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愛芹[寧波大學人文與傳媒學院,浙江 寧波 315211]
?
“形意”與“風骨”的完美融合——論電影《一代宗師》的美學追求
⊙鄧愛芹[寧波大學人文與傳媒學院,浙江寧波315211]
摘要:《一代宗師》是王家衛(wèi)導演花費了將近十二年的時間準備和拍攝的一部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電影。該影片圍繞宮二、葉問、一線天展開,講述民國的武林故事,演繹他們的武術人生。在這個故事的影像化呈現中,王家衛(wèi)導演將影片的“形意”,即對功夫拳法的鏡頭詮釋,對影片敘事藝術的追尋以及對臺詞的雋永表達與影片的“風骨”,即武術精魂中的氣節(jié)與氣量融為一體,體現了《一代宗師》對唯美意境的期待,表達了他對中國傳統文化中含蓄內斂美的向往,對具有抒情意味的寫意性的追求,以及對儒家“發(fā)乎情,止乎禮”的實踐,讓我們在視覺盛宴中體會武術的博大精深以及武林人士的精神特質,在美學追求中完成對影片藝術格調的品味和對整個江湖詩意風格的追尋。
關鍵詞:《一代宗師》形意風骨美學追求
王家衛(wèi)是香港著名的導演,他擅長文藝電影的拍攝,很少涉獵功夫題材,但自從他與功夫相遇,便一發(fā)不可收拾,1996年起他有了拍攝這樣一部功夫片的打算,他十分講究細節(jié),重視影視拍攝效果,他說“所謂絕招,就是把簡單的東西發(fā)揮到極致,但愿我能達到這種極致”。為了完成他心目中的極致,十年多的準備與走訪,他的腳步遍及中國大陸,期間拜訪了多位武術家,并將每一種武術的特點分析記錄,再經過三年的取景拍攝,《一代宗師》終于在千呼萬喚中與大家見面了,十年磨一劍的精細,一經問世,獲得了國內外的認可,成為2013年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開幕電影,并獲得各種獎項,可謂飽獲殊榮,與此同時票房收入也相當不錯,收獲了口碑與市場的雙重效益,可謂是2013年在藝術影響力和商業(yè)影響力上,真正意義上走出去的華語電影。
影片以南北武林為背景,從佛山入筆,講述詠春、八卦、形意、八極等多個門派的宗師們的故事。導演通過富有詩意的特寫鏡頭、碎片化的敘事以及雋永的臺詞將影片的“形意”展現得淋漓盡致,同時武術精神中正義的氣節(jié)、容人的氣量等“風骨”得到充分展現,在“形意”與“風骨”完美融合中,實現了電影對美學的獨特追求,包括意境美、含蓄美、寫意性以及溫柔敦厚,完成了功夫美學與詩意江湖的統一。
王家衛(wèi)導演對功夫拳法的鏡頭詮釋,對影片敘事藝術的追尋以及對臺詞的雋永表達,是“形意”的重要內容。不同于葉偉信導演的《葉問》和周星馳的《功夫》,王家衛(wèi)似乎更加柔情,他用特殊的美學鏡頭,呈現出功夫的美感效果。明明是拳腳相向,卻似真似幻,明明是肉體的博弈,卻如“詩歌禮樂”一般,這種效果與王家衛(wèi)導演的偏愛分不開,近景與特寫,色彩與畫面的處理,片段化敘事與寓意頗深的臺詞對情感的表達和故事的講述都具有重要作用,這使得《一代宗師》的美學追求在“形意”上達到了近乎完美的呈現。
