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
1635年,胡克出生在英國某小鎮(zhèn)。他接受新知識的速度比一般孩子都要快,而且有很強的動手能力,喜歡擺弄鐘表和機械玩具,拆拆裝裝,一學就會。而且,他對繪畫和音樂也非常喜愛,他一度認為自己將來會成為一名出色的肖像畫師。
然而不幸的是,在他13歲那年,父親去世了。家里失去了頂梁柱,懂事的胡克除了悲傷,還想盡快學會一項可以養(yǎng)家糊口的本領。他毅然選擇了離開家鄉(xiāng),前往倫敦,拜當時某著名畫家學習繪畫。他靠自己的繪畫作品度過了那段艱苦的歲月。
結束繪畫學習生涯之后,胡克進入了某中學求學。該校校長看出胡克不僅勤奮,而且繪畫功底深厚,于是提出要資助胡克學習和生活的所有費用,但被胡克婉拒了。胡克半工半讀,在不落下任何功課的同時,到處攬活賺錢,其間做過金匠、木工等多種臨時性工作,用賺來的錢繳了學費,并維持基本生活。與此同時,他在學校還發(fā)明了飛行器、學會了拉風琴等。校長非常欣賞和喜歡胡克,并與他保持了終生的友誼。
胡克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折點出現在1653年。這一年,他正式到牛津基督教會學院任職,由此開始了自己的科學學徒生涯。在這里,他結識了很多有影響的、有創(chuàng)造性的朋友。1658年,胡克更是有幸成為著名化學家波義耳的助手。得知這一消息之后,一直關注著胡克成長的校長馬上找到他,囑咐他說:“你可不能辜負了這次機會??!”可見此機會的來之不易。
作為波義耳的助手,胡克學到了豐富的化學知識和實驗技巧,并以自己作為機械師的天才回饋了波義耳。在當時,對空氣的研究,特別是對真空和燃燒現象的研究可以說是最熱門的前沿科學。但是,要研究空氣,必須擁有性能優(yōu)良的抽氣機。為此,波義耳曾四處尋找最優(yōu)秀的制造師,但是所得到的抽氣機效果并不理想。意外的是,胡克制造出了讓他滿意的機器。
胡克制造的抽氣機使波義耳研究真空和燃燒理論時如虎添翼。此后,波義耳做實驗所用的儀器幾乎全由胡克制造。胡克之所以能夠身懷此等絕技,他動手能力強自然是一個方面,但他出眾的“繪畫天賦”也功不可沒。胡克自己就曾經說過, “所有人都認為我是天才的機械制造師,但實際上,它們都是從紙上走下來的”。
奠定胡克科學天才聲望的,是他出版的一本書——《顯微制圖》。顯微鏡在胡克出生之前就被發(fā)明和制造出來了,但直到這時,科學界才發(fā)現顯微鏡帶來的微觀世界是多么豐富多彩。胡克與其他“顯微鏡使用者”最大的不同在于,他能夠用非常精確、細膩的筆法將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物體勾勒出來。這正是他繪畫天分的充分體現。((顯微制圖》一書開創(chuàng)了科學界借用圖畫這種最有力的交流工具進行闡述和交流的先河。
此外,會畫畫的胡克還是出色的建筑設計師。1666年,倫敦發(fā)生大火,燒掉了許多建筑,胡克提出按矩形格式重建倫敦。雖然這一方案未被采納,但他由此得到賞識,被任命為三個負責重建倫敦的測量員之一,堪稱將繪畫和科學結合最好的科學家。
編輯/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