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雅蓮
七月份是一年中最熱的一個月,氣溫升高,雨量增多,天氣變得悶熱、潮濕。為避免中暑,此時應(yīng)盡量減少在中午時間外出,出汗較多時要注意補充水分。在使用空調(diào)時,注意溫度不要設(shè)定過低。戶外運動應(yīng)選擇早、晚進行,盡量避免劇烈運動,可選擇散步、太極拳、游泳等運動項目。這個月是消化道疾病的高發(fā)期,平時應(yīng)注意飲食衛(wèi)生,不要過食寒涼。飲食方面可選擇一些具有清熱解暑、祛濕作用的食物,如綠豆、薏苡仁、赤小豆、茯苓、冬瓜、西瓜、烏梅等。下面為大家介紹幾款應(yīng)季食材及其養(yǎng)生食譜。
一、綠 豆
綠豆又稱為青小豆,是一種常用的豆類食物,在我國有兩千多年的栽培歷史。在炎熱的夏季,綠豆湯是很好的消暑飲料,具有清暑益氣、止渴利尿的作用。此外,綠豆還有很好的解毒作用,對藥物中毒和食物中毒都有很好的療效,經(jīng)常接觸有毒物質(zhì)的人,可以將綠豆湯作為日常的保健飲品。綠豆除作為糧食食用外,還可以制成綠豆糕、綠豆沙、粉條、粉絲、粉皮、涼粉等食品。
綠豆中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鈣、磷、鐵、鋅、硒等成分。綠豆的蛋白質(zhì)所含氨基酸比較完全,其中苯丙氨酸和賴氨酸的含量較高。
中醫(yī)認為,綠豆味甘,性寒,入心、胃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暑的功效,適用于暑熱煩渴、瘡毒癰腫、咽喉腫痛、口舌生瘡、頭痛目赤、水腫尿少、瀉痢、藥物及食物中毒等癥。
綠豆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作用,對于中暑、暑熱證等有很好的療效,如暑熱煩渴者,可用綠豆與粳米煮粥,調(diào)入紅糖食用;中暑者,可用綠豆水煎飲用,也可用綠豆加清水煮熟去豆,放入絲瓜花煮沸溫飲;中暑、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者,可用綠豆與白菊花共煮湯飲用;暑熱煩渴、出汗者,可用鮮百合與綠豆水煎,調(diào)入冰糖飲用。綠豆的利水作用也很不錯,如小便短赤、癰腫瘡毒者,可用綠豆與薏苡仁、粳米煮粥,調(diào)入冰糖食用;腎虧火旺、小便不利、尿短急痛者,可用綠豆與鮮車前草水煎,加蜂蜜調(diào)味飲用。綠豆對瀉痢也有不錯的療效,如赤白毒痢者,可用綠豆與馬齒莧水煎取汁飲用。綠豆的解毒作用很受人們重視,如食物中毒者,可用綠豆與甘草水煎取汁飲用;諸藥中毒者,可用綠豆粉調(diào)水服。另外,綠豆外用療效也很顯著,如痤瘡者,可用綠豆粉加溫水煮成糊狀,每晚睡前洗凈患部涂抹;濕疹、皮炎者,可用綠豆粉加少許冰片和勻外敷。
綠豆性寒,脾胃虛寒、素體陽虛、泄瀉者不宜多吃。
1.綠豆花生粥
原料:綠豆50克,花生5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綠豆淘洗干凈,放入溫水中浸泡2小時左右,與淘洗干凈的粳米、花生一同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大火燒沸后,改小火煮至粥熟,放入白糖,攪勻即可。
用法:早晚飯前食用。
特色:這款粥具有清熱解毒、解暑止渴、利水的功效,適用于中暑、暑熱煩渴、瘡毒癤腫、水腫、食物中毒等癥。
注意:脾胃虛寒腹瀉者不宜食用。
2.綠豆南瓜湯
原料:綠豆50克,老南瓜500克,食鹽少許。
