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琦
“你連世界都沒有見過,哪來的世界觀?”這是電影《后會無期》中的經(jīng)典臺詞。多年以來,趙子琪一直在重塑自己的世界觀。她曾是個很細膩的人,喜歡美好的事物,關注自己的想法,在意他人的看法,后來她慢慢將目光從自己身上移開,學著從最拙樸的事物開始重新了解這個世界,并最終獲得了心的自由。
真正的強大是內心沒有對抗
趙子琪是軍隊大院里長大的姑娘,在父母“鐵血教育”的洗禮下,自小便養(yǎng)成了“遇強則強”的個性。作為一名藝人,她很早便學會了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遭遇紛擾,也從不憚于站出來勇敢發(fā)聲,并拋出過“退路是留給笨蛋的,我要活得燦爛”、“我是個混不吝的北京姑娘,從小清高,那些個臟心眼和爛小人害不著我”等豪言壯語。那時候的她喜歡看心靈成長方面的書籍,認為強大的表現(xiàn)就是敢于對抗壓力,為了保護家人和名譽可以隨時像戰(zhàn)士一樣戎裝上陣,面不改色地立于風口浪尖之上,她那時候最常思考的問題是:我要怎么怎么樣才能變得更好,才能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里,趙子琪迷上了木工活,也正是從那時起,她關注的世界開始變得不一樣了,她不再糾結于要做一個什么樣的人,也不再為怎樣活著感到困惑。與手底實實在在的活計相比,過往的種種思想都變成了空中樓閣。當一個人真的開始著手去做一件物品的時候,他的腦子里往往裝不下太多的東西。在癡迷于做木工的日子里,趙子琪滿腦子想的都是手里的活計,每晚哄睡女兒“小火星”之后,她會迫不及待地躲進小小的打磨間,戴上厚厚的口罩,用砂紙一件件打磨自己的木器寶貝們,直到它們一件件泛出水亮的光澤,直到細密的木屑鋪滿她的頭發(fā)與臉頰,她才志得意滿地拍拍身上的碎屑,沖個澡甜甜入夢。
自己動手做事改變了趙子琪的世界觀。她曾經(jīng)自認為是一個非常有鑒賞力的人,什么東西只要看一眼就知道好不好,美不美。可是等到自己真的動手去做,才發(fā)現(xiàn)原來哪怕是一只最樸素的木碗也要經(jīng)歷一道又一道的工序,她忽然覺得自己從前的優(yōu)越感簡直來得莫名其妙:“連一件物品最起碼的制作過程都不了解,就敢妄談鑒賞力?!眮G掉內心的驕傲后,她忽然變成了一個急切想學習手藝的人,木工、種植、陶藝、烹飪、繪畫……一切與生活有關的技能都讓她著迷,她開始以最拙樸的事物為起點來了解世界:一件紋理細密的木工作品、一片色彩層次分明的綠葉、烘烤餅干的火候與色澤、女兒微笑時嘴角揚起的弧度……每一樣都令她心生歡喜。而這一切,都讓趙子琪對生活充滿了敬畏,她從中學會了珍惜與尊重——早些年看到精致美好的小物件,她會統(tǒng)統(tǒng)買下來,而現(xiàn)在,她只會細細挑選最心動的那一款,然后用心與之相伴。
當關注點不再放在自己身上時,趙子琪發(fā)現(xiàn)自己的心變空了,她變得不愛想事兒了——外在的喧囂早已與她無涉,她獲得了真正的自由。她忽然悟到現(xiàn)在的狀態(tài)才是真正的強大:“從前所謂的強大有一個對抗的力量在里面,當四周有許多反對的聲音,別人說你怎樣怎樣,我反而要活得好好的,不能被打敗,有一個對抗的力量在,而今天這種對抗沒有了。”
靈魂不需要伴侶
趙子琪的先生路金波曾在采訪中稱其為“靈魂伴侶”,早些年,兩個人也非常享受你儂我儂的甜蜜時光,在趙子琪遭遇輿論詬病和惡意攻擊的時候,路金波也曾挺身而出,寫下過鋒利如劍卻又柔情入骨的公開信,而趙子琪也為了經(jīng)營婚姻與愛情付出良多。
剛結婚的時候,兩個人都是大忙人,聚聚散散兩地奔波是再尋常不過的事,這讓趙子琪深感疲憊,有時也會充滿怨氣?!澳菚r候我急呀,就想著兩個人天天聚少離多的,愛情怎么辦、婚姻怎么辦?還怎么過日子?我就干脆停了手里的工作,跟路老師說,從今兒起,我就把你當佛修了,你去哪兒我去哪兒,只要你需要我都在你旁邊。”
一心一意追隨愛人在許多人看來是一件挺浪漫的事兒,但趙子琪卻認為那時候的自己特別幼稚:“那時我心里有黑洞,自己不能滿足自己,就特別想抓住一個人,愛來愛去的?!钡绶鸾?jīng)里所言:癡愛故生惱。愛來愛去不僅不能填補內心的黑洞,反而會生出種種煩惱。所以趙子琪慢慢學會了從愛情中抽離,轉而追求內心的豐盈。
