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盛基
為了平叛,115年,東漢名將虞詡調(diào)任武都太守。剛一到任,就遭到數(shù)萬羌軍的圍攻。虞詡只有三千兵馬,寡不敵眾。所以,他緊閉城門,任憑羌軍怎樣叫陣,就是堅守不出。羌軍攻打了十天,城池安然無恙,固若金湯,大大挫傷了羌軍的銳氣。
第十天,羌軍又開始進攻了。虞詡親臨前線,到城墻上觀望敵情。他發(fā)現(xiàn),羌軍不像先前那樣猛打猛沖了,所有士兵都畏縮不前。他意識到,是羌軍害怕被虞軍的強弩利箭射中。他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他決定誘敵深入,等敵軍靠近再打,有效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于是,他命令:不要發(fā)射強弩,只用射程短的小弓箭射擊。
過了一會兒,躲藏著的羌軍發(fā)現(xiàn),虞軍的弩箭力量很弱,射出不遠就落地了,根本射不到自己。他們以為虞軍武器不夠精良,沒有遠程武器,對自己構(gòu)不成威脅,膽子也就大了起來。他們一個個從躲藏之處出來,蝗蟲般向城下攻來。
羌軍越來越近,眼見就到城下了,虞詡見時機已到,命令士兵改用強弩,而且每二十副強弩同射一人。此招果然奏效,幾乎彈無虛發(fā),發(fā)無不中。羌軍大駭,知道中計上當(dāng)了,連忙掉頭退卻。
虞詡見羌軍大亂,果斷下令趁機追殺。一時間,虞軍殺聲震天,勢如破竹。結(jié)果,殺得羌軍尸橫遍野,丟盔棄甲。
需謹(jǐn)記,軟弱的反面是強硬,無力的背后是有力。忽視了這點,中人圈套就不足為怪了。
(步步清風(fēng)摘自《潮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