》批評老光棍王承福的不婚問題。王承福當過兵,解甲歸田后做了泥瓦匠,經(jīng)常給富貴人家搞裝修??炊嗔思彝サ牟恍?,王承福得出了一個結(jié)論:有能力讓妻子過上好日子、對社會貢獻大的人就應(yīng)該結(jié)婚和多生孩子;沒啥能耐的人最好還是打光棍,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有些古代男人打光棍走“禁欲”路線,玩的是格調(diào),比如北宋著名詩人林逋。此君一輩子既沒當過官也沒娶過老婆,完全不沾女人邊兒。他平時隱居在西湖的孤山,把梅樹當老婆,把白鶴當兒子。林逋平時乘著小船在西湖賞景,去附近的寺廟找高僧聊天。如果家里有客人來,小童就放飛白鶴,而林逋看見后就立馬回家,比現(xiàn)在的電話還方便。
還有的男人打光棍是因為長得對不起人民群眾,比如“茶圣”陸羽不僅口吃,還長得奇丑無比,而且他家里很窮。不過陸羽喜歡上了比自己大20歲的女詩人李季蘭。李季蘭生病時,陸羽跑過去給她煎藥做飯,忙得不亦樂乎。李季蘭很感激,還贈給他一首詩《湖上臥病喜陸鴻漸至》。然而,這“伊妹兒”只中意皎然。皎然雖然是個和尚,但他能寫會畫,而且是高干子弟,最關(guān)鍵的是長得很帥。于是純情小青年陸羽被當成了炮灰。可能由于感情創(chuàng)傷太大,陸羽打了一輩子光棍。
(摘自《婚姻與家庭·社會紀實》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