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新
賈拉里是伊朗東北部城市馬什哈德的一名“95后”,正在大學(xué)讀美術(shù)專業(yè)。他喜歡利用課余時間,在城市的街頭巷尾作畫。
2014年冬的一天,正在街頭作畫的賈拉里,無意間看到一個衣衫單薄的流浪者,正在不遠(yuǎn)處的一個垃圾桶里翻找舊物。當(dāng)他翻出一件厚舊大衣時,簡單地拍了拍上面的灰塵,便將其穿在身上。
這一幕讓賈拉里覺得很心酸。他知道,那名流浪漢一定是太需要一件能御寒的衣服了,因此根本顧不上那件從垃圾桶里找到的大衣是否干凈。
賈拉里想到自己家族里人口眾多,有很多都不愿意再穿的舊衣物。雖然之前他和家人也曾想將那些衣物捐贈出去,卻不知該捐到哪里好。
“如果能將不要的衣服放在流浪漢能找到的地方,而不是垃圾桶里就好了?!辟Z拉里不禁思索了起來,因為在他看來,衣服扔在垃圾桶里,不僅會弄臟,沾上細(xì)菌,而且會讓流浪漢沒有尊嚴(yán)感。
但把衣服放在哪里好呢?賈拉里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妙招
掛在街頭的墻上!
賈拉里找來了幾個大學(xué)同學(xué),然后合力在街頭的一些墻上作畫
先畫出一間間可愛溫馨的房子,再在每個“臥室”的墻上釘上一排排與墻體顏色相配的彩色掛鉤。完工后,大家各自回家將不要的衣服拿過來,然后整齊地掛到一個個掛鉤上,并且在它們的下面這樣寫道:“如果您有不需要的衣物,請把它們掛在這里;如果您需要這些衣物,請把它們帶走!”
很快,不少市民都注意到這些“冬衣墻”,他們都被賈拉里的愛心和創(chuàng)意打動了。大家紛紛將家中多余的冬衣拿了出來,掛到“冬衣墻”上。
媒體對此事也作了報道,“冬衣墻”迅速引起了全伊朗人的關(guān)注,大家紛紛在各自的城市里繪制出“冬衣墻”,號召人們踴躍捐衣:“不要讓無家可歸者在這個冬天里顫抖!”
對于外界的好評和贊譽,賈拉里謙虛地回應(yīng):“我只是將專業(yè)特長發(fā)揮了一下,做了一件舉手之勞的事,將人們的善心愉快地牽引了出來!”
(雷茜摘自《生命時報》2016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