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穎穎 古麗娜爾·白托拉 郁秀琴 馬依彤
摘 要 臨床醫(yī)學生在臨床實習階段,采用答疑模式可以將基礎理論學習和臨床實習完整的契合起來??刂坪门R床病例的難易度,讓實習生盡快進入角色,鍛煉學生的整體宏觀思維能力,也使學生具備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最終達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目的。
關鍵詞 臨床實習 答疑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45 文獻標識碼:A
當臨床醫(yī)學生進入到臨床實習階段后,往往都會因繁忙的臨床見習而忽略了理論知識的鞏固和學習,不少學生認為臨床見習的過程就是單一培養(yǎng)臨床實踐能力,這種想法就如上學偏科的學生一樣,往往不能建立起完善的知識體系,尤其是作為醫(yī)學生絕大多數(shù)的實踐判斷來源于理論基礎,如果不能正視理論基礎知識的重要性,就會導致在臨床實踐中,因缺乏扎實的理論基礎而影響到正確的臨床診治判斷。輕的方面考慮則是將簡單問題處理復雜化,浪費了有限的學習實踐機會,也增添了病人的負擔,重的方面考慮則關系到患者的最佳治療時間。直接影響到患者的生命。所以在臨床實習階段,探尋一種既能在繁忙的臨床見習中不占用太多時間,又能鞏固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臨床實習中如果能充分利用間歇會診或者查房時間,讓見習學生之間組成小組以互相答疑的方式,對爭議病例進行分析討論,不僅可以熟悉患者病情,也能通過在分析中的針對性討論,鞏固對應的理論知識,加深了解該專業(yè)的最新學術研究,這樣的答疑模式不僅充分利用了業(yè)余時間,同時這種不斷提出問題,再不斷解答問題的方式,使學生在討論之余,不覺間就豐富了知識量。使貯備知識的過程更加生動,有趣。整個過程可以由學生們自主完成,帶教老師可以參與到討論中去,主要作為引導,讓學生的討論分析更有效率和針對性。
教學方法:
每次實習間歇時,可根據(jù)現(xiàn)場病例情況或者其他疑難問題。將實習學生隨機分為幾組,也可以由學生根據(jù)自發(fā)觀點,自由結合結成小組,讓每個小組輪流講述本組觀點和理由,其他有不同意見的小組,可以提出自己疑問和見解,并說明支持觀點,來以此進行辯論,辯論的過程就是知識碰撞的過程,每個小組組員知識儲備的多少會直接會影響到本小組處理問題的正確與否,在激烈探討和爭論時,基礎知識會伴隨整個過程深深的扎入每個學生的腦海,觀點錯誤的學生,意識到自己知識面的不足,并對該知識留下深刻印象。觀點正確的學生,也會用充分的理論知識來證明自己,從而使知識內(nèi)容更為扎實。用這種方式可以使實習學生之間形成一個良性的互相學習,互相糾正,互相激勵的良好學習模式。帶教老師要會適時給予總結分析,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開拓思維。幫助他們培養(yǎng)找到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這種答疑模式,使學生樹立整體的醫(yī)學觀,另外并在課堂上很多的疾病是單獨講授的,學生對各疾病之間的相互作用和之間的聯(lián)系缺乏了解。通過臨床實習答疑這種非常直觀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將多種類型疾病之間的關聯(lián)性和診治手段都能有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可以說是將基礎理論學習和臨床實習完整契合起來的紐帶??梢宰寣嵙晫W生盡快進入角色,并且鍛煉學生的整體宏觀思維能力。
實習小組答疑模式還能強化實習學生的自我促進能力,形成一個良好的自我學習氛圍。通過小組學生之間的互相合作也能鍛煉實習學生的團結能力,無形中加強他們的合作意識。提高交流能力,為今后工作中醫(yī)患關系的溝通都能有良好的基礎。深層次還可以培養(yǎng)實習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使實習學生之間也能相互學習,相互尊重。可以讓學生將理論知識盡快運用到臨床實踐中去,同時也能讓不斷豐富的臨床實踐經(jīng)驗反哺理論上的不足。
但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實習小組答疑模式培養(yǎng)實習生時,一定要注意選擇好臨床病例,臨床病例的選擇至關重要,除要有專業(yè)方向的針對性經(jīng)典型之外,也要具備一定的復雜性,才能使學生達到通過分析該病例,爭論該病例來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果病例選擇簡單,舉辦實習學生答疑的活動意義不大,又如選擇病例過于復雜,也不能引起學生的充分討論,病例選擇要循序漸進,逐漸加大難度。
現(xiàn)今國家都在提倡素質(zhì)教育,醫(yī)學高等教育加強素質(zhì)教育更加重要,好的臨床醫(yī)生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也要具備對疑難重癥具有快速判斷和分析的能力,要有宏觀的考量,也要具備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對于實習學生的教育和培養(yǎng),是本科醫(yī)學高等教育的最后一道門檻,很多實習學生畢業(yè)后即走上了臨床一線崗位,所以作為帶教老師站好最后一班崗尤為重要,能在有限的實習時間里,能讓學生培養(yǎng)出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在今后得工作崗位中,保障更多人的生命健康。
參考文獻
[1] 黃亞玲,鄭孝清,金潤銘,等.PBL教學模式探索[J].醫(yī)學與社會,2005(18):56-57.
[2] 方芳,鄭毅,柏悅麗.任務驅動法在衛(wèi)生法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08(2):94-121.
[3] 盧莉,劉志偉,程牛亮,等.新形式下醫(yī)學生臨床實踐教學改革與實踐[J].中國高等教育,2006(18):79
[4] 張桂蘭.心血管內(nèi)科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J].綜合醫(yī)學 2014.01:283
[5] 李海華.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軟件工程教學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7(17):1474-1476.
[6] 曠紅.任務式教學對心血管內(nèi)科實習生學習能力和滿意度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3,32(5):1114.
[7] 哈米代.任務式教學對外科教學學生能力的影響[J].健康必讀(下旬刊),2011(9):435-436.
[8] 程志,張鳳民,鐘照華,等.以系統(tǒng)為中心的課程改革探索與實踐[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yī)學教育版,2007(9):270-272.
[9] 張英梅,楊駿.骨科臨床實習帶教中引入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效果評價[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0,16(23):2811-2812.
[10] 孫秀麗.論教學中多媒體使用要適度[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9(9):132.
[11] 樊昕,余婷,王捷.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在心腦血管疾病見習中的應用[J].中國卒中雜志,2014(07).