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壽榮
母親的順口溜畫面感很強,聽著話語,透過畫面,我體悟到許多“畫外之音”。
有時跟母親聊天,聊起有的人遭遇挫折后一蹶不振,有的則臥薪嘗膽,從頭開始,母親說:“天上一顆星,地上一棵草,人站直就不會跌倒?!薄腿缣焐闲怯篮悴粶?、地上草生生不息一樣,人若有斗志,怎會被眼前困難嚇倒呢?
母親幼年喪母,她常常會念叨一句“死了當官的爹,也不要丟了討飯的娘”。是啊,有權(quán)有勢的爹或忙于拈花惹草,或忙于爭權(quán)奪利,有幾多精力撫育子女?孩子是娘身上掉下的肉,某種意義上,母愛高于父愛。
當母親臧否某人機心重重、難以揣度時,常常語含譏諷:“城墻上的鳥雀兒,不知看了幾場戲?!毙r候,村里的戲臺就搭建在城墻邊上,逢年過節(jié)常常在上面表演古裝戲,那巢筑在城墻上的鳥兒,年年歲歲看盡人間多少爾虞我詐、悲歡離合———用現(xiàn)在的話說是見多識廣,閱人無數(shù),不知不覺練就暗藏機鋒、韜光養(yǎng)晦,一般人算計得過嗎?
佳節(jié)喜慶,當我們猶豫要隨多少份子錢敬老愛幼時,母親一句話解開了我們心中的疙瘩:“多是銅錢,少是禮?!倍Y數(shù)到了就可以了,攀比干什么?
母親的順口溜當然并非原創(chuàng),而是民間一代代人口口相傳的俚語土話。它飽含人情世故,飽含民間智慧,生動詼諧,給人啟迪,應(yīng)該說是一份獨特的“鄉(xiāng)音文化”。鄉(xiāng)音在,“鄉(xiāng)音文化”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