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化中的南極
——臺灣攝影家黃其來攝影作品展選登
2016年4月17日,臺灣著名攝影家黃其來先生“融化中的南極”攝影作品展在華光攝影學院郎靜山攝影紀念館隆重舉辦。吳其萃董事長、劉文奕院長及攝影學院師生出席開幕式。
隨后攝影專業(yè)的學生隨從黃老師一起觀看展出,并聆聽黃老師每張攝影作品背后的故事,這對學生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學習交流機會。此次展出作品共有80幅攝,是黃老師兩次考察南極拍下的精彩鏡頭,除了欣賞黃老師的高超攝影技藝,還通過這些攝影作品喚起人們對大自然的關愛。
融化中的南極一根一根長長的冰柱在陽光照耀下一滴一滴的滴下來,這正是融化中南極的最佳寫照。
云涌雪山冰河黃昏時刻夕陽余暉,雪山間冰河上的云層翻滾云涌回繞山頭,覆蓋藍天,令人感受南極天象的詭異多變。
南極陸地的冰層占地球冰層的90%,占全球淡水的70%,若因地球暖化而使南極冰層融化,會造成海平面上升70公尺左右,這將淹沒沿海所有的城市。而多年來因地球暖化造成南極冰層融化和冰河消退的速度,遠超過科學家所預期的。地球暖化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我們所面臨的風災、水災、旱災、沙災(沙塵暴)等其它異常氣候,對我們的生命財產造成極大的威脅和傷害,也導致企鵝等極地動物瀕臨絕種滅亡,尤其是帝王企鵝。可見重視環(huán)保、節(jié)能減碳對每個人來說不僅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義務,更是一種責任。
航進南極海域在一夜的風雪過后,到處積滿了雪花。一大早郵輪駛進雷麥瑞海峽,正要進入萬得峰和威德爾峰之間狹小海域時,游客們把握機會搶拍這難得的特殊景觀。
南極郵輪一隅南極郵輪即使在風和日麗下航行,在一夜的風雪過后,冰冷的氣溫已使郵輪一隅形成了長長的冰柱。
南極冰船船進入雷麥瑞海峽中,兩岸雪山林立,尤其是靠南極陸地這邊,海峽中偶爾可看到浮冰就像小船隨著潮流漂過,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浮冰上有厚厚基積雪,面向朝陽的南極陸地方向出現云層破洞和色彩,海里的浮冰也因含較少空氣而呈現藍色,讓海景增添幾許夢幻效果。
南極之晨南極之晨與任何地方的早晨并無兩樣,只是配上銀色大地、雪山、海洋、浮冰與彩霞的倒影別有風味。朝陽附近的彩霞映射在浮冰旁使海面更顯美感。
南極雪山一隅在雪山的一隅,凹洞中的巖壁邊緣能夠恰好襯托出積雪和冰柱。
雪山風云寬廣的南極海洋中,連峰的雪山起云了。白云由山頭直沖高空,這美景全倒映在寧靜的海面上。
走過冰山冰洞小帝王企鵝,帶頭走過拱型冰山冰洞,也許只是因天性使然的偶然相聚,大小帝王企鵝整齊列隊行進。
帝王企鵝下海滾滾大浪洶涌而至, 國王企鵝仍列隊勇往直前準備下海去捕魚。
浮冰上的家大浮冰竟然也有企鵝棲息,它們準備在此結婚生子,趴在雪地上的企鵝已開始孵蛋。
南極泛舟飄雪的南極小島上企鵝陸續(xù)從海岸邊咬石頭要回去筑巢,漫步于雪地上與深色海洋中的泛舟者形成強烈對比。
跳出冰洞帝王企鵝由海里從冰洞跳出,遇新鮮空氣,張口深呼吸。
抓 癢小企鵝彎腰且頭側向一邊抓癢,可愛極了!
腳背上的小寶貝小寶貝要在腳背上生活四、五十天后下至地面才不會被冰冷的地面和極低的氣溫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