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占山
一
上世紀(jì)70年代初,我國正處在“文革”時期,國家經(jīng)濟還非常落后??嗉滋煜碌奈骱9痰貐^(qū),人民的生產(chǎn)和生活條件更是捉襟見肘。我的童年正是在這個艱難困苦的時期度過的。
我的故鄉(xiāng)是黃土高原丘陵區(qū)一個叫杏樹灣的美麗小山村。這里,有一片杏樹林。每年春天花開時節(jié),粉白的杏花綴滿枝頭,遠遠望去,簡直是一片花的海洋。走在林間,芳香撲鼻,蝴蝶、蜜蜂在花叢間來回飛舞。一陣微風(fēng)吹過,粉白的花瓣就像雪花一樣紛紛飄落。記憶中村莊里有七八個未到上學(xué)年齡的小伙伴,白天除了吃飯,很少鉆在自己的家里,每天都會約定在杏樹林里玩。
大約五六歲正在瘋玩的時候,父親叫我跟著哥哥去上學(xué),我無憂無慮、鉆山爬樹的頑童時期就此結(jié)束。從此,我背上母親縫制的花書包去學(xué)校了。當(dāng)時的學(xué)校是一個大場院子,聽大人說,是以前吃大鍋飯時生產(chǎn)隊的養(yǎng)豬場。我正式上一年級之前的學(xué)校時光就是在這里消磨的。當(dāng)然,那時不叫幼兒班,也不叫學(xué)前班。隱約記得我們剛?cè)雽W(xué)的學(xué)生都編在乙班,第二年升到甲班,滿七歲就上一年級了。
歲月的長河永遠湮沒不了年少的記憶,這段隱隱約約的上學(xué)印象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我的夢境里。學(xué)校院子里有5孔窯洞,中間兩孔已塌方,把窯洞堵了半截,上面露著一個半圓的窯口。老師住在最左面的1孔窯洞里。這孔窯洞較小,約七尺高,一丈深,一進門就是一面土炕,往里面看,放著一條小方桌,黑黑的,看來是有些年成了。聽一位姓王的同學(xué)說,是隊長從他家借來用于老師辦公的,我不大懂得。老師在桌子上面放著學(xué)生的作業(yè)本、他的教課書和半盒長短不一的白色粉筆。右面緊挨著的大窯洞就是我們的教室。跟老師住的窯洞比起來又大又深,窯中間是過道,兩邊各有兩行土臺,土臺上面擱著木板。上課的時候,學(xué)生就爬在木板上面寫字,沒有椅子。最右面的大窯洞是生產(chǎn)隊里的倉庫,里面究竟有多大,不得而知。課余時間我們爬在地上,從門檻下的小縫窺視倉庫里面的糧食,也常常對著倉庫兩扇木門上面的大鐵鎖發(fā)呆……
學(xué)校只有一位老師,姓張,是本村人。約二十五六歲,中等個兒,微卷的頭發(fā),一雙黑黝黝的大眼睛,一直面帶微笑。上身穿一件舊黃軍裝,下身穿一條打了補丁的淡藍色褲子,一雙嶄新的膠底布鞋,走起路來步子邁得很結(jié)實。他對待學(xué)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態(tài)度很溫和,從不打罵學(xué)生,我們也非常喜歡和他在一起。他家離學(xué)校較遠,中午一般不回去吃飯,每天背的糜面饃饃經(jīng)常給我們吃。偶爾,中午還會去學(xué)生家吃飯。
記憶中,張老師發(fā)過一次火。那天,他下午來得很遲,有六七個孩子從倉庫門口抬來一個舊梯架,我們幾個孩子在下面穩(wěn)著,讓一個孩子爬上梯子在崖面上掏麻雀窩。他拉出一團雜草做成的窩,我們已看到幾個毛絨絨的小鳥時,張老師走進了院子,大喊了一聲,我們手腳都開始抖起來,梯子上的孩子也乖乖地溜了下來,老師把他叫去訓(xùn)斥,我們灰溜溜鉆進窯洞背書去了。
