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30歲以上的爸爸媽媽請在孩子的陪同下閱讀。
沒有前情的事件提要
期末考試剛結(jié)束,奶奶和媽媽就帶著一年級的小敏來到某課外培訓(xùn)機構(gòu)??粗宅槤M目的培訓(xùn)班簡章,她們有些猶豫不決。
“不如就報個作文培訓(xùn)班吧?”媽媽建議道。
“不好不好,大寒假的,還抱著課本多累???”奶奶說道,“學畫畫、跳舞之類的不是更好嗎?女孩子就應(yīng)該多才多藝?!?/p>
“媽,您不懂,作文可是語文科目的必考內(nèi)容呢。小敏班上很多人都學了。我可不想她輸在起跑線上。”為了說服奶奶,媽媽開始講述作文對于考試的重要性。這時,一旁的小敏正在左顧右盼,希望在這里找到能和她玩耍的小朋友。
“興趣班,興趣班,當然要以‘興趣為重咯!怎么就扯上考試去了呢?”
兩人爭論之際,培訓(xùn)機構(gòu)的工作人員來了:“可以報多個班級哦,我們現(xiàn)在正在搞活動,報名兩門打九折,報名三門八五折。”
聽罷,奶奶和媽媽都同意了,經(jīng)過一番協(xié)商,她們給小敏報了作文和畫畫兩個興趣班??墒?,當工作人員告訴她們兩門加起來要上千元的時候,奶奶不干了:“才十節(jié)課??!太貴了。咱們不上了!”
“媽,您不懂!這是在孩子身上投資。以后孩子有出息了,咱們不就有回報了嗎?小敏你說是不是?”
一直沉默不語的小敏怯生生地說:“我不想上興趣班,我想去玩兒……爸爸說拿了第一名就帶我去香港迪士尼樂園的。我做到了呀!”
媽媽一聽,火了:“拿第一就了不起???就知道玩兒,一點兒出息都沒有!”說著,她掏出了信用卡,一下子付了兩個興趣班的學費。
小記者大嘴巴
想當初小編要學美術(shù),老媽嫌貴,死活不肯掏錢。你們吶?來來來,無論是誰,都來說說自己的經(jīng)歷和想法唄……
@我是小夏:課外培訓(xùn)機構(gòu)我覺得還好啦,我比較討厭任課老師給學生補課,那些去老師家上課和不去老師家上課的同學似乎一下子就對立起來了。
@街貓:沒有上過興趣班的人默默飄過……人以群分,我身邊也沒什么朋友去的(據(jù)說這是童年美好的證明之一,不知道是不是捏)。
@牧笛:我就是那個……興趣班的老師。之前教過一個學生,玩心重,調(diào)皮得一塌糊涂,英語死活不肯背,神技能是盯著英語書發(fā)一個小時的呆!不管我如何軟硬兼施,分析要害,他都不理不睬。簡直操碎了心好嗎?
@采采卷耳:我的班主任很嚴格很強悍,班上同學對她又怕又恨又佩服,她老公是教數(shù)學的,每次假期前班上的同學都會收到她的“假期兇鈴”,內(nèi)容是讓我們?nèi)ニ依镅a習!打電話給我時,她總是說:阿潔啊,你數(shù)學好差喔!假期來補課吧!一來二去,每當我聽到別人跟我說這句話,就不由得毛骨悚然……
@45度向上傾斜:我喜歡有老外的英語培訓(xùn)班,因為可以和老外互動玩游戲,這簡直是瞬間增加了我對英語的喜愛啊!成績好還能領(lǐng)紅包,課程結(jié)束的時候還可以參加晚會或燒烤,可有意思了!
@墨小蝦:課外培訓(xùn)班的學費老貴了。不過,我也是很喜歡英語培訓(xùn),因為可以認識很多不一樣的人,外教們又帥氣人又好!好吧,重點是顏值高……
最潮指導(dǎo)室
(生活不僅需要糖,需要鹽,還需要一點兒科學——心理的!快來試一試?)
心理指導(dǎo)嘉賓——草帽老師。
資深教育專家,國家級心理咨詢師。
草帽老師:
家長愿意花錢給孩子在假期“充電”并非壞事,但與此同時必須注意孩子的感受,詢問他們是否愿意參加興趣班?愿意學習哪一方面的課程?是否喜歡來這家培訓(xùn)機構(gòu)?而不是替他們做主,讓他們?nèi)ヅ囵B(yǎng)家長認為“好”的興趣和特長,這樣容易導(dǎo)致孩子對該興趣產(chǎn)生厭惡。
在學習方面花錢的確是一項很好的投資,但是投資之前需要考慮被投資的個體是否對該內(nèi)容感興趣,是否有該方面的天賦。如果一個喜歡跳舞的人跑去畫畫,那么他的跳舞方面的天賦就被埋沒,而在畫畫方面也會倍感痛苦。結(jié)果是投資了的時間和精力都得不到回報。
興趣班是孩子的“第二課堂”,相對于學校,這里似乎更加“自由”,但這并不代表家長要把它當作看管孩子的另一個場所,很多家長們給孩子報名興趣班的初衷是希望子女日后有一技之長,但技藝的訓(xùn)練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有些興趣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和很多的精力,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免有不良情緒,家長們應(yīng)該適當?shù)貙捜荩m時地引導(dǎo)。
另外,家長可以借助選擇興趣班的機會,教育孩子如何做決定,如何發(fā)掘他們自己的興趣點,以此培養(yǎng)孩子獨立的意識和能力。
草帽老師第1話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結(jié)束了繁重的學期,孩子更需要的是放松和休息,這也是學校給學生放假的初衷:勞逸結(jié)合。讓孩子擁有玩耍和放松的時間,更好地應(yīng)對接下來的學習生活。因此對于孩子貪玩的特征,家長不應(yīng)該給予否認和批評。而且很多時候,孩子的性格和智力都會在玩耍中得到提高。
草帽老師第2話
如果把人生當作一場競賽,“起跑線”就是一個恰當?shù)恼f法。但是,“輸在起跑線”上只適合短程競賽的說法,有的人小學成績不好,到了中學卻成了尖子生;有的人小學和中學都是差生,卻能在大學和職場成為領(lǐng)導(dǎo)人。因為人生是一場馬拉松,需要不斷努力才能走完。相對于暫時地超越他人,家長更應(yīng)該培養(yǎng)讓孩子受益一生的技能和品質(zhì)。
草帽老師第3話
物質(zhì)獎勵的確能夠激勵一個人成功地完成某個目標,但很多實驗都證明了使用物質(zhì)獎勵激勵孩子學習可能永久地損傷孩子的學習興趣,使孩子把注意力轉(zhuǎn)移到物質(zhì)獎勵上。注重物質(zhì)獎勵的結(jié)果無非兩種:達不到家長的要求,孩子會想大不了獎勵不要了,并不會為成績不理想而負責;而達到了父母的要求,孩子就會隨著物質(zhì)獎勵的吸引力越來越小對學習的興趣也越來越少。同時,一旦家長兌現(xiàn)不了諾言,在孩子眼中的“可信度”還會大打折扣。
我是呼啦呼啦的小廣告:
小智智囊團招募嘍……
百度貼吧搜索“智慧少年雜志”或者微信查找“zhihuishaonianzazhi”(智慧少年雜志的全拼)參與更多話題討論。來吧,來吧,到我的碗里,或者讓我住進你心里,萌主相愛,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