《一代宗師》給人的視覺沖擊是非常強烈的,隨便一幀畫面都如油畫一般,特別是特寫鏡頭下,金樓中風塵女子的打扮,她們的妝容精致,旗袍華麗,動作優(yōu)雅,詮釋了風塵女子的美麗?!扮R頭是視覺意義構成基本的、主要的語言單元,在視聽語言的表達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庇捌婚_始就用特寫鏡頭展現了功夫的魅力,近身拍攝的每一次出拳和步法移動的每一次動作,一招一式盡收眼底,打斗濺起的水滴都十分清晰。影片重要連接點,宮二與葉問的較量,在放大的鏡頭下,情感無處躲藏,對打的招式與對視時的表情顯得唯美動人,是武藝的切磋,更是情感無聲的流露。當然,色彩也是十分重要的語言。影片以暗色系為主,沉寂在一種懷舊的氛圍中,表達的是對整個武林的懷念與敬意。場景與場景中的人物是融合的,色彩搭配也是一致的。就拿金樓來說,色調迷離,符合溫柔鄉(xiāng)的特質;金樓中的女子是濃妝艷抹,色彩艷麗的,呈現出一種妖嬈的美。雨夜的較量,色調是暗黑的,顯出了打斗的冷酷;葉問的黑色長袍與暗夜的黑融合,顯出葉問的沉穩(wěn)。
除了對不同鏡頭的處理,影片的敘事也是獨特的。中國人的喜好,是故事完完整整,有頭有尾,最好能夠按順序講述,如果是倒敘、插敘等,至少要交代清楚敘事線和故事發(fā)展的前因后果。但是王家衛(wèi)似乎并不在乎觀眾是否了解故事的始末,他堅持自己的敘事策略,情節(jié)的組合側重的不是故事的完整講述,而是為了達成他想要的時空順序,情節(jié)的安排就如地上散落的碎片,無序、片段、斷裂、零散,但是又有一條主線將他們牽連在一起。影片在描述葉問與宮二的故事時,斷裂點很多,但又有功夫的主線將他們連接在一起。在葉問與宮二較量之后,葉問與宮二的故事分別展開,他們相互通信,但是情感的變化交代得并不是很清楚,而兩人功夫較量時特寫的對視鏡頭與北國飄飛的大雪將斷裂的故事重新銜接。而葉問給張永成買大衣的行為,是為了去見宮二,還是純粹想給妻子,張永成是如何看待他們的,這些都給我們留下了想象的空間。一線天的出現,似乎游離在影片之外,當然他與宮二在火車上有一次交集,但是一線天的出場始終讓人捉摸不透。這種碎片化、放射狀的敘事,確實給了我們繼續(xù)思考的可能,可能導演想讓我們在這種嚴肅的功夫電影中找到影片靈動的氣息。
那些華麗的功夫和碎片的敘事是影片思想的一部分內容,這部分內容通過臺詞也有所表現,影片一開始葉問的一句話:“功夫,兩個字,一橫一豎。對的,站著;錯的,倒下。只有站著的才有資格說話?!边@是葉問對功夫的理解,顯示了他超然的境界。影片中還有很多簡潔而富有深意的臺詞:“寧在一思進,莫在一思停?!薄拔以谧詈玫臅r候遇到你,是我的運氣。可惜我沒時間了。都說人生無悔,都是賭氣的話。人生若無悔,那該多無趣啊?!薄叭耸篱g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薄拔倚睦镉羞^你,可我也只能到喜歡為止了?!边@些臺詞并不深奧難解,但卻感人肺腑,體現了宗師們的睿智,又體現了他們內心柔軟溫熱的一面。
王家衛(wèi)導演不僅想還原那個時代的功夫,更想還原武術家們的“精氣神”,即武術的精神和氣節(jié),并且希望通過拍攝讓更多人了解中國武術的博大精深,展現中國人的智慧,讓武術一代代傳承下去。影片的“風骨”,正是王家衛(wèi)對武林宗師精魂的塑造以及對武術傳承問題的思考。葉問在金樓中與各大武術高手的較量不再是粗暴的擂臺賽,而是精神的交流,是英雄間的惺惺相惜?!耙粭l腰帶一口氣”是葉問的師傅對他說的一句話,葉問一直銘記在心,說的是習武之人要有氣節(jié),氣節(jié)之上更要有容人的氣量,“藏得住銳氣,容得住高手,才能達到‘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的詩意境界”。
