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2- 1974,海南文昌人,開國大將
在解放軍的十位大將中,張云逸極具傳奇色彩。他年齡大,授銜時已63歲;工資高,是唯一拿元帥工資的大將;資歷老,參加過同盟會,1926年加入共產(chǎn)黨時已是國民革命軍的少將參謀長;他戎馬一生,卻從未受過傷,人稱“福將”。
1892年,張云逸出生在海南文昌縣頭苑區(qū)上僚村一個農(nóng)民家庭里。16歲時,張云逸來到廣州,在當軍官的同鄉(xiāng)趙士槐家里當勤雜工。當年春天,廣州黃埔陸軍小學招生,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被錄取。次年,他秘密加入同盟會。
1911年4月,張云逸參加了黃花崗起義,在800人組成的先鋒隊里,張云逸任炸彈隊隊長。4月27日,“先鋒隊”隨黃興攻打兩廣總督衙門,激戰(zhàn)大半天后寡不敵眾,被迫退到街巷去與清軍展開巷戰(zhàn)。張云逸等人被困于一民宅中,炸彈已經(jīng)打光,人員死傷甚眾,奉命撤出戰(zhàn)斗,但由于道口均被重兵把守,搜捕極為嚴密,即便化裝也無法出城。第二天早上,張云逸挎起竹籃,假裝去買菜,上街尋找突圍的路口。再折返回來時,民宅被清軍闖入,所有起義軍同仁均被槍殺,喻培倫、林時爽、方聲洞、李文甫、林覺民、徐廣滔等人血染街頭。張云逸藏在圍觀的路人中,加上身材矮小,相貌敦厚,清軍從他身旁嘯呼而過,竟未發(fā)覺。張云逸曾說:“如果那時我不出去買菜,就將是黃花崗七十三烈士了?!?/p>
1926年北伐時,張云逸已經(jīng)是國民革命軍的少將參謀長。這年10月,張云逸在武漢秘密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時年34歲。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25師參謀長的張云逸,仍留在國民黨軍隊中,開展秘密工作,積極支持和掩護25師政治部主任李碩勛和73團團長周士第率部參加南昌起義。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張云逸任八軍團參謀長。年底,紅軍向貴州進發(fā),他率偵察隊先行,保障主力占領黎平。中央政治局接受毛澤東的主張,放棄北上與紅二、六軍團會合的計劃,決定西渡烏江北上。張云逸親自勘察地形、選擇渡口;渡江時,他率工兵部隊架設江界河浮橋,保障紅一軍團主攻部隊和中央軍委直屬縱隊渡過烏江。
1937年10月,南方八省的紅軍游擊隊整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翱紤]到新四軍的軍長必須是國共兩黨都能接受的合適人選,軍長的人選一直懸而未決?!睆埞鈻|說:“父親在北伐戰(zhàn)爭中與葉挺建立了深厚的戰(zhàn)友情誼,便主動去找葉挺,邀其復出參加抗戰(zhàn)。”
1938年1月6日,新四軍軍部在南昌掛牌,葉挺任軍長,項英任副軍長,張云逸任參謀長兼第三支隊司令員,袁國平任政治部主任?!案赣H主持新四軍工作那段時期,后來被評價為新四軍發(fā)展最快,執(zhí)行黨中央決定最好的一段時期。
1949年9月22日,中共中央決定張云逸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第二書記、中共廣西省委書記兼省政府主席。12月14日,廣西全境解放。張云逸進入廣西后,指揮了大規(guī)模的剿匪行動,消滅土匪11萬多人。當時,張云逸還被稱為“懂經(jīng)濟的軍事家”。廣西工業(yè)基礎差不多等于零,連最基本的蠟燭、釘子都不能生產(chǎn)。初到廣西的張云逸寫信給陳毅和饒漱石,從上海把一批工業(yè)和企業(yè)搬遷到廣西,技術、設備、人員、管理整體“連根拔起”。于是,大批上海人在廣西安了家。一名廣西報紙的編輯曾對張光東說:“就是你們家老頭子把我們這一家子搬過來的?!?/p>
新中國成立前的廣西一塊海都沒有,完全是一個內(nèi)陸省區(qū)。新中國成立后,張云逸向葉帥從廣東要了一塊海,就是北部灣區(qū)域,孫中山曾經(jīng)計劃要在此建設民主中國的一個深水港。如今,張云逸要來的出??冢顝V西在中國與東盟自由貿(mào)易區(qū)的合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1974年,是張云逸生命的最后一年。11月初,剛恢復工作的鄧小平到醫(yī)院探望他,緊握著他的手說:“我們是老戰(zhàn)友,相識45年啦。”他當時說話已經(jīng)困難,握著鄧小平的手頷首示意,目送鄧小平緩慢退出病房。11月19日,張云逸在北京病逝,享年82歲。
(摘自《羊城晚報》2011年2月19日,張光東/口述,周海濱/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