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長征勝利80周年,四川是紅軍長征停留時間最長的地方,也是長征精神形成的最重要之地。80年的滄桑巨變,曾經紅軍戰(zhàn)斗過的革命老區(qū)發(fā)展如何?在這個重要的時刻備受世人矚目。
10月8日,記者尋著紅軍當年的足跡,踏上了當年的長征路,去實地拜謁后,驚喜地發(fā)現當年的長征路已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革命老區(qū)的人民繼承并發(fā)揚了紅軍的長征精神,正全力以赴為實現全面小康生活而奮斗。昔日長征苦,今日忙致富,長征精神激勵鼓舞著革命老區(qū)人民,不斷開拓進取,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舊貌已換了新顏。
追憶崢嶸歲月
我站在地上看你,
你躺在土里休息。
土里的你是我扎根的靈魂,
地上的我是你生命的延續(xù);
“你們永遠活在我們的記憶中,
我們永遠活在你們的事業(yè)里”。
……
10月10日的巴中陰雨連綿,走在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的無名烈士紀念園區(qū),聽著這首低沉的歌曲,看到眼前密密麻麻的無名烈士墓碑,不禁肅然起敬,2萬余名紅軍烈士忠骨長眠于此。為了新中國的解放事業(yè)、為了子孫后代的幸福生活,他們毅然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曾經,通南巴(今巴中市所轄通江縣、南江縣、巴州區(qū)、平昌縣三縣一區(qū))是川陜蘇區(qū)的首府和軍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32年12月,紅四方面軍從四川省通江縣兩河口鄉(xiāng)入川,以巴中為中心建立起轄區(qū)面積4.2萬平方公里、人口600多萬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第二個大區(qū)域---川陜革命根據地。到1935年紅軍撤離巴中北上的兩年多時間里,紅四方面軍壯大軍隊、發(fā)展產業(yè)、開展宣傳教育,并取得了解放通南巴戰(zhàn)斗、反“三路圍攻”、反“六路圍攻”等戰(zhàn)役的勝利,還因此一度引起蔣介石的忌憚。
1935年3月,紅四方面軍發(fā)動的強渡嘉陵江戰(zhàn)役,牽制了敵軍主力,為支援中央紅軍入川、掩護中央紅軍北上作出了重要貢獻。紅四方面軍先頭部隊在川西與中央紅軍會師時,將所籌集的數十萬斤糧食和大批其他物資,晝夜兼程地運送到駐小金縣一帶的中央紅軍部隊,“雪中送炭”使翻越大雪山后幾乎“彈盡糧絕”的中央紅軍“絕處逢生”。這里曾涌現出劉伯堅、李先念、徐向前等英雄人物,有最大的紅軍石刻標語“赤化全川”“平分土地”等。然而,紅四方面軍在與國民黨軍多次對戰(zhàn)中,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在那個缺醫(yī)少藥的年代,許多革命先烈永遠留在了這片土地上,有的人犧牲時甚至不足10歲。
在吳展烈士的墓碑前,記者聽到了一段跨越80年,父子相認的感人故事。5年前,83歲的吳方宜老人和幾位親人分別從北京、山東、安徽等地趕到通江,他們來到吳展的墓碑前,進行了長達40分鐘的對話,這是跨越80年,吳方宜首次與父親相認。1933年,年僅33歲的吳展在通江犧牲,年幼的吳方宜從未見過父親。1983年,吳方宜的母親、吳展的妻子彭鏡秋收到了一張烈士證書。然而,她一直不清楚吳展犧牲在哪里,安葬在什么地方。直到2010年,吳展的外孫女偶然在“巴蜀論壇”上看到了“吳展烈士之墓”的照片,經過多方打探,才終于讓這對父子在分離近80年后重新相聚。
