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現代英語教師,我們需要發(fā)現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缺陷,并嘗試找到新的英語教學出路,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意識,側重學生的語言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對不同世界,不同社會,不同文化的包容與接受,途徑之一就是通過閱讀,擴大閱讀范圍,帶領學生認識不同的文化,因為語言是文化的表征,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而文化則是語言的內涵,通過閱讀,吸收知識文化,是我們教學的目標之一。
【關鍵詞】優(yōu)質讀物;自主閱讀
一、雙語閱讀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自主學習是一種現代化的學習方式,它與傳統(tǒng)知識灌輸型學習有所不同。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本人,學生通過獨立的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chuàng)造等方法來實現個體學習目標?!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在論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時指出:“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眰鹘y(tǒng)的外語教學模式多數是接受型的、學習方式也較為被動,如今的教育理念已經在產生變化,要求我們主動探索,分析,理解甚至是質疑已有觀念,從而產生自己獨立的觀念,因此,外語教學應走向更科學的發(fā)展方向,通過雙語閱讀,閱讀優(yōu)質課外讀物,讓學生自己主動閱讀,獨立分析難度略高于他們現階段水平的語言知識,通過字典,網絡,合作等多種渠道,多方位的理解閱讀材料,以此能夠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認知能力,因而達成外語教學的綱要目標。
二、優(yōu)質課外閱讀材料能夠提升學生的英語思維及跨學科知識
什么是英語思維?所謂英語思維,就是指學習者能夠隨時隨地都能用最簡潔的英語流利純正的表達口腦中的所思所想。是否具有一定的英語思維的能力,從一個人的文字表達以及交際語言風格上就能看得出來。要實現上述英語思維需要大量的進行英語標準朗讀,原版地道的英語材料閱讀與模仿練習,或者準確地說是四種不同速度的唱誦,標準朗讀多了對英語的口語語感就會逐步到達一種自然的狀態(tài),也就是母語狀態(tài)。當然對于中國中學生來說,達到母語水平是不容易的,同時,教師通過甄選進口的,原版,地道的英文閱讀來擴大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眾所周知,“中式英語”這個詞語產生由來以久,學生在口語表達或是寫作的過程中,經常出現文不達意的現象,究其原因,就是學生的語言知識不豐富,對詞匯,習語,甚至是句型的使用生搬硬套,英語課堂時間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老師不可能有足夠的課堂時間給學生帶來這方面的知識,讓學生自己閱讀大量的經典原文讀物能夠激發(fā)學生自主閱讀的動機,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閱讀分析能力,理解能力,閱讀速度和作品的品鑒能力。學生通過閱讀高質量的雙語讀物可以積累豐富地道的語言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循序漸進的培養(yǎng)英語語感,請看
結束語
閱讀是一種主動的過程,是由閱讀者根據不同的目的加以調節(jié)控制的,教師通過幫助學生尋找發(fā)掘優(yōu)質的閱讀資源,培養(yǎng)學生主動閱讀能力,主動解決英語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課外閱讀,雙語閱讀能夠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打開新的視角和窗口,通過閱讀,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習動機能夠得到發(fā)展,同時學生的閱讀策略和閱讀能力以及閱讀速度也會取得成效,再者,通過地道的閱讀材料,大量的人文知識的涉及,學生英語思維,以及跨學科學習能力也能相應取得成效,作為21世紀的英語教師,應該適應時代的要求,面臨新的教育環(huán)境和挑戰(zhàn),勇于探索,為舊的教學問題開辟新的出路。
【參考文獻】
[1]孫兆平.交互模式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8
[2]李志敏.圖式理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8
[3]夏蘭芳.論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D].上海師范大學2008
作者簡介:趙靜(1990-09-28),女,漢族,四川廣元人,西華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學科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