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冬
[摘 要]電視新聞編輯人員理應協助記者找出最能夠吸引受眾的新聞由頭。把握新聞由頭的時效性、新意性、重要性、貼近性和現場感。巧抓新聞由頭是電視新聞編輯的重要策略之一。這對于吸引受眾關注新聞本身是至關重要的。要充實表現手法、精心安排結構。
[關鍵詞]電視新聞;采寫;編輯
消息類和連續(xù)報道類電視新聞,在電視新聞節(jié)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電視新聞節(jié)目的主力軍。消息類新聞是電視機構實現國內外要聞總匯的主要渠道,同時是受眾了解國內外大事的主要窗口。連續(xù)報道類新聞是對消息類報道進行擴充,形成組合優(yōu)勢,擴大輿論壓力,增強報道聲勢,提高傳播效果的報道方式。因此,消息類和連續(xù)報道類電視新聞的編輯在電視新聞編輯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熟練掌握并且不斷提高消息類和連續(xù)報道類電視新聞的編輯水平,是電視新聞工作者的必修。如何在海量的消息類新聞節(jié)目和連續(xù)報道類新聞節(jié)目中拔得頭籌呢。在實際工作中應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一、巧抓新聞由頭
新聞由頭是事實新近發(fā)生或發(fā)現的緣由,有時被人們形容為“新聞眼”。新聞需有一個合適的由頭,才能抓住觀眾的眼球,從而更好地把新聞主體內容傳達出來。在進行消息類新聞節(jié)目編輯時,電視新聞編輯人員的重要工作之一是輔助記者選取適當的新聞由頭。
在一線采訪報道的記者,往往能夠帶回生動鮮活的素材。但在價值判斷、政策把握等方面未必如編輯那樣考慮同全。因此,電視新聞編輯人員理應協助記者找出最能夠吸引受眾的新聞由頭。應該從哪幾個方面來把握新聞由頭呢?
(一)時效性
各類媒體在爭搶時效上都是不遺余力,首發(fā)新聞的競爭甚至以秒來計算。時效性強是電視媒體本身具有的一個傳播優(yōu)勢,應充分利用這一優(yōu)勢,盡量把最新發(fā)生,甚至正在發(fā)生的新聞事件播報給觀眾。事實上,這類突發(fā)事件的新聞由頭是不言而喻的,誰搶占了時效性的橋頭堡,誰就占據了新聞報道盯主動權。
(二)新意性
新聞報道講求新意。同樣一個事件,從不同的視角來關注,可能造成完全不同的傳播效果。凡是初次發(fā)生的事件無疑都具有新聞由頭上的新意性,但編輯人員應當運用各種方式對“第一”進行考證,避免基本新聞事實的錯誤。此外,一切奇趣、反常的事物也容易得到受眾的關注,例如某地區(qū)突然出現多種動物或植物反常的表現,就應該得到新聞編輯人員的重視。找出了事件的新意,也就自然得到了理想的新聞由頭。
(三)重要性
新聞的重要性是由事實本身所蘊涵的價值決定的,具有重大價值的新聞理應受到電視新聞編輯人員的特殊關注。重要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政治上重要。凡是重要的政治事件和政要人物活動,其本身就是具有重要性的新聞由頭;其次是與大眾的關聯度。凡是大眾關心的熱點、焦點事件,也是具有重要性的新聞由頭;再次是人物的影響力。那些能夠在社會中引起普遍反響和關注的人物,可以成為新聞由頭;最后是事件的變化程度。那些猶如戲劇性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事件也可成為具備重要性新聞的由頭。
(四)貼近性
在受眾身邊發(fā)生的事件比遠離受眾發(fā)生的事件更能夠引起大眾的興趣和關注。“貼近性”可以體現在多個層面上。首先體現在地理位置上,其次可以體現在利益上,這里的利益是指特定區(qū)域內大眾的共同利益。此外還可以體現在心理定式上,與社會里多數人群的感情和心理趨近的事實有可能引起受眾的關注。
(五)現場感
現場感是編輯在考慮新聞由頭時必須兼顧的因素。有的新聞本身的傳播價值比較有限,但由于記者在現場的報道出彩,或在采訪中有出人意料的效果,卻可能造成新聞價值的激增,這些意外的環(huán)節(jié)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新聞由頭。
可見,巧抓新聞由頭是電視新聞編輯的重要策略之一。這對于吸引受眾關注新聞本身是至關重要的。
二、充實表現手法、精心安排結構
(一)充實表現手法
好新聞是內容和形式上的完美結合。電視新聞的表現元素是多種多樣的,電視新聞編輯人員應當充分利用電視新聞多樣的表現手法,發(fā)揮電視傳播直觀形象的優(yōu)勢。
(二)精心安排結構
對消息類新聞節(jié)目的總體編排涵蓋新聞選擇、分類、編排、欄目設置、欄目間的協調等,需要電視新聞編輯人員對整體結構進行精心的安排。電視新聞傳播不同于報紙新聞的隨意性,是按時間的線性發(fā)展順序播出,因此,電視新聞的排序相當重要,一次成功的排序可以提高整個新聞節(jié)目的整體水平。在對新聞結構的編排上,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要注重以下問題。
1.選擇頭條,突出重點
對消息類新聞節(jié)目進行宏觀把握,按一段時期內的報道思想,在一次新聞節(jié)目中突出重點,給受眾留下深刻的印象。突出重點的核心是選擇好頭條新聞。頭條新聞往往能夠代表新聞編輯的傳播主導意圖,同時對受眾是否有吸引力關系到當期新聞節(jié)目的成敗。在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的前提下,把那些社會影響力大、波及面寬、受眾感興趣的新聞放在頭條的位置,對提升消息類新聞節(jié)目的整體傳播效果將起到正面的作用。
2.層次分明,靈活多樣
新聞節(jié)目的題材多種多樣。內容廣泛。電視新聞編輯人員在進行編排時應考慮整體結構是否合理,要做到層次分明、邏輯清晰。電視媒體都有相對比較固定的編排模式,時政、經濟、社會、文化新聞往往進行分組編排。如果各組新聞的編排雜亂無章,就會影響節(jié)目的整體效果。此外,節(jié)目之間的情緒聯結也比較重要。在一起導致意外傷亡事故的新聞后緊接著一條鑼鼓喧天的新聞,顯然就不太合適。新聞編排也要機動靈活,在遇到有突發(fā)事件或有獨家報道的新聞出現時,要根據新聞價值的大小和受眾的興趣所向進行適當調節(jié)。
參考文獻:
[1]蔣貽杰,新聞采訪與寫作教程,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8.
[2]歐陽霞,新聞采訪與寫作,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10.
[3]黃匡宇,當代電視新聞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2.
[4]葉子,現代電視新聞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