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繭眼里,王利民兄一直是活得“極韻味”的:50歲后便不再留戀官場,在長沙東湖之畔覓得一處清幽地方,不時邀請書畫名家、文人雅士來此寫字畫畫、釣魚聊天、喝茶賞石,過的是老繭最向往的有品質(zhì)的慢生活。
說到賞石,利民兄可是長沙城有名的“石癡”。他不沾煙酒,不上牌桌,獨好奇石。與其他人不同,利民兄玩石,主要是靠撿,到河流岸邊尋找造型圖案奇特的文化石,不花錢,與自然對話,玩的是悟性,玩的是快樂。
寧鄉(xiāng)溈水河,是利民兄去得最多的地方。十年來,這個男人與這條河流,幾乎每個周末都有一場熱烈約會。在這個發(fā)現(xiàn)了舉世矚目的青銅國寶四羊方尊的地方,他找到了上萬個心儀的寶貝。
每每提到溈水,利民兄就會兩眼放光,臉上洋溢著巨大的幸福。讓老繭心底不能不涌起一種沖動,想去體驗一番撿石的快樂。 暮秋,一個陽光燦爛的周末,老繭終于按耐不住,隨他奔向溈水河。
尋石:撿拾一份好心情
驅(qū)車出城一路向西,半小時就到了溈水的關(guān)山與雙江口流域。
撿石,首先是撿拾一份好心情。走向鄉(xiāng)間,一路的好風光,便讓人神清氣爽。如洗的藍天下,金燦燦的稻海、河堤邊的高粱地,紅紅的高粱穗子在藍天映襯下,漂亮極了!
這就是傳說中的溈水河? 河道兩側(cè),是鋪滿卵石的河灘。河風習習,似乎吹來千年的槳聲,老繭靜靜地聆聽,細細地尋覓,居然有一種莫名的感動浸入心底。
利民兄一直認為,撿石頭是一種修為。他說撿石頭時,他會放下一切,氣定神閑,“慢步精心”,尋石的過程,每彎腰撿一塊石頭,就是向大自然鞠了一躬,感恩大自然的賜予。
站在河床上,老繭發(fā)現(xiàn),溈水石最大的特點,就是黑底上鑲著金紋、銀紋,在石頭上形成了各種美麗的圖案。這難道不是億萬年前大自然留給我們的神秘啟示么?
老繭琢磨著,溈水河真是一條流淌文明、流淌智慧、流淌靈性的河流,不然,大自然怎么會在這里創(chuàng)造出那么多創(chuàng)意絕美的石頭?先祖?zhèn)冊趺磿谶@里留下舉世矚目的青銅國寶四羊方尊?這里又怎么會有禪宗五大宗之首的溈仰宗的起源地密印寺?
正是枯水季節(jié),河水很淺,河床上裸露出大片的鵝卵石。這里,有屬于我的寶貝不?
撿一塊稱心如意的奇石并不容易。
利民兄說,山河藏于石,人意蘊石中。每塊石頭都是唯一的,它們的作者是大自然。石頭是有靈性的,只有用心去領(lǐng)悟并讀懂它,才能發(fā)現(xiàn)它的價值。 的確,淘撿石頭其實就是在解讀天機,破解大自然留給我們的密碼,發(fā)現(xiàn)它的內(nèi)涵,給人以頓悟。
真是沒想到,第一次到溈水,我就淘到了寶貝。看看這塊石頭,活脫脫就是一只三寸金蓮!大家圍攏來,無不拍案叫絕。利民兄說我是有石緣的人。
的確我有石緣,又淘到了這個,像不像大紅唇?想取名“盲目的愛”,一張臉上沒有眼睛,只有熱烈的唇,難道這還不是盲目的愛?
