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志國
在海盜史上,有文字記載的女海盜不多。關(guān)于這些女海盜的描述充滿了太多文學(xué)想象,幾乎無一例外都冠以“女神”筆法。
然而,這并非事實。
以中國女海盜鄭一嫂為例,后人覺得她必是絕代尤物。“手執(zhí)皮鞭、長發(fā)飄逸、戴黑眼罩、箍窄文胸”,這該是怎樣的冷艷和性感呢?
然而,因被綁架和鄭一嫂有數(shù)面之緣的英國人格拉斯普爾對其印象是這樣的:她“皮膚粗糙,眼角下垂,笑的時候壞牙齒便露出來了”。形象這么差,她還算漂亮嗎?
生于1775年的鄭一嫂在1810年投誠清政府,格拉斯普爾見到的她年齡不超過35歲。
不管怎么說,鄭一嫂看上去至少像個女人,而瑪麗·瑞德、安妮·波妮等一眾歐洲女海盜大部分從外貌上難以“辨雄雌”。這些女海盜屬于“女漢子”,表面上看絕對是“純爺們”。
海盜世界的兩大現(xiàn)象耐人尋味:其一,同性之間的感情較為普遍,鄭一嫂的第一個老公鄭一和第二個老公張保仔實際上是一對情侶;其二,禁止女性進入海盜行當(dāng)。巴塞羅繆·羅伯茨所撰《海盜法典》明文規(guī)定不能讓女人和孩子待在船上,把喬裝打扮過的女人帶上船者“當(dāng)被處死”。
為什么會這樣?原因很簡單:女人的加入會導(dǎo)致海盜船上原有的社會生態(tài)崩潰。男人對女人的競相追逐不僅可能讓海盜們無法團結(jié)為一個整體,而且海盜們既有的感情架構(gòu)同樣會遭受挑戰(zhàn)。
在這種情況下,除非女性特征太不突出了,否則女海盜們長時間隱瞞“女兒身”事實的概率基本是零。所以,很大程度上可以斷定瑪麗·瑞德沒那么有女人味。
有人可能持保留態(tài)度,會想到涉及女海盜的書刊中那些戲劇化的細節(jié)。例如唐·埃斯坦巴·卡塔琳娜當(dāng)上海盜船船長之后,其緊身衣瞬間被換為長裙,原先并肩作戰(zhàn)的小伙伴“完全驚呆了”。
這的確是無比香艷、生動的劇情,可未必是真的。
當(dāng)然,這并不意味著沒有美女。從記載來看,大名鼎鼎的貝利維夫人——讓娜·德·貝利維十有八九就是美人一位。第一任丈夫歿后,她能夠孤身攜帶兩個幼子,以楚楚可憐之狀成功游說當(dāng)時的英王愛德華三世出錢、出船、出人組建船隊供其復(fù)仇。待近20年后兒子長大成人且戰(zhàn)敗被俘押解送回法國,她又憑嗔怒難分之神情獲得法王菲利普三世的特赦,繼而擇嫁貴族之家。若單靠口才、能力和運氣而無傾國傾城之貌,她應(yīng)該是做不來這些的。
(摘自《南風(fēng)窗》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