做法:綠豆淘洗干凈,加食鹽拌勻,腌3分鐘,清水沖洗干凈。南瓜去皮、瓤,洗凈,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鍋中放入清水500毫升,大火燒沸,下綠豆煮開,放入南瓜煮熟,放入食鹽調(diào)味。
特色:這款湯具有清暑解毒、益氣生津的功效,適用于夏季傷暑所致的身熱心煩、尿赤、口渴,或盛暑乏力、頭暈等癥。
二、茼 蒿
茼蒿又稱蒿子桿、蓬蒿、菊花菜等,原產(chǎn)于我國,目前全國各地均有栽培。茼蒿是一種具有特殊芳香氣味的蔬菜,可炒食、涼拌、做餡、做湯等。
茼蒿中含有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鈣、磷、鐵、鉀、鎂、鋅等成分。
中醫(yī)認為,茼蒿性平,味甘、辛,入肺、胃經(jīng),具有和中健脾、化痰止咳、清利頭目、通利二便的功效,適用于肺熱咳嗽、痰多黃稠、肝熱頭昏目眩、煩熱不安、脾胃不和、便秘等癥。
茼蒿具有清利頭目的作用,對頭昏目眩、煩熱者有較好的療效,如高血壓、煩熱頭昏者,可用茼蒿與粳米煮粥食用,也可用茼蒿與雞蛋白煮湯飲用;肝熱頭昏目眩、心煩不安者,可用茼蒿絞汁,每次2匙,每日2次,溫開水沖服;煩熱頭昏、睡眠不安者,可用鮮茼蒿與菊花腦共煮湯飲用。茼蒿還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對肺熱咳嗽、痰多黃稠等癥療效較好,痰熱咳嗽或肺燥咳嗽者,可用茼蒿水煎取汁,加入蜂蜜飲用;咳嗽痰濃者,可用茼蒿水煎取汁,加入冰糖飲用;痰多久咳、肺結(jié)核者,可用茼蒿與陳皮水煎服;痰多、喘息、胸腹脹滿者,可用茼蒿與白蘿卜加調(diào)味料共炒熟食用。茼蒿也可通利二便,便秘、口臭者,可每天將茼蒿煮熟食用;胃熱便秘、老年習慣性便秘者,可用茼蒿與松子仁共炒熟食用。
茼蒿辛香滑利,腹瀉者不宜多食。
1.涼拌茼蒿
原料:茼蒿250克,芝麻油、食鹽、醬油、醋各適量。
做法:茼蒿擇洗干凈,放入沸水鍋中焯一下,撈出,晾涼,切細,加入芝麻油、食鹽、醬油、醋拌勻即可。
特色:這道菜具有和中健胃、利小便的功效,適用于脾胃不和、食欲不振、少食嘔逆、小便不利等癥。
2.炒茼蒿豆腐
原料:茼蒿500克,老豆腐250克,鹽、花生油各適量。
做法:茼蒿洗凈,瀝去水分。豆腐放入開水鍋中稍煮,撈出,晾涼,切成塊。炒鍋置火上,放入花生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豆腐塊,炸至金黃色,撈出,瀝去油。鍋內(nèi)留底油,燒熱后放入茼蒿,炒至變色,放入豆腐、鹽,炒熟即可。
特色:這道菜具有行肝氣、利腸胃、生津潤燥的功效,適用于胸膈不暢、痰咳、消渴等癥。
三、蚌 肉
蚌又稱河歪、河蚌等,種類很多,全國大部分地區(qū)的江、河、湖、沼中均有分布。蚌肉可以炒食、做湯、涼拌等。
蚌肉中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鈣、磷、鐵等成分。
中醫(yī)認為,蚌肉性寒,味甘、咸,入肝、腎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養(yǎng)肝明目、滋陰涼血、散風、止渴的功效,適用于心熱煩躁、血崩帶下、眼昏目赤、濕疹、痔血、消渴等癥。
蚌肉具有很好的清熱、止渴作用,對煩熱、口渴、消渴等癥有很好的療效,如消渴者,可用蚌肉搗爛燉熟,每日數(shù)次溫食;陰虛熱盛、煩渴引飲之消渴者,可用蚌肉與苦瓜一同煮湯食用;肝腎陰虛所致的煩熱、消渴引飲者,可用蚌肉加生姜片隔水燉熟食用;陰虛所致的心煩、失眠、口渴者,可用蚌肉與百合、玉竹共煮湯飲用。蚌肉還具有養(yǎng)肝明目的作用,對目赤、目澀有較好療效,如心煩熱躁、眼疾者,可用河蚌水煮,取肉蘸姜、醋食用;肝陰不足所致的兩目干澀、目眩者,可用蚌肉與夏枯草、決明子共煮湯,加調(diào)味品調(diào)味飲用。蚌肉還可用于帶下、血崩、痔漏等癥的防治,如脾虛型血崩者,可用蚌肉與白果仁、黨參、黃芪共燉熟,食肉、喝湯;體虛所致的帶下、月經(jīng)過多者,可用蚌肉與米酒、生姜汁共燉熟,調(diào)味食用;痔漏、帶下者,可用蚌肉與香菇、蔥花共煮,調(diào)味食用;痔瘡者,可用蚌肉煮湯淡食。