在這里,尋親的故事還有很多,2萬余名紅軍的忠魂留在了這片熱土,他們的精神也深深烙印在這座城市人民的子孫后代心間,“智勇堅定、排難創(chuàng)新、團結奮斗、不勝不休”的紅軍精神,也轉化成如今巴中人民“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巴中精神,巴中在脫貧攻堅、致富奔康的路上邁開了堅定的步伐,全市經濟取得了跨越式發(fā)展。
在脫貧攻堅中打了漂亮一仗
“快進來坐嘛,吃花生哈?!痹诎椭惺邪椭輩^(qū)水寧寺鎮(zhèn)枇杷村的楊廷孝家門前,楊廷孝熱情地對記者邀請道。前不久,他們剛搬進了這棟由村里集中建設的新居,寬敞的二層小洋房,屋前有自己種植的幾十株枇杷樹和蔬菜,出門就是硬化公路,家里有了私家車,楊廷孝對目前的生活相當滿意。“我家原來住的地方復墾了,政府補償了11萬,搬到這里我們僅花了4萬元左右,現在可以到村里的合作社打工,我每個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比起以前辛辛苦苦種地還掙不了什么錢幸福太多了?!?/p>
自2014年起,巴中市就通過開展城鄉(xiāng)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取得扶貧資金,在脫貧攻堅中打了漂亮的一仗,讓當地百姓得到了土地賦予的福利。今年初,巴中市又率先在全國實施土地增減掛鉤結余指標省市內跨市流轉,首批與成都市高新區(qū)交易了4500畝、收益13.28億元,全部用于脫貧攻堅,土地資源被有效盤活了。以枇杷村為例,全村僅土地流轉收入人均就達780元以上,還通過引導該村業(yè)主發(fā)展特色種植業(yè),解決了200多個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yè)問題,年務工收入人均1.3萬元以上。
除了土地,巴中豐富的紅色資源也為百姓致富帶來了契機。在王坪新村的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附近,有一家叫“根據地”的農家樂。2012年5月8日,紅軍烈士陵園開園的前一天,該農家樂就開始營業(yè)了。據農家樂的老板王得勝介紹,“根據地”當年營業(yè)額就達到了30余萬元。“現在每逢節(jié)假日期間,尤其是清明節(jié)前后,客流量都很大,今年國慶的第一天我們接待了游客32桌、收入6000多元?!蓖醯脛僬f道。與他以前做木工,每天僅80元左右的收入相比,現在的生活是他做夢也沒想到的。
而在紅軍烈士陵園對面的一片獼猴桃基地也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這片占地500多畝的獼猴桃基地是川巴林農公司和巴山紅心獼猴桃專業(yè)合作社合作發(fā)展起來的,通過雇請流轉土地的當地村民種植、管理獼猴桃,該產業(yè)園已初見成效,預計到明年,獼猴桃產量將突破1000噸?!敖衲?,我們這里就有許多陜西、成都的客人來采摘,利用這里靠近紅軍烈士陵園的優(yōu)勢,我們公司還將發(fā)展生態(tài)觀光農業(yè),更大地造福當地百姓?!贝ò土洲r公司副總經理李松柏介紹道。
對貧困戶來說,資金是他們發(fā)展產業(yè)面臨的最大困難。根據這一實際情況,巴中實施了扶貧小額貸款,給貧困戶提供5萬元以內的三年貼息貸款,解決了許多農戶的資金難題。在通江縣鸚鴿嘴村,山野菜柴火飯農家樂的老板閆玉華就是通過扶貧小額貸款脫貧的經典范例。
十多年前,閆玉華的丈夫不幸被劫匪奪去了生命,家里的重擔就落在了她一個人身上。閆玉華有一對22歲的雙胞胎兒子,大兒子從小患上了小兒麻痹癥,一直坐在輪椅上,喪失了勞動力。以前爺爺奶奶身體利索時還能在家?guī)兔φ疹?,隨著家里老人年齡的增大,閆玉華不得不考慮回家照顧家里的老人和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大兒子,但家里微薄的收入也讓一家人生活捉襟見肘。2015年,在獲得了5萬元的小額貸款后,她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開辦了這家農家樂。閆玉華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前在外面打工,每個月就只有幾百元錢,現在有了這家農家樂,加上地里兩畝葡萄樹帶來的收入,我一年可收入八九萬元?!睋ńh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主任譚建忠透露,全縣今年累計發(fā)放扶貧小額貸款1.68億元,支持4412戶貧困戶發(fā)展種植、養(yǎng)殖、加工、運輸等項目。
