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齊梅
[摘 要]本文從寢室和諧人際關系談起,分析大學生寢室矛盾沖突的成因,并淺議改善大學生寢室人際關系,促進和諧的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寢室人際關系;沖突矛盾;對策
筆者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多年,深切體會到做學生工作不難,做好學生工作不易,尤其對學生寢室管理。為提高大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課堂時間逐漸減少,自行安排的時間逐漸增多,寢室成為大學生在校滯留時間最長的地方,寢室人際關系處理不好,會造成寢室成員間的矛盾沖突,甚至會造成極端事件的發(fā)生,會嚴重影響大學生的學習生活、身心健康,實現自身價值。應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一、寢室和諧人際關系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一)和諧的寢室人際關系將會促進大學新生盡快的適應大學生活。大學生活與高中生活有著很大的不同,很多新生都不能盡快的轉變自己的角色,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大家生活在一個和諧的寢室中,相互鼓勵、相互幫助,那么將更加有利于使自己與他人很好的適應大學這樣一個新鮮的環(huán)境。
(二)和諧的寢室人際關系將會促使自己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F在的很多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可能養(yǎng)成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不利于構建和諧的寢室人際關系。要想構建和諧的寢室人際關系就要有意識的改掉壞習慣,盡快融入到寢室這個集體中,才能與室友其樂融融的學習與生活。
(三)和諧的寢室人際關系將會促進自己的身心健康。幾個相互獨立的個體要在一起緊密的生活四年,這就需要大學生進行換位思考,能將心比心,能從別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進而解決問題。這些思維的互動不僅能促進和諧寢室人際關系,在以后面臨的學業(yè)壓力和就業(yè)壓力情況下也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
(四)和諧的寢室人際關系將會促進大學生學習的進步。大學的重點還是學習,如果你身處和諧的寢室中,它能為個人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寬松有利的環(huán)境,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學習氛圍將會感染你自覺的去學習,促進自身的發(fā)展。
(五)和諧的寢室人際關系將會對畢業(yè)后的大學生有著長遠的影響。從就業(yè)角度講,大學生畢業(yè)后無論從事何種職業(yè),都必須面臨人際關系的重建和適應。特別是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相當重視團結合作的精神。大學是大學生走向社會的演練場,而寢室人際關系則是大學人際關系構建的關鍵點,所以和諧的寢室人際關系將有利于大學生個人社會化的順利完成。
二、大學生寢室人際關系不和諧的成因
(一)個人主義思想作怪。當代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多以自我為中心,過于驕縱。進入大學后就過上了寢室的集體生活,但一些學生沒有適應角色的轉變,仍以自我為中心,這樣就會導致寢室同學間人際關系的不和諧。
(二)生活習慣差異。大學同學大都來自全國各地,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和風俗。這些情況若相互之間無法包容謙讓,便會導致寢室人際關系的不和諧。
(三)經濟條件差距大。家庭環(huán)境優(yōu)越的學生使用的物品、穿著、配飾等多為名牌;家庭環(huán)境貧困的學生使用的物品、穿著多為經濟型的。由此兩方面同學的金錢觀、價值觀會有所不同,同時一些面對家境比自己優(yōu)越很多的同學,會有一些自卑感,情緒疏導不暢,便造成性格的扭曲,引發(fā)寢室同學間的矛盾沖突。
(四)心理不平衡。由于同寢室同學個人能力的差異,會造成寢室同學個人發(fā)展的不同,如學生干部競選成功與失敗,獎助學金獲得與未獲得,入黨與未入黨,學習成績好與差等等,會使一些同學產生嫉妒心、自卑感、心理不平衡,慢慢產生厭惡感,逐漸激起寢室的矛盾沖突。
(五)缺少必要溝通。面對室友間產生的誤會,性格外向的學生往往會選擇積極溝通或直接挑明問題,問題容易解決;而性格內向的學生往往選擇忍讓或者沉默的方式來處理問題,與對方沒有進行有效的直面溝通,而對方或許還未注意到自己的行為已給別人帶來困擾或傷害,還繼續(xù)行為。誤會、矛盾便會慢慢積累,最終會導致寢室同學間更大的矛盾沖突。
(六)“小團體”效應。高校一般實行“多人制”寢室,在同寢同學相處的過程中,會慢慢地形成小團體,當小團體中的一員和另外一位室友出現矛盾,天平自然會向關系密切的一方傾斜,造成矛盾沖突的擴大化。
(七)寢室隨機分配。目前,高校宿舍管理分配是在學生入學前隨機進行分配,因此可能會將性格不和,生活習慣難以調和的同學分到一個宿舍住,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寢室矛盾沖突的發(fā)生幾率。
三、改善大學生寢室人際關系不和諧的有效途徑
(一)擺正心態(tài),求同存異,為建立寢室的和諧人際關系積極努力。由于同學來自不同的地域,生活環(huán)境、家庭背景、成長經歷、性格特征、價值取向等的不同,必然會產生一些撞擊,處理不好就會產生矛盾。作為寢室大家庭中的一員,不僅要放低心態(tài),站在走進、了解和融合的角度做好和性格不同的室友長期共處的準備,而且要主動交往,注意和寢室同學的溝通,每位同學都應該將寢室的和諧作為自己的責任。
(二)完善自己的個性品質。個性成熟的人可以很好地理解別人,容忍別人的不足和缺陷,給人以親切感。無論是處理今天的寢室人際關系還是日后的職場關系,實際上都反映人的社會生存能力。大學生應注意自己人格的完善,加強自身修養(yǎng),平等真誠地對待室友,換位思考、消除隔閡,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系。
(三)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日常的起居休息盡量不要影響到其他同學。面對不兼容的情況可以從調整自己做起,比如作息時間的沖突,只要適當調整彼此的時間節(jié)奏并多加注意,也是可以避免的。此外寢室成員還應注意生活小節(jié),管理好自己的物品,不為一些小事爭論不休等。
(四)掌握人際交往的技巧,談吐有分寸。一般情況下,每個人都能處理好人際交往中的多數環(huán)節(jié)。真正需要技巧的情況并不是很多,大多數在寢室人緣不好的同學是在交往中沒有把握好分寸。比如對別人的事情好奇心過強,引起同學的反感;總是喜歡吹噓自己,或者在交往中一味的抬高對方都會讓人覺得不真誠;助人為樂是一種美德,但替人做主則會受到警惕或傷人自尊??傊?,在人際交往中要不斷的總結經驗,把握好分寸。 。
參考文獻:
[1]董珊,寢室人際關系對大學新生的影響[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
[2]王甫勤.大學寢室人際關系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大學 教育 科學 》,20081.
[3]申艷婷,大學生和諧寢室人際關系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yè)》,2008,2.
[4]張妍萃;大學生宿舍氣氛調查及其與心理健康的關系分析[D];西南大學;2007年.
[5]馬麗萍;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調查及干預研究[D];山西大學;2007年.
[6]吳連海;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適應問題的實證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7]鄒平;大學生人際信任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是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地方高校大學生寢室人際關系研究》的階段成果,《編號13YB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