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 查射曦 趙小童 王壬德
Otto棱鏡結構下銀的SPP特性研究
安徽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 查射曦 趙小童 王壬德
【摘要】隨著表面等離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一些獨特光學性質的發(fā)現,使得表面等離激元在表面拉曼增強、超分辨率成像、太陽能電池、生物傳感器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應用前景。本文主要研究金屬銀在Otto棱鏡結構下的SPP特性:SP共振角,SP共振曲線以及SP共振電場圖。
【關鍵詞】表面等離激元;Otto結構;銀;SPP特性
表面等離激元[1](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是金屬表面的自由電子與入射電磁波耦合,引起自由電子集體振蕩所形成的一種電磁波,而這種電磁波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質,使得表面等離激元在表面拉曼增強、超分辨率成像、太陽能電池、生物傳感器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應用前景[2]。本文對于金屬銀在Otto棱鏡結構[3]下的SPP特性進行了研究,主要研究了銀的SP共振角,SP共振曲線以及SP共振電場。
圖1 Otto棱鏡結構
圖2 Ag的共振曲線
對于Ag的SPP特性研究,本文采用Otto棱鏡結構,因為Otto棱鏡結構最具代表性,仿真模擬參數如下:棱鏡折射率np為1.5,空氣層厚度取波長一半,光波長取632.8nm,金屬膜厚度取無限大。經仿真模擬得到以下Ag的SPP特性。
(2)在以上所述參數下經仿真模擬可以得到Ag的共振曲線如圖2所示,橫坐標為掃描的入射角范圍,縱坐標為反射率。當反射率最低時,所對應的角即為共振角,從圖中可以看出仿真共振角也在43°左右。
(3)如圖3為Ag的SP共振電場,從圖中看出,在空氣與Ag的界面處電場場強最強。
圖3 Ag的SP共振電場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Otto棱鏡結構下金屬Ag膜的SPP特性,經仿真模擬得到Ag膜在光波長為632.8nm時的共振角為43.64°,與Ag的SP共振曲線結果相符合,并且從Ag的共振電場圖可以得出,在Ag與空氣界面處的電場場強最強。以上Ag的SPP特性研究結果可為未來Ag和其他金屬SPP特性的進一步研究提供基礎參考。
參考文獻
[1]Raether H.Surface Plasmons on Smooth and Rough Surfaces and Gratings[M] Surface Plasmons on Smooth and Rough Surfaces and on Gratings.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1988∶1-133.
[2]Z Zhongming,L Linong,L Wei.表面等離激元-機理[J].應用與展望,2012.
[3]Otto A.Otto,A.∶Excitation of nonradiative surface plasma waves in silver by method of frustrated total reflection.Z.Phys.216,398-410[J]. Zeitschrift Für Physik A Hadrons & Nuclei, 1968, 216(4)∶398-410.
[4]梁秋群.金屬納米結構表面等離激元雜化和吸收特性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