走進通南巴(平)的每一個村,都能聽到許多村民自力更生,脫貧致富的精彩故事。記者仿佛看到了長征精神的延續(xù),山還是那座山,河還是那條河,但生活早已換了容顏。
“開發(fā)是對舊址最好的保護”
毛澤東曾對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說道:“遼沈、平津、淮海三大戰(zhàn)役沒有什么,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筆?!边@場被毛澤東盛贊的戰(zhàn)役其中一個重要的發(fā)生地就在瀘州市古藺縣,而紅軍四渡赤水戰(zhàn)役的72天時間里,轉戰(zhàn)古藺的時間有54天,取得了鎮(zhèn)龍山奔襲戰(zhàn)、二郎灘背水戰(zhàn)兩次關鍵戰(zhàn)役的勝利,四渡赤水中的二渡、四渡的渡口太平鎮(zhèn)、二郎鎮(zhèn)就位于該縣。
來到太平古鎮(zhèn),還可看到保存完好的街道、房屋,這里曾是中央紅軍駐扎過的地方,各處分布有中央紅軍的食堂、宣傳隊、總指揮部等舊址,在毛澤東紀念館中,還完好地保存了毛澤東、林彪、聶榮臻等人的駐地舊址。由于太平鎮(zhèn)交通相對閉塞、經濟發(fā)展滯后,所有紅軍曾經的舊址都得以完整地保留了下來。在太平渡口,赤水河的水依然流淌,但據說相比當年紅軍渡河時,水面已變窄很多,河水也淺了很多,只有岸邊的太平渡渡口紀念碑訴說著紅軍當年渡河的艱辛和危險。
在太平古鎮(zhèn),還有一位時刻宣講紅軍精神、常年義務講解紅軍故事的傳奇老人車盛寅,他也是紅軍四渡赤水的見證人。泡上一杯清茶,老人坐下來便開講了。“當年紅軍來到太平鎮(zhèn)時,我只有9歲,由于受國民黨說紅軍是‘共匪’的誤導,很多有錢人在紅軍來前都跑了,我雖然也很害怕,但那時我年幼,父親又身患殘疾,行動不便,便留了下來。但與紅軍多次接觸后,我親身體會到了紅軍的親切。還記得那時,我家是做餅賣的,當年紅軍有三批來到我家門口休息,看到我家賣的餅子,都沒有主動拿來吃。到下午四點時,有兩名紅軍問我買了兩個餅子,給了我蘇維埃鈔票,考慮到這種鈔票不能通用,他們讓我到紅軍開的銀行兌換成通行貨幣。我父親當時對此很是懷疑,在紅軍離開后馬上叫我去兌換,我當時年幼沒考慮太多,立馬跑去紅軍的銀行兌換,成功兌換到了4個銀幣,這讓我們感受到紅軍部隊紀律的嚴明和對老百姓的愛護。正是紅軍的精神影響了我,我于1946年加入了中共地下黨組織,并在1949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沒有中國工農紅軍,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避嚴献詈罂偨Y道。
“目前,太平古鎮(zhèn)的硬件設施還不夠完善,留不住游客,但今年以來,我能感覺到游客開始明顯增多了,最近一年收益直線上升,大概是因為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的緣故?!蔽挥谔焦沛?zhèn)的紅軍食堂老板鄧國藺告訴記者。他給出了一組直觀的數據:以前三天可能都接待不了一桌客人,今年國慶期間食堂的營業(yè)額平均能達到三四千元。目前,鄧國藺正準備擴大規(guī)模,設置土特產購買區(qū)、手工面制作游客體驗區(qū)、物流服務區(qū)等,進一步完善古鎮(zhèn)的相關服務,爭取留住更多客人。