氣節(jié)在葉問身上體現得最為明顯,“一條腰帶一口氣”是葉問畢生的信念,葉問生在一個亂世之中,經歷了北伐、抗日、內戰(zhàn),但他仍堅持著武術人的正義氣節(jié),在民族存亡的壓力下從不屈服,寧可死也不吃敵人的糧食,最終他的兩個孩子都在饑餓中夭折,這將武術宗師的氣節(jié)展示得淋漓盡致。武術還講究一個氣量,就是習武之人要有容人之量,容得住高手,藏得住銳氣?!兑淮趲煛分械母呤直缺冉允牵媳备鞔箝T派掌門人,金樓里與葉問交手的武林人士,還有葉問、宮二、一線天等等。高手如此之多,因此氣量必不可少。氣量的另一種表現是“藏”,功夫再好,也要波瀾不驚,避其鋒芒,深藏不露,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救人于水火,這才是氣量的最高境界。
宗師們除了對武術精神的追尋,更有對武術傳承的思考。在時代的裂變中,如何讓武術傳承下去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每一個武林人士應該承擔的責任。葉問的弟子葉準曾說,“一代宗師并不單單要功夫好,最重要的是讓一個門派繼續(xù)發(fā)展,具有影響力,再加上他的人格品德,才能稱得上‘一代宗師’”。影片中的宗師們都有對傳承的理解,葉問說,“功夫兩個字:一橫一豎,錯的,躺下嘍;站著的才有資格講話”,說明在葉問心中功夫是不分門派,也不受地域限制的,各門派的武功都有其優(yōu)缺點,要集武術之長,避武術之短,在融合中發(fā)揚各派武術。宮羽田說,“拳有南北,國有南北么”,他倡導武術不分南北,看到了整個中國武林傳承要南北融合。葉問則說“其實天下之大,又何止南北”,葉問站在了一個更高的視角俯瞰整個武林世界,他認為武術無國界,有大同的理想。與葉問、宮先生對武術傳承的理解不同,宮二仍然堅守著傳統的門戶思想。雖然他們在武術傳承問題上有不同的思考,但是他們都有自己堅守的信念,葉問將詠春發(fā)揚光大,推向世界;宮先生的思想雖無葉問的胸襟,卻也看到了南北融合的重要性;宮二在乎家族榮辱,功夫高低,顯然還沒有達到武術的至高境界,但她用一生捍衛(wèi)了宮家的武術經典。
《一代宗師》是一部兼具“面子”和“里子”的電影,面子如“形意”,里子如“風骨”,唯美的鏡頭語言完成了影片“面子”塑造,同時又全方位地展現了一代民族英雄高潔的人格精神和大義凜然的崇高氣節(jié),在形意與風骨的融合中,以美術啟迪心靈,以武術說教人生。這種融合體現了王家衛(wèi)對東方美學文化和審美心理的繼承,鏡頭的詮釋,帶來了唯美意境的呈現,同時對于愛情的刻畫,更是把東方人特有的含蓄、內斂表現到極致。碎片化的敘事和雋永的臺詞,體現了影片寫意性的特點。對武術精魂的塑造,不考慮武術的競技功能,而是英雄間的相惜,更是儒家“發(fā)乎情,止乎禮”溫柔敦厚的表達。
王家衛(wèi)的影片所營造的意境十分唯美,這同時也是王家衛(wèi)電影具有東方美學神韻的重要特征,主要體現在“形意“的刻畫上,特寫的鏡頭如油畫般的呈現、斷裂的敘事如散落的碎片,雋永的臺詞如詩般的低吟,有時我們看到的是武術的一招一式、帽檐邊滑落的雨滴、地上激起的水花、女人的一縷細發(fā)、一張精致的面容,這些共同營造了《一代宗師》各種懷舊意向構成的唯美和曖昧的意境,而王家衛(wèi)對這種哀傷、懷舊、唯美意境的推崇與打造也體現了他對東方美學意境的獨特認知和極致運用。愛情是永恒的主題,影片中也有對愛情的描寫,西方文化對愛情的表達是熱烈開放的,但是在中國文化影響下的愛情是含蓄內斂的。葉問與宮二的愛情,也僅僅止于喜歡而已,他們之間的武術較量,他們的通信,他們最后見面時的場景都沒有西方式開放的表達,有的是靜靜等待和默默祝福。他們是習武人士,明白武術人應遵循的規(guī)則,他們又是在中國傳統思想下成長起來的一代,含蓄內斂自然成了他們表達愛情的方式,也正因為這種含蓄的愛情表達,使他們的愛情凄美感傷,流露出了內斂含蓄的東方審美觀。
