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桂艷
摘要:學生健康成長需要一個和諧的精神環(huán)境。創(chuàng)建溫馨和諧的班級精神環(huán)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以一個一線班主任的視角,從樹立民主意識,實施民主管理;建立一種新型的關愛、互助、溫馨、和諧,信任的朋友關系;因材施教,共同促進學生發(fā)展等方面進行闡述和論證了如何營造溫馨和諧的班級精神環(huán)境。
關鍵詞:班主任 班級精神環(huán)境 學生 健康成長
班級應該是學生的班級,班級是教師尤其是班主任為學生提供服務的重要場所,創(chuàng)設溫馨和諧的班級氛圍,為學生搭建健康成長的平臺,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務。
一、創(chuàng)設民主開放的管理
為了創(chuàng)設溫馨和諧的班級,我實行值日懲辦輪流制,班長輪換制,讓每個同學都嘗試做班長,體會做班長的責任和艱辛。當他們嘗試以后有了親身的經(jīng)歷,在班級中就不會帶頭鬧事,讓學生體會到班級不是某個人的,這樣學生違紀現(xiàn)象少了,好學上進的人多了。
為了和學生關系更近,我經(jīng)常利用節(jié)假日領著學生登山、跑步,在和學生的接觸中,把自己對班級管理的一些想法說給學生,同時在平等的關系中,學生很愿意向自己反映一些班級存在的不良現(xiàn)象,以及對教師一些不妥的作法提出異議,這樣教師就能及時的了解班級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學生不喜歡的一些做法。
二、創(chuàng)設溫馨和諧的班級氛圍
為造就一批文明守紀、勤奮好學、刻苦鉆研、思索創(chuàng)新的學生隊伍,鑄造有個性、有創(chuàng)意的人才,有利于學生脫穎而出,我想方設法地以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利用教室空間,在墻上開辦了“成果樹”“數(shù)學樂園”“藝術天地”“手抄報”等欄目,這樣學生樂起來了,學起來了,忙起來了。幾年來,學生的學習水平得到了提高,學習能力得到增強,我?guī)У臄?shù)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在各種競賽中均有學生獲獎。
三、讓班級成為師生互動發(fā)展、健康成長的精神樂園
真正的教育,應該是充滿著生命活力的人的教育,是生命與生命的交流與溝通的過程,有了這種生命溝通,教育才能深刻地實現(xiàn)對生命發(fā)展的影響,教師面對的是具有思維能力,有主觀能動性的活生生的學生,他們是自我的主體,具有自覺性,教育者培養(yǎng)受教育者首要 的是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關注他們的生命性,承認他們的差異性,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性與自覺性,促進自我教育。
學生是一本書,教師必須讀懂它,學生進入學校,從童年到少年,從少年到青年,教師在一頁一頁往后翻,但真正讀懂這本書卻十分不容易,教師是始終保持一顆童心,要以學生的眼光看學生是為人師最重要的原則之一。
四、因材施教,共同促進學生發(fā)展
我新接的班里有一個同學叫張旭南,他是前幾任老師的老大難,據(jù)前任老師說,他是軟硬不吃,開學的第一節(jié)課,剛走進教室就看見最后一桌一個同學在和前后桌的同學打鬧,見我進來了,他好像沒有看見,依然在打鬧,我當時火冒三丈,心想還沒有我治不服的學生,于是我走到他跟前大喊了一聲,你叫什么名字,他用不屑的眼神看了我一眼,脖子歪著,從鼻子里哼出了三個字:張旭南,這時我更生氣了,把他轟出了教室,出了教室他不但沒有認錯,反而更加變本加厲,無論我問什么他都不回答,只是歪著脖子,一臉的不屑 ,我們僵持了有三分鐘,我一想如果第一次不能治服他,以后的工作就開展不下去了,于是我馬語氣緩和了下來,我說:“我們談談吧,如果你說的有道理,我就聽你的,如果你說的沒有道理,你就得聽我的,”我說完這些話后,發(fā)現(xiàn)他不再歪著脖子,我問他:“你為什么在班里打鬧,老師進來了其它同學都已坐好,而你還在鬧”,這時他的語氣不再像原來那么敵對了,他說:“我們不是在打鬧,一個假期不見了,剛到學校我們在盡情地說著假期的見聞,說的聲音大一些,可您不了解情況進來就批評我,我覺得自己沒錯,所以不服”,聽了他的一番話,我覺得確實是自己錯了,于是我主動承認錯誤。這時,我發(fā)現(xiàn)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我又告訴他“即使老師錯了,你也不能當面頂撞,這種處理問題的方法是不對的”,聽了我的話,他也表示自己錯了,在以后的課堂上他依然會影響別的同學,愛說話,管不住自己,但我從來沒有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過他,我知道他是一個愛面子的孩子,他四年來形成的愛動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過來了,每次都是在班會上旁敲側擊地去提醒他,或是單獨找他談心,我漸漸地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變了,上課變的愛舉手了,課上能坐住了,課上不在和別人說話,他甚至還管其它犯錯的同學,我接班才兩個多月,他竟然有如此大的變化,我真的很驚訝,看來向學生示弱有時也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家校合力,共同打造團結向上的班集體
一旦發(fā)現(xiàn)有學生有異樣的表現(xiàn),就要及時與家長和其它任課老師溝通,全面了解學生學習和生活狀態(tài),找出問題的原因,隨后進行“聯(lián)合會診”制訂“治療”方案和注意事項。記得我的上屆剛畢業(yè)的一個小女孩,非常內向,在班里從來不愛與人交流,但是每天作業(yè)還是很認真完成,成績一直不錯,可是有段時間我卻發(fā)現(xiàn)她突然不完成作業(yè),開始我還以為是偶然的,后來有好幾天她都不完成作業(yè),甚至遲到,我覺得不對勁,于是找家長了解情況,原來她的父母在北京打工,她是姥姥姥爺照顧,有一個雙胞胎哥哥,哥哥學習很好,可她因為學習不好留級了,在加上班級里沒有朋友,甚至有的同學欺負她,她有了輕生的念頭,知道這些情況以后,我特意開了一個班會,大家共同商量對策,我給她調整了桌,并要求同學們下課主動找她玩,尤其她的同桌劉派克同學在學習上經(jīng)常幫助她,她有進步了我就在全班表揚她,老師的一點賞識,同學們的包容,班干部的一點鼓勵,家長的一點關心……這許多個一點,扭成繩索,就成了她走出困境的“救命稻草”,看來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學校,更離不開家庭,只有家校合力才能使孩子們健康成長。
班級是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主陣地,只有創(chuàng)設溫馨和諧的班級,為學生搭建健康成長的平臺,學生才會長得茁壯,讓每個學生都來分享班級帶給他們健康成長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