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yǎng)、教養(yǎng),朋友圈里經常出現這個詞。
教養(yǎng)沒那么復雜。在我看來,教養(yǎng)就是對人有起碼的尊重。
鐘二毛不講道理,講三個小故事。
第一個故事:
一個紐約商人在寫字樓下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鉛筆推銷員,出于憐憫,他塞給那人一美元。不一會兒,他又返回來,從推銷員那兒取出幾支鉛筆,解釋說自己忘拿筆了。幾個月后,兩個人在一個上流社會的宴會上再次相遇,已經是成功人士的推銷員,感謝這個紐約商人說:“你給了我自尊,把我當一個商人?!?/p>
第二個故事:
紀曉嵐有一天去游五臺山,走進廟里,方丈把他上下一打量,見他衣履還整潔,儀態(tài)也一般,便招呼一聲:“坐?!庇纸幸宦暎骸安??!币馑际嵌艘槐话愕牟鑱?。寒暄幾句,知他是京城來的客人,趕忙站起來,面帶笑容,把他領進內廳,忙著招呼說:“請坐?!庇址愿赖溃骸芭莶??!币馑际菃为毱阋槐鑱怼=涍^細談,當得知來者是有名的學者、詩文大家、禮部尚書紀曉嵐時,立即恭恭敬敬地站起來,滿臉賠笑,請進禪房,連聲招呼:“請上坐?!庇执舐曔汉龋骸芭莺貌琛!彼趾芸斓啬贸黾埡凸P,一定要請紀曉嵐留下墨寶,以光禪院。紀曉嵐提筆,一揮而就,是一副對聯:坐,請坐,請上坐;茶,泡茶,泡好茶。方丈看了,超尷尬。
再講深一點,請看第三個故事:
1924年冬,51歲的梁啟超得了一種怪病,去協和醫(yī)院看醫(yī)生。結果,醫(yī)生給他切錯了一個腎,病情不但沒好轉,反而惡化了。梁啟超是誰?一句頂萬句的國師啊。他要發(fā)起火來,我估計協和醫(yī)院都要關門??墒?,你知道梁啟超怎么說?他要求身邊人千萬別跟報館記者說,不要公布這個事故。他說,中國老百姓剛剛開始相信西醫(yī),還有很多人在觀望,舊觀念還沒轉過來,如果因為我的腎切錯了,社會上知道了,老百姓又會退卻,不信西醫(yī),實在是不好。
第一個故事,我讀出來的意思是,教養(yǎng)就是尊重人,把人當人看。佛教里講布施,也就是施舍、給予。生活中,有錢有財、愿意去施舍的人,大把。但是,如何施舍?沒幾個人懂。你比如,我們經常在路上看到有人乞討。如果你覺得他是騙子、有幕后操縱,你走開就是,這沒有錯的。但是如果你決定要給乞丐一塊錢,很多人不是心平氣和地遞過去,而是扔過去、丟過去,生怕別人身上的臭味熏到他的高貴。鄙夷的眼神,嘴里再蹦出一個字或者三個字——滾、滾滾滾,這樣的細節(jié)太常見了。
第二個故事,我讀出來的意思是,教養(yǎng)不僅要尊重人,還要一視同仁。紀曉嵐的遭遇,在生活中,何止常見,幾乎無處不在。很多厚黑學甚至還教人如何看人做事。這樣做,可能在職場上、官場上吃得開、不吃虧,但一報還一報,哪天輪到你落魄了,滋味夠你受的。不如境界高點,格局開闊點,做一個大氣之人。
第三個故事,那不僅僅是教養(yǎng)的問題,那是心懷大愛,不是每個凡人都能為之。梁啟超這樣的修為,永遠讓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