《一代宗師》是寫意的,所謂寫意“即是在藝術的創(chuàng)造中重視神似,追求虛實相生以及化實為序,重視抒情與主觀情感的表達”。這種寫意手法并不強調形似以及敘事,也不強調慣性,它所追求的是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純粹境界。表達方面的寫意性是《一代宗師》的重要特點,影片中的臺詞幾乎都是需要細細領悟的,不是直白的表達,每一句都有背后的象征寓意,影片片段化的敘事打破傳統敘事強調情節(jié)發(fā)展的特點,存在于影片中的時間和空間往往都不是真實的再現,具有一種無中心的特點,導演所展現的影片敘事特點都是為了對主人公的情緒進行渲染,從本質上來看,《一代宗師》是抒情和寫意的,這種“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特點反映了王家衛(wèi)電影所具有的東方美學意蘊。
《一代宗師》并沒有按觀眾想要的套路出牌,但是影片所取得的效果卻超出了觀眾的期待。他對武術“風骨”的塑造更符合中國武術精神,這種精神特質更多的是體現了傳統儒家思想的“發(fā)乎情,止乎禮”溫柔敦厚的美學特點。在宮羽田在南方舉行的隱退儀式上,馬三為獲得南方武林的認可與各路武林高手對打,這種對打與葉問在金樓中與各路英雄的較量不同,前者是武術的競技,是為爭奪擂主而出招;后者是英雄間的惺惺相惜,是為武林的傳承發(fā)展而較量。后來的結果也不一樣,馬三并不能服眾,其師勒令他回東北,因為它不懂得藏,不懂得儒家思想中的中庸與隱忍。葉問則不同,他尊重對手,繼承了溫柔敦厚的特點,懂得藏的內涵,因此在金樓比賽中獲勝。
綜上所述,王家衛(wèi)秉持著對武術境界“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的追尋,對武林情懷的堅守與懷念,對中國武術精神的敬守與承傳,完成了這樣一部具有較高藝術格調的功夫片?!兑淮趲煛房胺Q視覺盛宴,“用華麗的鏡頭給觀眾呈現了一段充滿懷舊味的武林傳奇,再現了王氏優(yōu)雅”。在視覺的強烈沖擊中,用特寫鏡頭和不同的色彩營造了唯美的意境,同時宮二與葉問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情感流露傳達了中國文化中含蓄內斂的美,碎片化的敘事以及富有象征意味的臺詞,是對具有抒情韻味的寫意性的追求,武術精魂的呈現是對傳統儒家美學溫柔敦厚的繼承與弘揚。這種王氏的優(yōu)雅將“形意”與“風骨”融合,用詩意的筆觸描繪武俠的另一番面貌,在奇異的視覺效果和零碎的時空中編織一個斷斷續(xù)續(xù)的武林史詩,讓影片的視覺效果與臺詞帶來的哲理深度融合,營造出屏幕上從未有過的唯美江湖,讓功夫也有一種詩歌禮樂般的唯美色彩。
參考文獻:
[1]王麗娟.視聽語言傳播藝術[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2006:110.
[2]黃磊磊,王乙涵.功夫的史詩武林的挽歌——《一代宗師》的復調敘述[J].當代電影,2013(3).
[3]王曉波.一代宗師的武學與哲思[J].商周刊,2013(2).
[4]張成.《一代宗師》費心血千呼萬喚始出來[N].中國藝術報,2013(1).
作者:鄧愛芹,寧波大學人文與傳媒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藝美學。
編輯:曹曉花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