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智剛 劉智濃 王寧寧
摘 要:本文介紹了全景圖的拍攝過程中經常出現(xiàn)的問題及處理方法,如何利用PTGui軟件合成圖像,以及合成后應用phtoshop進行修改的一些常見問題。
關鍵詞:攝影;PTGui;全景圖
一、拍攝照片
1)相機鏡頭選擇。為了拍攝360度的全景照片,相機鏡頭的視角越小,拍攝的照片就越多,后期處理就越復雜。因此最好選用廣角鏡頭,比如選用18MM的鏡頭需要拍8~10張(照片之間應有適當的重疊),而選用8MM的魚眼鏡頭只需拍2~3張。當然多數普通相機主要是中段焦距35~55之間的范圍,這樣的鏡頭需要拍攝更多的照片。
2)相機準確定位。由于拍攝多張照片才能記錄全視角圖像信息, 為了使多張照片光滑地連接成全景投影圖像,相機必需準確可靠定位在一個中心點上。有專用設備可供選購,可以準確定位相機,對于許多愛好者僅僅使用三角架也能拍出好的全景照片,所以拍攝全景圖時三腳架是必須具備的,否則后期拼接會出現(xiàn)比較大的誤差,嚴重的會出現(xiàn)無法拼接的現(xiàn)象。
3)相機參數調整。取景不僅要兼顧水平四面八方,而且要兼顧頂天和立地,球形和立方體全景頂天和立地的巧妙取景可以產生融入三維環(huán)境的效果。用光則是全景拍攝的難點,由于是360度的拍攝,您無法回避直射的陽光,反差之大難以控制,這是與普通攝影的差別。但是因為全景攝影就是攝影,因此攝影的用光和拍攝技巧全部可以用在全景的拍攝中。拍攝全景照片時測光的選擇極其重要,為了更好地再現(xiàn)場景環(huán)境,測光時既不能選擇逆光方向,也不能選擇背光方向,一般選擇為正測光、環(huán)境反射率比較均勻的方向測光比較好。如果環(huán)境光線更為復雜,我們可以采取多方位主體測光,然后取其中間值作為標準測光,這樣也是一個有效的方法。
4)拍攝照片。相機用三腳架架設好,調整參數,然后按照順序把照片依次拍攝下來,得到所拍攝的系列照片,每張照片都通過目測得到相應的公共邊界,這對拼接圖片有相當的好處。如果照片上下幅度不能滿足要求,我們也可以在縱向上拍攝多行照片,只要保證上下左右相鄰照片有公共的重疊區(qū)域,在PTGui軟件中均可拼接完成。
二、制作全景圖
1)打開PTGui軟件,導入拍攝的一組照片。
2)自動對齊圖像(如下圖)。
3)輸出圖像,應用phtoshop處理后如圖:
經過以上三個步驟一張全景圖制作完成。
上述圖像采用佳能1Ds全幅相機拍攝,普通三腳架,24mm鏡頭,分上中下三周360度拍攝,每周拍攝13張照片,共39張照片。導入照片后采用自動對齊拼接的方式即可完成。
對于PTGui軟件多數圖像都能夠自動拼接完成,比較方便。當然也有很少的時候由于照片拍攝不夠規(guī)范,出現(xiàn)無法定位的情況,這時需要進行手動添加控制點,然后進行合成圖片。
三、利用photoshop處理圖片
利用PTGui拼接完成的圖片我們需要進行再次處理才能得到比較滿意的效果。
圖片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圖片的上下邊緣存在黑邊,邊緣不整齊;
二是對于距離鏡頭比較近的前景物體線條出現(xiàn)錯位現(xiàn)象。
對于第一個問題比較好處理。通常有兩種辦法可以解決:
一是根據畫面需要運用photoshop中的裁剪工具直接裁剪,保留所需要的部分即可得到滿意的畫面;
二是運用photoshop中的圖章工具進行適當復制也可以得到需要的畫面,這種處理方法需要仔細耐心,技術要求相對高一些,否則修補痕跡比較明顯。
對于第二個問題修補起來比較麻煩一些。首先需要先了解一下產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然后在拍攝過程中盡量避免這種現(xiàn)象發(fā)生,最后再利用一些巧妙的辦法進行解決。
產生前景物體錯位的原因主要是相機內部的nadal point點不在三腳架的軸心所致。nadal point是相機內部的一個點,在此點上光線聚集并反轉。在拍攝全景時,以此點為軸心轉動相機,可以消除由于視差造成的圖像失配。
如果拍攝全景時,相機的轉動軸不在nadal point上,在制作全景時,相鄰照片的拼接,就會出錯,特別是相機的附近有許多前景時就更難拼接,距離相機越近錯位越嚴重。值得注意的是nadal point并不在膠片的平面上。對于35mm相機,nadal poin通常在鏡頭筒前面某個位置。 因此在拍攝全景時,相機的轉動必須以nadal point為軸心,即nadal point應該就在云臺的轉動軸心上。對于普通三腳架云臺難以滿足要求,所以會經常出現(xiàn)圖像錯位現(xiàn)象。
解決上面的問題主要有三種方法:
一是找準nadal point點,將該點置于三腳架云臺中心即可。確定nadal point的方法并不難:首先你必須有個云臺,再就是要使相機在鏡頭的中心軸能夠前后移動。然后你就可以通過相機,觀察反光鏡里的前景(如一個電線桿)和和遠景(如一個墻的垂直邊),反復觀察兩者的相對運動,并沿著鏡頭的軸向前后移動相機,當你看到前景和遠景之間沒有相對運動時,此時相機所在的位置就是nadal point。如果你只拍攝柱形全景或普通的超長全景,在垂直視角比較小的情況下,在所拍的場景中如果沒有很近的前景,nadal point對全景的拼接沒有太大的影響。
二是盡量避免有太多的前景物體。nadal point的位置對于比較遠的物體基本沒有影響,所以我們在拍攝比較遠的景物時沒有錯位現(xiàn)象發(fā)生,拼接出來的圖片也比較滿意。
三是后期修復。如果利用前兩種方法都不能解決問題,那么只能寄希望于拼接后修復了。在PTGui輸出圖片的層選項中選擇“混合與層”選項。
這個選項在輸出合成圖像的同時,還會輸出原始圖像經過變形后的圖層圖像。在合成圖像中我們找到錯位的物體,然后選擇一張圖層圖像在photoshop中進行變形、縮放、扭曲等操作,然后合成到合成圖像中,即可修復圖像(這是需要仔細和耐心的過程)。
經過上述的拍攝、合成、修復過程,一張滿意的全景圖片就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