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美國常春藤名校畢業(yè)生
艾瑪·沃森9歲被選中出演《哈利·波特》,10年間陸續(xù)拍攝了8部《哈利·波特》系列影片,并憑借“赫敏”這個角色紅遍全球。從9歲到19歲,她在角色中幾乎交付了整個童年和青春期。
少時了了大未必佳,這仿佛是上帝給許多童星布下的一個難以破解的魔咒。當膠原蛋白流失,歲月會變成一把殺豬刀,將昔日的童星一個個雕殘。
所幸的是,艾瑪并不是這其中的一個。從《哈利·波特》走出來后,她逐漸在娛樂圈嶄露頭角。這一切當然不是僅靠顏值就能夠支撐起來的。
2014年,艾瑪終于從布朗大學畢業(yè)了。布朗大學是“常春藤聯(lián)盟”的一員,本科生錄取率僅為9 .6%。上大學前,艾瑪在英國GCSE (英國中考)和A-level考試(英國高考)成績都是清一色的“A”,堪稱學霸!
在大學,她并沒有停止學霸的進擊之路。某一節(jié)課上,教授向?qū)W生提了個問題,艾瑪很快便舉手回答。正如電影中極度聰明和完美主義的赫敏一樣,艾瑪給出了正確的答案。教室后排的同學立刻高喊一聲:“格蘭芬多(《哈利·波特》霍格沃茨的學院名)獲得20分!”
此外,艾瑪·沃森還以交流生身份赴牛津大學伍斯特學院求學。
這些成績放在誰身上都會讓人艷羨,但你可能不知道,在片場,她一天工作12個小時,每天還要花3個小時接受輔導和補課,并抓緊任何空隙時間復習功課,甚至包括弄發(fā)型的時候。
10年時間能帶走很多東西,特別是娛樂圈。人們的審美趣味很容易更改,粉絲也很善忘,但是艾瑪·沃森卻一直活躍在娛樂圈的前沿。
對觀眾負責的同時,對自己也足夠負責,這就是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yǎng)。
女權(quán):令人著迷又厭惡的標簽
艾瑪·沃森年初在接受《Paper Magazine》的訪問時透漏,她有意息影一年,以專注于自己在其他方面的發(fā)展,包括聯(lián)合國的事務和自己的讀書俱樂部Our Shared Self。
2014年7月,艾瑪·沃森被聯(lián)合國婦女署指派為親善大使,從事于年輕女性賦權(quán)的工作。她在聯(lián)合國發(fā)表的促進性別平等“He For She(他為了她)”的演講時說:“我們希望努力并激勵盡可能多的男人和男孩倡導性別平等。而且希望這(性別平等)不只是空談,而是確確實實的看得見摸得著?!?/p>
作為一名演員,她完全沒有必要標榜自己是一個女權(quán)主義者。因為這往往會在大眾心中被貼上“強勢”、“過于激進”、“孤立”、“反男性”、“不吸引人”的標簽。但她勇敢地站了出來,“我意識到‘爭取女性權(quán)利太容易被當作是‘憎恨男人的同義詞。如果說有一件事是我確實知道的,那就是,這樣的誤解必須停止?!?/p>
作為一名剛滿26歲的女星和社會活躍分子,沃森用行動賦予了好萊塢年輕影星新的含義。她甚至利用自己的社會影響力邀請到時尚界人士,參與到爭取女性權(quán)益的活動中。這本身就是一個二十幾歲的姑娘最勇敢的決定。
她做了自己想做的事,也做了比做一名演員更重要的事。
事業(yè):從不嘗試去取悅所有人
二十多歲的青年,需要人指點,但無需他人指指點點,更不應該讓別人來左右你。艾瑪·沃森開始遵循自己的意愿行事,即使是遭到別人的質(zhì)疑,也并不打算退縮。
“我不希望對失敗的恐懼感阻礙我做我真正想做的事。”
在最好的年紀選擇息影,這可能就是她所謂的“遵循本能”吧:不嘗試去取悅所有人,做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成為真正的自己。
回想起一次訪談,艾瑪和主持人聊起了電影中赫敏這個角色的成長。主持人不無可惜地說:“到最后赫敏簡直成了郊區(qū)的一名家庭主婦,全沒有了最開始時的聰明機智?!?/p>
艾瑪卻笑答:“但最后,她依然有自己的事業(yè),依然在做著好的和有趣的事情?!?/p>
這樣看來,她好像還是當初那個“赫敏”。
(來自微信公眾號“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