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祖榮
有一次,美國作家羅杰訪問法國,當旅館的接待員問他對房間是否滿意時,他伸手對接待員做出一個“OK”的手勢,結(jié)果這個接待員憤怒地說:“我為你精心準備的房間還不能令你滿意,你這人也太難伺候了吧。”羅杰一下子不知所措。原來,在法國人的日常生活中,人們通常把這個手勢理解為“零”或“無價值的”。
一個日本人問一個美國服務(wù)員機場是否提供行李車服務(wù),服務(wù)員想告訴他機場不但提供行李車服務(wù),而且是免費的,于是他用“OK”的手勢作答。然而對那個日本人來說,這個手勢表示“錢”,因此日本人覺得行李車服務(wù)收費昂貴,沒有享受。旁邊的一位突尼斯人看到了這一幕,認為美國人在對日本人暗示“他是一個卑鄙無恥的小偷”。
很多國家在公共場所都會告誡游客:要小心——手勢不當會讓你處于尷尬的境地。
(摘自《燕趙老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