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國棟
【原文節(jié)選】
這一次是列那狐在引誘獵人。
他像前一天一樣,東繞西拐,又把大群獵狗和獵手引到城堡的吊橋邊,接著,如同第一次一樣,消失得無影無蹤,誰也無法再找到他了。
一連三天,列那狐都是這樣戲弄他們:早上,人們看到他在林中空地上乘涼,便去獵捕他,他卻很快離奇地失蹤了。城堡里的人們以為是著了魔。第四天,王爺因為有親戚帶著厚禮來拜訪他,所以對這件事情稍微放松了一點兒。
人們起勁地獵取野豬,對列那狐也就不大注意了。晚上,獵人們回來時又看到了仿佛故意等著他們的這只狐貍,于是他們又向他撲去。
跟前幾天一樣,列那狐又立刻不見了。這件事成了大家與客人談話的主題。
晚飯時,桌上擺滿了大盤新鮮野味。坐在安樂椅上的客人抬頭看著墻上說:“哦,贊美上帝,你這兒掛著那么珍貴的十張狐皮。你想獵取的那一只也跟這些一樣精美嗎?”
“十張?”主人驚奇地問,因為到底有幾張狐皮他記得很清楚,“不,只有九張?!?/p>
他還沒有來得及繼續(xù)說下去,門外傳來了狗叫聲。
客人笑了起來:“那是我?guī)淼墓?,他對我很忠實,從來不離開我?!彼f,“夫人,是否可吩咐使女讓他進來,像慣常那樣躺在我的腳邊。他跟隨我多年,成了我的伙伴了。”
傭人開了門,狗就進來了。但是他根本不去主人的腳邊,而是朝墻上掛著的狐皮狂叫起來。
“這是怎么回事?”王爺說,“我們原來只有九張狐皮,現(xiàn)在卻成了十張?!?/p>
于是王爺走近墻壁仔細觀看。
“閣下!”他叫起來,“這簡直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你瞧,在這幾張狐皮中間,不就有那只叫我們找得好苦的活狐貍嗎?他在那兒高高地吊著裝死呢??墒沁@一次,他逃不了啦!”
他伸手去抓列那狐,列那狐狠狠咬了他一口,然后趁大家因發(fā)現(xiàn)他而亂叫亂嚷的時候,又一次逃跑了。
當人們想到應該趕快拽起吊橋時,他已經(jīng)逃得很遠了。他輕快地笑了,為自己能這樣成功地捉弄了整整一大批獵人而高興?!咀髡吆喗椤?/p>
作者瑪·阿希·季諾夫人生活在12-13世紀的法國,受《伊索寓言》的影響,她根據(jù)當時流傳于法國的民間寓言故事,編寫了《列那狐的故事》,以影射當時的法國社會。
“狐貍列那”的故事大約在1170年到1250年期間成形,最初是長篇故事詩,作者有許多人,絕大多數(shù)已經(jīng)難以查考。后來還有不少續(xù)篇和仿作,連德國大詩人歌德都根據(jù)這個故事寫過敘事詩《列那狐》。今天流傳最廣的版本是法國女作家瑪·阿?!ぜ局Z夫人改寫的33篇的散文體故事,相當于一部長篇小說。
【作品鑒賞】
說起狐貍,你馬上會想起“狐假虎威”“狐貍和烏鴉”的故事。在這本書中,有很多關于狐貍的故事,而且它還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列那。
《狐貍列那的故事》原是一部故事詩,其中的角色大多數(shù)是飛禽走獸,所以又稱為動物故事詩。它的材料來源十分豐富,主體部分是法國北部地區(qū)的民間傳說,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古希臘、羅馬寓言,日耳曼民族、印度等東方國家的故事,因此書中有許多似曾相識的故事。大約在10世紀或11世紀時,就出現(xiàn)了“狐貍列那”的故事詩,許多無名詩人為了娛樂,隨口編誦,不斷修改和增補,形成一個以“狐貍列那”為主角的故事詩系列。后來有人把這些故事詩改寫成散文,成為帶有強烈諷刺意味的文藝作品。
