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哉)
?
紅軍飛奪瀘定橋:毛澤東看到什么眼含熱淚
楊成武出生千福建省長汀縣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庭。1925年春,他考進福建長汀省立第七中學,經(jīng)常和同學們走上街頭,參加游行示威活動。
1929年1月的一個晚上,幾十個農(nóng)會會員和楊成武等同學沖進民團團部,大刀片往兩個團丁脖子上一架,沒費一槍一彈,繳了全部槍支,勝利完成首次暴動任務(wù)。15歲的楊成武擔任了少年武裝先鋒隊大隊長。毛澤東率領(lǐng)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4軍進入長汀縣境內(nèi),與楊成武等人會師。從此,楊成武成為紅四軍的一員。1931年,調(diào)任紅11師32團政治委員,這時他還未滿17歲。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央紅軍被迫長征。楊成武率部作為中央紅軍的先頭團,突破國民黨軍的四道封鎖線,血戰(zhàn)湘江,突破烏江,一次又一次打開前進的道路。紅軍主力趕到安順場渡口,只找到三只小船;全軍人馬至少得二十天才能渡完。怎么辦?毛澤東決定分兵渡河。伯承、榮臻率部從安順場渡河,為右縱隊;楊成武率第二師第四團沿河西岸北進,奪取瀘定橋,為左縱隊。中央縱隊和紅軍主力從瀘定橋過河。
深夜,楊成武接到軍委急電,他揚鞭策馬飛奔二三十里,滿頭大汗趕到毛澤東的住處。毛澤東吸著煙,踱著步:能否奪取瀘定橋,關(guān)乎紅軍的命運。倘若奪橋失利——他把那兩張國民黨要紅軍做石達開第二的傳單交給楊成武:你們要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蔣介石的夢想是不會得逞的!
毛澤東掏出懷表看了看:現(xiàn)在是27日晨4時,全程320里,限你們兩天,也就是30日晨6時趕到,下午6時前,奪取瀘定僑!最后,他緊緊地握住楊成武的手動情地說:成武啊,兩萬多紅軍的命運就交給你們啦!紅四團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第一天,架了一座橋,打了三次仗,走到半夜才休息,只趕了80里路。第二天5時上路,軍團部命令:29日奪取瀘定橋。到瀘定橋還有240里,一天走完240里,難??!緊急動員之后,部隊像長了翅膀一樣飛速行軍,楊成武忘了傷痛,跳下馬來,牽著馬韁繩與戰(zhàn)上們一起徒步前進。他們來到猛虎崗南麓村:隘口處駐有敵人的一個營。三連摸上去,給敵人來了個突然襲擊,敵人無法招架。村子里駐著敵人一個團部和一個營,聽到槍聲昏頭昏腦地逃跑了。戰(zhàn)士們一口氣跑了四五十里路,一天沒吃上飯,肚子餓得難以支持。天下著暴雨,為加快行軍速度,楊成武命令戰(zhàn)士們互相攙扶,走不動的拄上拐杖:餓了,就嚼口生米,渴了,就捧雨水喝。為了阻擋紅軍渡河,敵人放起了大火,東橋頭成了一片火海、嚴嚴實實地封死突擊隊上岸的通道,楊成武急了,翻身躍出指揮所,沖向剛剛鋪上的橋板,跑到最前面,用手彎成喇叭型,大喊:同志們,莫怕火,沖過去就是勝利!沖呀!沖呀!
紅軍戰(zhàn)士高舉著紅旗,沖過瀘定橋。兩天后他們迎來了毛澤東。楊成武掏出那兩張傳單,遞給毛澤東,說:這是全團指戰(zhàn)員用鮮血染紅的。毛澤東的眼睛濕潤了,緩緩地脫下軍帽,朱德、周恩來等也脫下軍帽,向著大渡河水奔騰而去的方向,微微地低下頭。
軍委在瀘定橋頭召開慶功大會,獎給紅四團錦旗,還為18名勇士和犧牲的4名烈士以及黃天湘和楊成武發(fā)了獎,獎品是標有中革軍委獎的列寧服。那套列寧服,楊成武一直珍藏著。
(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