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有“講究”
不少貪官給人的印象是“愛吃”,頻繁穿梭于大小飯局,山珍海味一頓胡嗨之余完成權(quán)錢交易。安徽省原副省長倪發(fā)科和商人吉立昌經(jīng)常在一起吃飯。一次,倪發(fā)科應吉立昌的邀請,去吉家吃羊肉餃子。吃完飯后,倪發(fā)科順手挑了吉立昌3塊較大的玉石籽料帶回家。這吃的哪是什么羊肉餃子啊,吃的分明是玉石籽啊。
康熙帝一生注重樹立清官榜樣,比較有名的如張伯行、張鵬翮等等。此外,也懲治了一批貪官,比如“昆山三徐”,徐元文、徐秉義、徐乾學三兄弟。清代文人錢泳《履園叢話·舊聞》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大學士徐乾學是個有名的能吃的家伙,每日早朝,他要帶上實心饅頭五十個、黃雀五十只、雞蛋五十個、酒十壺,這樣下來,就能保證一整天不餓了。不論最終能否吃完,這量就蠻驚人了。
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陸武成很注重吃的器具和“用戶體驗”。陸是十八大后的“甘肅首虎”,他在任金昌市委書記時,曾把預先準備的銅餐具換掉,改用金制餐具來招待客人。
有人就提出疑問:與普通餐具相比,金餐具吃飯會更香么?答案是否定的,“陸老虎”更多是吃的權(quán)力和派頭罷了。濫用規(guī)制,要是換在古代,陸武成可犯了“大罪”。順治帝在《端敬皇后行狀》中透露當初廢掉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原因之一,就是她“癖嗜奢侈”,“嘗膳時,有一器非金者,輒怫然不悅”。
在古代,別說對官員用具有嚴格的品級規(guī)制了,就是連官員能去不能去哪些地方,也有嚴格規(guī)定。唐初,官員不能隨意進入市場。武則天時,有個叫張衡的編外候補四品官員,終于熬到要轉(zhuǎn)為正式編制、“合入三品”與宰相同級的地步了。升官之前最緊要的是不出事,一天,張衡退朝經(jīng)過長安商業(yè)區(qū),“路旁見蒸餅新熟”,饞得實在不行,就買了一個來吃。
誰知,這事被專門負責糾風的御史在武則天面前奏了他一本,女皇覺得丟臉啊,馬上批示:“流外出身,不許入三品”。張大人的政治前途就終止于這個蒸餅了。
什么稀奇吃什么
民以食為天,老百姓喜歡吃,也希望能提高生活品質(zhì)。但有的貪官也是利用權(quán)力,盡可能找一些稀有的東西來享用。
去年11月,中央紀委曾通報,某市委書記喜歡喝高檔紅酒,嗜好野味,吃飯或宵夜時,通常會特意安排一些野味。據(jù)參加者后來透露,他們在一起吃過的有穿山甲、燜蛇、金錢龜、東青斑、金槍魚,等等。當然,所有這些消費都是由企業(yè)老板買單。
通報沒有點出市委書記的名字,但海南省原副省長譚力喜歡吃野味這個愛好,很多人都知道。他在2007年任綿陽市委書記時,到下面的一個縣調(diào)研,縣委書記在飯桌擺上了蘇門羚、扭角羚等保護動物。譚力笑著說:“這是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啊!”縣委書記說:“從山上滾下來摔死的,不吃可惜了?!弊T力哈哈大笑,說:“我一來,你們這兒的野生動物就集體跳崖?。俊本驮谝吧鷦游铩疤隆笔录蟛痪?,該縣委書記就被提拔,看來這頓飯很符合譚力的胃口。
譚力吃羚,讓不少人想起唐朝婁師德吃羊的典故,可謂異曲同工。當年武則天崇佛,曾一度禁止民間屠宰禽畜。權(quán)臣婁師德?lián)斡反蠓?,到陜西一帶公干,吃飯時廚子送上一盤羊肉。婁師德道:“皇帝嚴禁屠殺,怎么會有羊肉?”廚子道:“這只羊是豺咬死的?!眾鋷煹滦Φ溃骸斑@只豺太懂事了?!?/p>
貪官,要對自己“狠”一點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稇戅r(nóng)》一詩是晚唐李紳所寫,流傳甚廣,婦孺皆知。李紳系貧民出身,世代為農(nóng),因這首詩引起政界注意,開始官運亨通,從國子助教一直做到趙國公,此時的李紳開始腐化。
僅以吃飯為例,往往一頓飯要耗費幾百貫錢,幾乎每餐要有一盤雞舌菜,每次宰殺活雞三百多只。不僅如此,李紳還與貪官污吏同流合污,殘害百姓,參與朝廷的黨爭,成為李德裕“李黨”中的骨干分子,制造了許多冤假錯案,唐宣宗時被革職查辦。
在上海市委原書記陳良宇的身上,就有不少李紳的“影子”。他當年在擔任黃浦區(qū)區(qū)長時,經(jīng)常加班加點地工作,很晚才能回家。肚子餓了,總是讓食堂做點面疙瘩充饑,于是就得了“面疙瘩區(qū)長”這個綽號。但他升官后,專橫跋扈的性格便開始顯現(xiàn),最終一朝成為階下囚。在服刑期間,他甚至提出要像過去那樣喝紅酒,但被拒絕。
不過,很多貪官為了掩飾,屢屢表現(xiàn)出節(jié)儉得不近人情的行為。河北“億元貪官”馬超群曾被稱為最??萍壐刹?,對自己和外單位領(lǐng)導都很橫,但對自己卻很摳。據(jù)說,他不舍得花錢,從不露富,如果自己吃飯,只要一碗面條。
比馬超群對自己更“狠”的,是原吐魯番地區(qū)水利局局長曹培武。曹在生活中以節(jié)儉出名,身上穿的舊棉布背心是他剛參加工作時買的,30年還舍不得扔掉,平時一日三餐很簡單,很少吃肉。誰能想到他卻在背后單次受賄就上百萬元。
這些表面上“吃相”樸素的貪官們深知貪來的錢財見不得天日的道理,只能玩瞞天過海的花樣。江蘇省鹽城市原人大常委會主任祁崇岳,表面上一日三餐常常是稀飯饅頭,長年穿著一身灰色布衣,家里的家電價值不超過兩萬,卻“潛伏”了11年,貪腐金額300多萬元,讓人大跌眼鏡。鎮(zhèn)江民防局原局長朱冬生受賄近兩百萬元,他的“節(jié)省”則有點“病態(tài)”,寧可坐2個多小時公交到鄉(xiāng)下去買愛吃的豆制品,也要省下汽油錢。
魯迅說:“搗鬼有術(shù),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來無有?!辈还茇澒賯冊谶@上面的算計如何巧妙,縱然得逞于一時,也不可能長久地蒙騙下去。
(摘自《廉政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