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線上線下緊密聯(lián)系很重要
點評:現(xiàn)代物流報編輯胡國華
其實,“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研究用戶習慣和需求的改變。近幾年,我國新型商業(yè)連鎖經營模式開始火爆,其勢絕不輸給網店經營,比如7-11、名創(chuàng)優(yōu)品等。與之相反的是傳統(tǒng)百貨類商家并不景氣,特別是服裝百貨受電商沖擊較大,一度被稱為線上店鋪的試衣間。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傳統(tǒng)經營模式、風格等影響,加之成本逐高,實體經營就越來越不被看好。
O2O模式看似解了這種尷尬,卻沒有非常成功的例子。實際上,商家要想發(fā)揮實體店優(yōu)勢,不僅要注重區(qū)域位置和商業(yè)環(huán)境的選擇,還要注重改變經營方式,過去那些商場式的店面模式已經令人厭倦,顧客逛街真心累,改變這種售賣方式為主動參與性方式,而且沒有花錢被宰的擔擾,想必會有更多人愿意逛街。
另外,如能同時打通線上渠道,使線上零售和線下緊密銜接、關聯(lián)對比,像蘇寧那樣讓顧客在店里把玩著實物,看著手機,選擇最適合的那款產品。想必這樣的實體店也會很有出路。
新浪網友乙
看到這個案例使我想起格力董明珠與小米雷軍的對賭,現(xiàn)在看來小米在網上銷售也不盡如人意,被迫下調了銷售指標。而格力與它的對手美的線上線下并進的策略相比,顯然已處于下風。這也就是說,單獨的線上或線下都不能與市場需求相適應。實體店向線上轉型,是在做好自己實體店的基礎上,再打開一扇線上的大門,雙軌并進,擴大銷售額。因此,案例中的惠興百貨搞“實體店+”,是一項不錯的選擇,成功幾率很大。
新浪網友丙
中國有中國的情況,與國外無法相比。現(xiàn)實中,中國網上賣得很火,而實體店日漸衰落,尤其是那些綜合型賣場的百貨公司,餐飲、娛樂這塊還可以,百貨零售業(yè)那塊慘不忍睹啊。很多地方的萬達廣場都已歇業(yè)關門,年輕人都去網上購物了,誰還去商場買東西?商場歇業(yè)關門很正常嘛,指望老年人挑起商場購物的重任,老年人還真沒有那個實力。所以,要看清中國的情況,別跟外國相比,盡管咱這兒網上賣的假貨甚多,可便宜呀,很多網上購物的不就是圖便宜嗎?惠興百貨加入互聯(lián)網元素,實體店+線上適應中國國情,再做好服務工作,完全可以提升銷售業(yè)績。
新浪網友丁
線下體驗,線上購物,是最新的營銷方式。然而,國內的實體店同質化嚴重,購物者根本沒有什么印象,他又如何去你的線上去購物呢?要讓潛在的購物者記住你這家實體店,你就得標新立異,吸引人們駐足流連,人們在店里停留的時間越長久,購物欲望也就會越強。這樣,也就會達到線下體驗,線上購物的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