這次事件后,我們漸漸有點怕張老師,但從那以后,張老師再也沒有嚴(yán)厲地批評過我們。每天上午都是在教室里上課,下午學(xué)生用廢電池芯在院子里寫字。炎熱的夏天,我們臉曬得就像炭一樣黑;寒冷的冬天,我們一邊寫字,一邊還要把手拿到嘴邊哈氣取暖。那時學(xué)的內(nèi)容大都忘卻,只有漢語拼音a o e b p m f……以及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世界人民大團結(jié)萬歲等口號,至今記憶猶新。
當(dāng)太陽的影子爬上院子半截土墻后,張老師依舊走出窯洞,用一根發(fā)銹的小鐵棒敲擊掛在院內(nèi)一棵大楊樹上的半片犁鏵,我們知道這是放學(xué)的鈴聲了。然后,沖出教室,等待老師散學(xué)的口令。之后,排著長隊,唱著老師教的革命歌曲走在回家的路上,悠揚的歌聲在山間回蕩。
二
春天,冰封的河面開始消融,一條細細的河水緩緩向東流去。冬小麥開始返青,山間的小草也綠了起來。于是,漫山遍野的山花也競相開放了。一年之計在于春,這是孩子們充滿希望的季節(jié)。
輕輕的春風(fēng)吹著,這是放風(fēng)箏的最好時節(jié)。幾個小伙伴,手提五彩斑斕的風(fēng)箏,拿一卷長線繩,來到麥場空地上。然后,麻利地挽好繩子,讓風(fēng)箏徐徐飛向天空。這時,風(fēng)箏如同一只輕盈的蝴蝶,在天空翩翩起舞。漸漸飛上去,又如一只雄鷹展翅翱翔,在空中盤旋。一陣微風(fēng)過后,又像一只在戰(zhàn)斗中被擊中的飛機,墜了下來,撲向大地。
清明將至,天漸漸地?zé)崞饋?,也漸漸地長起來。在那個艱難的歲月,正值青黃不接的時候,人們大多處于半饑餓狀態(tài)。轉(zhuǎn)眼間,山坡上,一坨坨苜蓿慢慢地長出了新芽,隨后,就是綠綠的一片,給人以生命的期盼。放學(xué)以后,每人拿一把小鏟子去鏟苜蓿菜,不一會兒,就滿滿一簍子。晚上,母親在煤油燈下,撿掉蒿草,用水煮熟后,盛一碟子,放上鹽,再調(diào)上漿水,就成了當(dāng)時最好的菜。偶爾,也會洗凈拌在面里,烙成菜餅吃。一想起,那剛出鍋菜餅的香味就往人鼻子里鉆。
村頭幾棵大榆樹上結(jié)的榆錢開始泛黃,也到可以吃的時候。星期天,我們約定一起去摘榆錢。等人到齊后,一個個脫掉鞋子,猴子似地爬上樹開始摘,直到每個人身上的口袋全部裝滿時,才溜下來,坐在樹陰下享受自己的勞動果實。漸漸地,山里能充饑的東西多了起來。比如說,苦苦菜。是那個年代的救命菜。春夏之交,田野里,一株一株,一片一片的,嫩綠地生長著。我們?nèi)宄扇旱厝ョP菜,要是運氣好,遇到成片的菜,不一會兒,就會鏟滿一籃子,提回家用開水一煮,拌著非常好吃。轉(zhuǎn)眼間,山杏也長成指拇蛋大,看到滿樹的小果實,孩子們饞涎欲滴。上學(xué)路上,順便摘上一口袋,在學(xué)校吃。
夏天,天氣炎熱。鳥兒在天空自由地飛翔,不時地鳴叫幾聲。地上各種小動物忙碌地活動著。大地像鋪上了一層厚厚的綠色毯子。這個季節(jié),正是植物孕育果實的時候,也是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候。走在上學(xué)的路上,看那層層梯田里的冬小麥一天天由拔節(jié)、揚花、抽穗到稔熟,麥田由碧綠變?yōu)榻瘘S色。在夏風(fēng)的吹拂下,層層麥波蕩漾。這時,離放署假的日子不遠了。
假期里,孩子們和大人一樣,也特別地忙碌,主要的任務(wù)是放牛、割草、拾麥穗。午飯過后,我們把牛趕到山坡上,牛兒悠閑地吃草,小伙伴們快樂地玩耍。記得最有趣的游戲,也是平日玩得最多的是抓石子。我們分頭在溝里拾些小石頭,然后,放在一起,挑選五個大小差不多的圓石頭,再打砂鍋分對家,四個人一組,一共抓十爐子,誰先抓滿就算贏家。贏家要用石子研輸家的腳踝,落后幾爐就要研幾下。之后,再開始下一輪的對決,常常在我們玩得忘乎所以時,牛已跑進糧食地里偷吃,比賽也隨著大人的喊罵聲而結(jié)束。