“年底,高速公路將通到太平鎮(zhèn),相信到那時,我們太平古鎮(zhèn)將吸引更多游客,附近商家的收益將有更大的提升?!碧芥?zhèn)組宣委員李憲梅說,雖然過去太平古鎮(zhèn)因為交通閉塞,紅軍長征遺址保護得很完好,但要想更好地保護這里,并傳承發(fā)揚長征精神,還需要不斷開發(fā),大力發(fā)展經濟,在開發(fā)中實現更好的保護。
“五色”經濟助力古藺發(fā)展
剛進二郎鎮(zhèn),一股濃烈的酒香迎面撲來,作為曾經四渡赤水的渡口之一、二郎灘背水戰(zhàn)的所在地,二郎鎮(zhèn)也是四川白酒“六朵金花”之一郎酒的故鄉(xiāng)。曾經,紅軍四渡赤水河擺脫了敵軍的圍追堵截,如今赤水河流域釀造出了中國優(yōu)質的白酒?!吧嫌问敲┡_,下游望瀘州(老窖),船過二郎灘,又該喝郎酒?!睋f得益于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只有赤水河的水才能釀制出最優(yōu)質的醬酒。
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ōu)勢和已有的釀酒基礎,古藺縣正著力打造中國醬香酒谷核心區(qū),充分發(fā)揮赤水河谷不可復制的優(yōu)質醬酒原產地優(yōu)勢,打造以郎酒為龍頭,水口醬酒園、仙潭、中小酒企為支撐的醬酒產業(yè)集群?!拔覀冇媱澋?020年實現白酒年產值280億、年產量10萬余噸的規(guī)模?!惫盘A縣經濟商務科技局常委委員、副局長盧旭華向記者透露道。
作為醬香酒谷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白酒市場的回暖,郎酒集團也在不斷擴充產能,并將紅色旅游與郎酒相結合,讓游客感受赤水河谷的自然美景及四渡赤水的紅軍文化,了解郎酒繁復考究的傳統釀造工藝及天地寶洞洞藏文化,受到了游客的由衷喜愛。
來到天寶峰,只見幾十個儲酒罐順著山谷的走勢,錯落有致地安放在山谷的狹長地帶,這里就是郎酒的16萬噸醬酒原酒儲存庫區(qū),據說這里共有儲酒罐41個,可儲存5000噸的大罐有6個,儲存2000噸的小罐有35個,目前已儲存10萬噸原酒。在天寶洞中,好幾萬個儲存了原酒的壇子映入記者的眼簾,場面甚是蔚為壯觀。“目前,醬酒在市場上僅占到3%的市場份額,鑒于越來越多消費者對醬酒的認可,醬酒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我們公司正在擴大郎酒的產能,預計到2020年將實現年產量5萬噸的規(guī)模?!崩删萍瘓F副總經理沈毅透露說。
紅軍長征時期,紅軍曾用郎酒擦洗傷口、御寒解乏,所以,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郎酒的感情極深。郎酒在國家領導人關心下有了長足發(fā)展,成為古藺縣經濟支柱之一,也是白色經濟的代表。
除了以白酒為代表的白色經濟,古藺豐富的旅游資源構成了古藺的綠色經濟。古藺有許多天然的溶洞資源,這成為發(fā)展旅游的有力保障。位于箭竹鄉(xiāng)的大黑洞景區(qū)自今年8月開放以來,就吸引了不少游客。據景區(qū)附近農家樂的老板項子君介紹:“今年的苗族風情節(jié),我們最多一天可以接待32桌?!笨吹铰沸尥?,景區(qū)的配套設施逐步完善,項子君對未來農家樂的發(fā)展更有信心了。目前,他正計劃擴大農家樂的規(guī)模,計劃一次性接待客人由現在的10桌增加至20桌,并配以苗族特有的歌舞為前來用餐的客人表演。
昔日的古藺因交通閉塞成為紅軍躲避敵軍的有利環(huán)境,今日古藺正在逐步改善交通不便的不利條件,隨著高速公路的貫通,憑借優(yōu)越的經濟發(fā)展基礎、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少數民族的風情特色,這個“老少邊窮”的地方將逐步向世人揭開神秘的面紗,煥發(fā)無與倫比的發(fā)展活力。(責編:雷怡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