趙子琪享受戀愛帶來的愉悅感,也曾說過她一生都需要待在戀愛的狀態(tài)中。而隨著內心變得越來越開闊,她驚喜地發(fā)現(xiàn)戀愛的對象不一定是伴侶,自己還可以和自然戀愛、和手藝戀愛、和生活戀愛。她自己給自己找樂子,把心裝得滿滿的,內心的黑洞也在不知不覺間填滿了,她不再渴求從別人那里得到更多的愛。
當內心實現(xiàn)了自給自足,趙子琪和先生的關系又恢復了各忙各的狀態(tài)。路金波轉行了,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帶著激情慢慢摸索著前進,而趙子琪步入了生命里一個全新的階段,在閑趣中收獲喜悅,兩個人各忙各的,互不相擾,又各自心安。她忽然發(fā)覺兩個人最好的狀態(tài)不是彼此需要,我離了你過不了,你離了我也過不了,而是“誰也不欠誰的,好好在一起享受生活,彼此只是一個伴,就像上學時的同桌、同學,挺輕松、挺好的?!?/p>
而對于路金波“靈魂伴侶”的說法,趙子琪的態(tài)度也發(fā)生了360度的轉彎,她曾經(jīng)以此為傲,但慢慢看輕了、看淡了。現(xiàn)在的她,認為夫妻不過是塵世中的因緣而已,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靈魂伴侶”這回事?!办`魂又不涉及財產(chǎn)、婚姻、工作,要什么伴侶呢,靈魂也不生孩子。”她這樣開玩笑說。
智慧是實實在在的事
趙子琪曾是個自我價值感特別低的人,她說過,就算自己演過的片子全部被燒掉,也不會給世界帶來任何損失。十年前,因為工作壓力太大,她曾患上過抑郁癥,后來雖然痊愈了,但卻依然是“重度拖延癥患者”,執(zhí)行能力特別差,總會莫名其妙地遲到。
當真正開始動手去做事情的時候,趙子琪才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最大的問題就是太依賴于頭腦,那時候的她還是個十足的文藝女青年,認為一顆慧心能解決一切難題??墒钱斔齽傞_始侍弄花花草草的時候,整個人都傻掉了,不知道該怎樣施肥和除草,也不明白為什么好端端的香草會突然間枯死掉,她忙忙碌碌地做著事情,才感覺到手里扎扎實實地抓到了某種力量,從前的“人生智慧”都在一瞬間煙消云散。隨著手指變得越來越粗糙,她也由當初那個內心充滿矛盾的聰明人轉而變成了一個行動力超強,想做什么就立刻去做的人。
趙子琪享受演戲的過程,但也深知自己在專業(yè)上的局限,所以她斷定自己難以成為一名出色的演員,但動手做事賦予了她新的價值感,而她對自己的期許便是成為一個合格的母親,養(yǎng)出一個心智健全的孩子。剛生下女兒“小火星”的時候,趙子琪的想法特別多,她特別緊張這個孩子,也有著各種各樣的擔心,擔心自己照顧不好女兒,也擔心自己給的不是她想要的。后來她帶著女兒種菜、撿石子、玩泥巴,整個人也慢慢放松了下來,她甚至發(fā)現(xiàn),當家長把注意力轉移開,去做自己的事,讓自己充實起來,不再過分去關注一個孩子,反倒能讓大人和孩子都活得舒服。
趙子琪是個特別喜歡旅行的人,又舍不得扔下孩子自己去玩兒,所以走到哪兒都帶著孩子,因此每次出行前都會權衡再三,制定好周密的計劃才出發(fā),可是每次到了一個新地方,她都發(fā)現(xiàn)事情跟自己預想的不一樣,事先制定好的許多方案根本用不上。自打動手能力和行動力大大增強后,她忽然變成了一個說走就走的人,有了靈感,提上行囊、帶上孩子便走,到了目的地再隨機應變,雖然免不了一番忙碌,卻能收獲許多意外之喜。不久前,一起長大的閨蜜邀她游北歐,趙子琪欣然答應,兩個人沒做任何攻略便帶著孩子出發(fā)了。抵達目的地后,兩個媽媽帶著兩個小女孩住在當?shù)孛袼蘩?,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逛超市買各種沒吃過的新鮮玩意兒煮飯,吃飽喝足后再帶上孩子出門閑逛,走到哪兒算哪,常常是走到一個人多的地方臨時定位一下才發(fā)現(xiàn)到了景點。這種玩法雖然隨性了一點,但大人和孩子體驗到的快樂卻是無法比擬的。
“從來沒有虛浮的智慧,它應當是落在實處的、實實在在的事?!边@是生活賦予趙子琪的感慨。潘岳在《閑居賦》里描繪了“優(yōu)游以養(yǎng)拙”的人生理想,而對趙子琪來說,這個過程剛好相反:她要先動手做事去養(yǎng)拙,才能最終實現(xiàn)心的優(yōu)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