拾麥穗是暑假一項重要的活兒。在金黃的麥田里,大人在前面割,孩子跟在后面拾丟在地上的麥穗。誠實勞動得到的果實往往滿足不了小孩子的欲望。有時,我們也做損公肥私的事。在看不見大人的時候,就把麥捆甩進水壕里,急急忙忙把麥穗割下裝進背篼里。晚上,母親在不知情的時候,還會表揚我。另一件讓我們高興的事是摘馬兒豆豆,到現(xiàn)在也不知道它的學(xué)名叫什么。果實像葡萄,熟的過程也是由綠變紅再變黑,里面有一個硬核,熟透了的果實很甜。有時,摘一口袋,一邊放牛,一邊吃,非常香甜。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這個季節(jié),即使最窮家庭的孩子,也能吃得飽,不至于挨餓。孩子們都會帶著洋芋、玉米、紅蘿卜等好吃的東西在學(xué)校里吃。雨也多起來,有時,陰雨連綿,十天半月見不到太陽。一場大雨后,三五個孩子一起吆喝著去灌黃鼠。黃鼠窩一般是一個圓圓的小洞口,洞穴向下,最適宜用水灌。我們用鐵鍬堵一壩水,用木桶一桶一桶地灌水,等水快滿了,黃鼠也就在窩里呆不住了。從洞里爬出來,麻利的小伙伴,抓住用繩子捆住四個爪子,裝進桶里,回家做美味的晚餐。
生產(chǎn)隊里每年都要種一洼向日葵。開花時,黃橙橙的花盤上開著圓輪似的花朵,花輪中間是金燦燦的花蕊,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蜜蜂嗡嗡地時而飛起,時而落在花上忙碌著。遠處眺望,仿佛一幅美麗的水彩畫。不久,向日葵的葉子由綠變黃,花盤外的花瓣也漸漸枯萎,花盤內(nèi)花蕊下面的果實開始熟了。放學(xué)路上,幾個孩子就約定去偷生產(chǎn)隊里的向日葵。指定一個跑得快的,回家取一把刀子,藏在衣服下面。等到夜幕降臨時,就鉆進地里,用刀割下葵花頭,貓下身子,每人搓一口袋。然后,急急忙忙地跑回家。
冬天,是農(nóng)閑季節(jié),天漸漸短起來。孩子戶外活動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了。于是,我們就盼著雪天的到來。清晨,從土炕上爬起,打開門一看,啊,夜里下雪了。院子里、土墻上、樹枝上、麥草垛上落了一層厚厚的白雪。天地一色,渾渾茫茫,仿佛一個童話般的世界。我們就喊上平日里一起玩耍的小伙伴,走在又厚又輕的雪地上,就像走在軟軟的雪白棉被上,是那么的愜意。這時,與他們一起,你扔我灑打雪仗玩得不亦樂乎!
下雪天,天氣非常寒冷。七八個小孩凍得臉上發(fā)紫,在院子里、麥場上,開始堆雪人。一會兒,雪人就堆成了,那一個個小雪人天真爛漫,對著我們笑。雪天最癡迷的一件事就是扣麻雀。幾個小孩吆喝到一起,用一根長繩子一頭栓一個約八寸長的小木棍,一頭由一個孩子用手拉著。栓小木棍的那邊用木棍的一端頂著篩子,篩子下面撒上糜子,我們蹲在窯洞門檻里面觀察,等麻雀鉆到篩子下面吃糜子時,用力拉繩子,篩子就扣在地上,麻雀自然也扣到下面。跑出去,把篩子抬起一條縫,把手伸進去,把麻雀一個個抓出來。埋在灶火里燒著吃或用開水燙后,褪毛開膛取出五臟,煮著吃。那種香味是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的。
冬至過后,天天盼著新年的到來。因為過新年就能吃上肉,穿上新衣裳,還能買水果糖,吃餃子,跟小朋友們一起放鞭炮,跟大人一起去遠處的親戚家拜年。
歲月無情,在我進入中年行列的某一天,我恍然明白,離我漸行漸遠的童年,原本是一個人一生的夢境。那一刻,我是多么懷念人生最難忘的美好快樂、充滿遐想的童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