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燕
每次行至趙登禹路時,都會使我不禁想到這位抗日將領與北京動物園歷史上一段鮮為人知的往事。
趙登禹路位于北京市西城區(qū),北起西直門內(nèi)大街,南至阜成門內(nèi)大街,全長1883米。元朝時,這里是大都城內(nèi)金水河故道。清朝時,稱為明濠。1932年時,將明濠溝改為暗溝后,其上建成馬路。路北頭古代石橋橫橋埋入地下。1945年前,稱北溝沿;1945年8月15日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為紀念抗日將領趙登禹將軍,改稱趙登禹路。“文化大革命”時,此路段曾一度改稱中華路。1984年10月12日,阜成門內(nèi)大街以北路段又復稱為趙登禹路。
那是在我從事《北京動物園志》的編纂工作期間,在大量搜集有關北京動物園的檔案資料時,意外地看到了趙登禹將軍寫給農(nóng)事試驗場的一封信,信的主要內(nèi)容是:“敝師駐防塞北,日前偶在該山得獲火狐兩只。因敝師不便飼養(yǎng),恐日久傷其生命,殊為可惜。素念貴園萬牲羅列,以供游人觀瞻。茲特派副官攜牲送上,即請查收為荷。此致萬牲園師長趙登禹。”信上沒有注明具體年份,只有日期。但從其落款為“師長趙登禹”推測,這封信應該寫于1933年之后。
查閱大量資料后得知:1933年初,日本侵略軍越過山海關,開始侵襲熱河(今已并入河北、遼寧、內(nèi)蒙古等地),在3月4日攻占承德后,開始向長城各口發(fā)動大舉進攻。3月10日,日軍逼進喜峰口。趙登禹率部星夜跑步急行軍40公里,在日軍之前抵達喜峰口孩兒嶺,并將敵軍先頭部隊擊退,在孩兒嶺及口門一線穩(wěn)定了前沿陣地。由于喜峰口是石頭山,無法構(gòu)筑掩體工事,守軍在日寇大炮猛轟下傷亡慘重。有勇有謀的趙登禹在3月11日夜,派出兩個團,并親率其中一個團,出潘家口繞至敵后,夜襲敵軍炮兵陣地。他親自揮刀上陣砍殺,左腿在戰(zhàn)斗中負傷。此戰(zhàn)砍殺鬼子500余名,炸毀大炮18門,取得了自“九一八”事變以來的首次大捷,史稱“喜峰口大捷”。戰(zhàn)后,趙登禹因功擢升為132師師長。
在戰(zhàn)事十分繁重之時,將士們意外地獲得了兩只赤狐,赤狐俗稱火狐。為不使這兩只小動物受到傷害,趙登禹將軍決定將它們馬上送往京師的農(nóng)事試驗場(即北京動物園的前身)。他親筆致信,讓其副官攜兩只火狐,一并送至。從來信中,我們不能得知將士們是如何獲得這兩只赤狐的。但卻能體會到趙登禹將軍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的一顆赤誠之心。在浴血奮戰(zhàn)的間隙,他想到的不僅是如何將入侵之敵阻擋在長城外,保證后方的國人仍能過上平靜、安逸,不受戰(zhàn)事困擾的生活。同時,還能想到愛護有生命的動物,為讓它們不受到戰(zhàn)火的紛擾,而將它們送至動物園。
非常遺憾的是,在農(nóng)事試驗場中附設動物園的歷史檔案中,截止到目前,仍沒有查到這兩只火狐的最后命運。只是知道,農(nóng)事試驗場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也難逃厄運。從1933年至1943年,動物園有四只左右。1945年2月,侵華日軍怕美國飛機轟炸,將農(nóng)事試驗場作為其儲備后勤物資的倉庫,而被迫關閉。據(jù)史料記載,動物園將所余動物寄存至中山公園內(nèi)。此時統(tǒng)計表中記載的動物僅為:“鴕鳥一只、戴冕鶴一只、鵜鶘一只、鴛鴦一只、葵花鳥一只、天鵝一只、灰鶴一只、白鸚鵡一只、鷂鷹一只、蒼鷺一只、桃紅鸚鵡一只、孔雀二只?!庇纱丝芍?,此時這兩只火狐已不存在了。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fā),日軍進攻宛平城,第29軍奮起反擊。7月28日,日軍調(diào)集重兵并動用30多架飛機向29軍陣地發(fā)起猛攻,在敵我力量相差懸殊之時,趙登禹將軍臨危不懼,親自率衛(wèi)士30余人,指揮29軍衛(wèi)隊旅和軍訓團學生隊與日軍進行激烈的廝殺。然而不知什么原因,戰(zhàn)事正酣時卻突然接到上級命令,要趙登禹將軍指揮部隊后撤到大紅門一帶。在撤退途中,他不幸受到重傷,最終導致不治身亡。
趙登禹將軍犧牲后,7月31日,國民政府頒布褒獎令,追授趙登禹為陸軍上將??箲?zhàn)勝利后,將趙登禹將軍和29軍抗日烈士的忠骸遷葬于盧溝橋畔。
趙登禹將軍在強敵面前臨危不懼、英勇奮戰(zhàn)、血灑疆場的事跡,值得我們永遠懷念。同時,從趙登禹將軍贈送動物一事中,我們也能深深體會到他作為一名軍人,對生活的熱愛,對人民的拳拳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