脾胃虛寒者慎用,外感未清者不宜食用。
1.蚌肉豆腐
原料:生蚌肉100克,豆腐200克,植物油、料酒、醬油、蔥末、姜末、青蒜段、淀粉、味精、白糖、高湯各適量。
做法:豆腐洗凈,切成塊。淀粉加水調(diào)成汁。蚌肉洗凈,放入冷水鍋中,置大火上煮沸,撈出,切成條。炒鍋置火上,倒入植物油,燒至八成熱,放入蔥、姜末爆香,放入蚌肉煸炒,加入料酒、醬油,炒勻,再放入高湯、白糖、味精,燒開,蓋好鍋蓋,改用小火煮約4分鐘,再用大火煮沸,勾入水淀粉,淋上熟植物油,撒上青蒜段即可。
特色:這道菜具有清熱滋陰、明目解毒的功效,適用于燥熱消渴、浮腫、腹水、小便不利、肺熱咳嗽等癥。
2.蚌肉粥
原料:生蚌肉100克,秈米100克,蔥末、姜末、精鹽、料酒、味精、麻油各適量。
做法:蚌肉用開水煮一下,反復洗干凈。炒鍋置火上,放入麻油燒熱,放入蚌肉煸炒,加入料酒、精鹽、蔥末、姜末、味精,炒勻入味后盛起待用。秈米淘洗干凈,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煮粥,至粥熟時放入炒好的蚌肉,稍煮片刻即可。
特色:這款粥具有清熱解毒、滋陰明目的功效,適用于煩熱、消渴、血崩、帶下、痔漏、目赤、濕疹等癥。
四、李 子
李子又稱李實、嘉慶子,是我國古老的水果之一,被列為五果之一,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栽培,主產(chǎn)于福建、浙江、江蘇、四川、湖南、河南等地。成熟的李子除直接鮮食外,還可制成果脯、罐頭、果汁等食品。
李子中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維生素C、鈣、磷、鐵、鉀、鈉、鎂、錳、硒等成分。
中醫(yī)認為,李子性平,味甘、酸,入肝、腎經(jīng),具有清熱生津、清肝利水的功效,適用于虛勞骨蒸盜汗、消渴引飲、陰虛內(nèi)熱、口干咽燥、喑啞、腹水、水腫、小便不利等癥。
李子具有很好的清熱生津作用,對虛勞骨蒸、消渴、口干咽燥等癥均有很好的療效,如骨蒸癆熱、消渴者,可用李子榨汁冷飲;虛勞久咳、消渴者,可用李子與蜂蜜、牛奶共煮湯飲用;陰虛盜汗、心煩少寐者,可用鮮李子榨汁,加蜂蜜飲用;慢性咽炎、口舌生瘡者,可用酸李2個搗汁,加食鹽少許混勻,一日多次含漱;津少口渴者,可將李子去核后浸于白糖中2周后,每次食用5個,每日2次;失音者,可用李子與冰糖共燉熟食用;腸燥便秘者,可將李子干與蜂蜜用酒浸泡2~3個月后,每日飲用2次,每次10毫升。李子還具有清肝利水作用,肝硬化腹水、小便不利者,可每日生吃李子150克,也可將李子去核榨汁,每次飲用1湯匙,每日3次。
李子易損傷脾胃,一次不可食用過多,體弱者也不宜多吃。
1.李子酒
原料:鮮李子1000克,白糖270克,白酒1800克。
做法:李子洗凈,晾干,裝入容器中,加入白糖、白酒密封,4~5個月后即可飲用。
特色:這款酒具有悅色美容、消除疲勞的功效。
2.李子茶
原料:鮮李子100~150克,綠茶2克,蜂蜜25克。
做法:鮮李子洗凈,剖開,放入鍋中,加水320毫升,煮沸3分鐘,再加茶葉與蜂蜜,繼續(xù)煮沸后取汁即可。
用法:每日1劑,分早、中、晚3次飲用。
特色:這款茶飲具有清熱利濕、柔肝散結(jié)的功效。適用于肝硬化腹水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