利民兄也有收獲了??纯催@塊石頭,分明就是“山高人為峰”??!這個“蕎麥大餅”,我們似乎聞到了香味,拿回家了!孩子們在開心的戲耍中,居然也撿到了幾塊光滑規(guī)整的幾何石。
第一次撿石,大家竟都還有收獲,不論美丑,只要自己喜歡就好。夕陽給溈水灑上了一層金光。舒爽的河風里,我們背著沉甸甸的袋子,個個滿心歡喜地踏上歸途。
玩石:追求淡泊歸向自然
如果說撿石,是向大自然鞠躬和與大自然親密接觸,那么賞石、悟石則是在與大自然親熱交流與對話。
10年來,利民兄精心尋找,收藏了一萬多枚奇石,分成了“人生百態(tài)”、“動物世界”“山水情懷”“奇石字典”“哲理小品”五個系列,營造了一個奇妙美麗的石頭世界。
面對形狀各異、紋理多變的石頭,如何欣賞,如何解讀,點出其意境的內(nèi)涵,從而賦予這塊石頭活靈活現(xiàn)的生命,并從中感悟人生?這是玩石賞石的難點,也是最大樂趣所在。也就是利民兄說的“玩文化”,從視覺欣賞達到品味文化的更高境界。
利民兄的屋前房后,到處堆滿了撿來的溈水石。一有空,他就蹲在邊上,拿著石頭細細琢磨,慢慢品味,靜心解讀大自然通過奇石紋理透露出的種種神秘信息。
老繭覺得,唯有愛美之心,才能發(fā)現(xiàn)美;唯有利民兄這樣用心發(fā)掘,才能與石通靈。
利民兄收藏的石頭,大多是極其普通、極其平凡的鵝卵石,正因為它的平凡,才體現(xiàn)了它的卓越。而發(fā)現(xiàn)平凡中的神奇,是一種快樂和享受。這兩塊奇石,就精巧地組成了“人和”二字,讓人不得不贊嘆大自然造化的神奇。
石之意境,因石而異,因人而異。人生的閱歷不同,對石頭的解讀也有不同。 在利民兄收藏的溈水石中,很多都被他賦予了新的寓意。
比如他最喜歡的這塊石頭,黑白兩色,涇渭分明,一個人字赫然立在白色里。有段時間他天天捧著,居然解讀出了六種寓意來:第一,天地人和;第二,走向光明,活在陽光下(白色寓意陽光);第三,走出來才是人;第四,壓力山大(黑色寓意壓力);第五,做人做事不要太黑,要留有余地;最有意思的要數(shù)第六了:當壓力山大、挺不住時,把石頭倒過來看看,原來是天高任鳥飛!
正因為有這種獨特的視角,許多原本并不顯眼的石頭變得意味深長。
一起來看看他用心悟出的這些億萬年前大自然與我們的神秘對話吧:心香一柱、愚公移山、天使寶貝、半夢半醒、落葉知秋……一個個活靈活現(xiàn)、惟妙惟肖。
為了這些石頭,他將自家的車庫改造成了奇石收藏館,已故著名金石書法家李立、顏家龍都欣然題詞。他還辦起了一個湖南奇石網(wǎng),用來展示自己的寶貝,與各方奇石愛好者交流。
有一回,同樣愛好收藏的著名電視主持人汪涵慕名來到他的車庫,半開玩笑地問他這滿屋石頭值多少錢。
利民兄說,搞收藏的都知道,物件年頭越久越值錢,作者名頭越大越值錢。我收藏的這些石頭,與地球同齡,經(jīng)歷了億萬年的歲月雕琢,作者是大自然,是老天爺,你說它們該值多少錢? 汪涵聽了,不由得會心一笑。
慢下來,品生活。當人放下了世俗的名利和虛榮心,便同時拿起了簡單樸素和內(nèi)心的平和。利民兄就拿起了人生最本真的快樂,寄情于大自然,以石逸興、以石陶情、以石會友、以石悟道,怡然自得樂在其中。一塊塊不花錢撿來的鵝卵石,在他的眼里,在他的手中,變成了一個個精靈,嗔怨嬌癡,娓娓敘述著它們的故事。
有人說,一個人他追求什么,就會變成什么。追求財富就工于計算,追求名望就懂得攀附,追求世俗于是通俗,追求淡泊便歸向自然。 利民兄田園般的玩石生活,正是最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