列那是一只非常狡猾、善于利用別人的弱點、花言巧語、耍弄陰謀詭計和騙術的狐貍。在它面前,無論是專橫愚昧的獅王、遲鈍的雄狼葉森格侖、粗魯?shù)墓沸懿獊?,還是同樣狡猾的雄貓?zhí)菖?、愛慕虛榮的公雞向特格雷和烏鴉田斯令,甚至人類都難逃它的圈套,吃盡苦頭。列那玩弄獅王,又輕而易舉地救了它,讓它對自己感激涕零;葉森格侖愛吃魚,列那告訴它,用尾巴綁著吊桶可以在冰河里釣到魚,結(jié)果葉森格侖失去了美麗的尾巴;勃侖貪吃蜂蜜,列那把它領到馬蜂窩旁,捅翻了蜂窩,無處可逃的勃侖拼命把頭往樹干的縫隙里鉆;列那還對梯培說,農(nóng)民家的儲藏室有許多美味的食品,梯培經(jīng)不住誘惑,鉆進了農(nóng)民布置的機關……
裝死是列那的絕活,屢試不爽。往大路當中一躺,身體柔軟無力,舌頭拖在嘴外,眼睛閉著,像極了暴死的樣子。魚販子趕著車路過,見到“死”列那十分高興。心想,把狐貍拿到集市上去,多少能賣點錢,這張皮可以留下來做件衣服。于是把列那放在裝滿魚的貨車上。這下,正中列那下懷,它痛痛快快地吃了一頓豐美的午飯,拿走了許多鰻魚不說,還大肆嘲笑了魚販子一番。
《狐貍列那的故事》是社會的寫真。書中所出現(xiàn)的動物,象征著現(xiàn)實社會中的人。獅子諾勃勒是國王的象征,狗熊勃侖、雄狼葉森格侖、狐貍列那等強有力的動物,代表貴族和大臣。在故事發(fā)生的那個時代,那個社會,只有像列那那樣善于說謊、狡詐奸滑、阿諛奉承的家伙才能占上風。列那遭到農(nóng)民老婆的暗算后,憤憤地說:“瞧吧,真誠和老實,在人世中毫無好處;我弄得這樣下場,不是一個最有力的證明嗎?”
《狐貍列那的故事》既是一部法國封建社會的風俗畫,又是一部可愛的童話。不論成年和兒童都會成為這些故事中逼真的獸國情景和主角列那的絕世狡猾與機靈所吸引住。
【人物性格分析】
列那:狐貍列那是一個貴族男爵,陰險狡猾,能言善辯,具有反叛精神。他敢捉弄獅王,殺害大臣。他嘲笑教會,幾乎無法無天,總是能夠憑借自己的聰明機智走出絕境,但又殘忍地肆意欺凌和虐殺沒有防衛(wèi)能力的小動物,讓人又愛又恨。
葉森格侖:雄狼葉森格侖,一個有權有勢、愚蠢而又自作聰明的男爵,也是列那認的舅舅。因為自己的愚蠢,他經(jīng)常被列那捉弄。但每當遇到倒霉事他都認為是自己運氣不好,后加入控訴列那的隊伍,成了列那的敵人,被列那借給獅王治病為由剝了皮。
梯培:雄貓?zhí)菖?,一個與精明得列那不相上下的角色,曾與列那合作搶了雄狗柯爾特的香腸、偷喝農(nóng)夫家的牛奶,最后因為與列那彼此不信任不歡而散。他為獅王效勞去傳喚過列那,被列那設計陷害。最后他看清形勢及時溜掉才避免了被列那剝皮的悲慘結(jié)局。
梅賞支:白頰鳥梅賞支聰明、睿智,面對能言善辯、花言巧語的列那,能夠保持清醒的認識和自己獨立的判斷,最后不但沒有成為列那的美食,而且成功捉弄了列那,打擊了其囂張氣焰。他是弱小動物的代表,卻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保全了自己。
特格雷:一只雄美、驕傲的公雞。他不聽母雞品特的好言相勸,相信了列那的花言巧語,被列那狐抓住,險些丟掉性命。后來,他再次輕信列那,帶領母雞和小雞們走出園子,害得好多小雞被列那咬死,只好帶領母雞品特到獅王那里控告列那。
諾勃勒:獅子諾勃勒是動物王國的國王,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驕傲自大,剛愎自用。在審訊列那時被列那用“寶藏”迷惑使其逃脫,后因列那治好了他的病而對其寵信有加,常常被列那利用和戲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